《天下长河》大结局了,陈潢身死,也只获得草席一卷,何等凄凉。
于振甲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然而,他再怎么向靳辅陈潢道歉,陈潢也不会活转回来。
在电视剧里,镜头主要聚焦在康熙、索额图、明珠、靳辅、陈潢、高士奇、徐乾学等历史人物身上,剧情则主要集中在康熙君权与索额图明珠相权的朝局矛盾,索额图与明珠的官僚集团争斗上。
但黄河边上官员及百姓的镜头,只是在灾难来临时,一带而过。
而在真实历史里,反对靳辅的、没有在电视剧里出场的历史人物,有不少是黄河边上的官员,特别是靳辅于振甲(历史上名字是于成龙,字振甲,以下都称于振甲)“治河之争”时期,这些历史人物或多或少影响了康熙的决定,他们也应该有姓名啊。
李时谦,生卒年不详,字吉爻,号苏庵,清顺治十八年进士,历任山东乐陵县知县、御史、陕西督粮道、监察御史等。
据《熙朝新语·卷七》记载,康熙二十三年十月,黄河涨发,淮水下注,山阳、盐城、高邮、宝应、兴化、泰州、江都七邑受害。
此时,时任河南道试监察御史李时谦上奏请求疏浚淮扬下河以救民生,正是这一奏折成了康熙朝“下河论战”的导火索。
李时谦在奏折里说:“河臣靳辅为总督重臣一应河务皆其综理,连年止知运道之当急,筑堤以束水,建坝以保堤,专其意于上河,而不知高宝(高邮、宝应)一带下河沃野千里,田地甚多,一自黄河沙垫,海道不通,每遇霪雨,已苦渰浸,近复日纳减坝之水而无出路,民生国赋两有攸,关奈何听其日在水乡而不恤呼……”
正好康熙南巡经过江淮地区,亲眼看到了高邮等七个州县被水淹没的情况,有了想要把这些地方的水引到海里的念头,由此,才引发了“治河之争”。
乔莱,约生于1641年,字子静,号石林,江苏宝应人,康熙六年中进士,授内阁中书舍人,曾参与修纂《明史》,任《清实录》纂修。
康熙二十四年春,大考翰詹词臣,乔莱因成绩优异,得充日讲起居注官,寻擢中允,纂修《三朝典训》,旋迁侍讲,再升侍读。
清代蒋良骐所著《东华录》有记载,康熙二十四年,靳辅与于振甲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多数大臣们赞同靳辅,少数如通议参政陈其范、科道王又旦、钱珏等人支持于振甲。
康熙犹豫不定,因为关系到淮扬的民生,于是召问高邮、宝应、兴化、盐城、山阳、江都、泰州等地官员。
宝应籍官员乔莱进入了康熙的视线,乔莱奏曰:“从于成龙议工易成,百姓有利无害;从靳辅议,工难成,田庐坟墓伤损多,且堤高一丈五尺,束不一丈,比民间屋檐更高,后或一旦决溃,为害不浅”。
清朝潘耒所著《遂初堂文集·卷十九》里的《翰林侍读乔君墓志铭》记载:
康熙大悦:“此尔一人意耶?有同者否?”
乔莱对:‘淮扬人皆与臣同,尚有公议进呈。”’
乔莱遂联合同乡江苏宝应籍官员刘国黻、刘中柱,江都籍官员郑为旭、刘师俊,山阳籍官员李铠、邱 象随、刘始恢、刘谦吉、张睿、张新抒等人一起,上《束水注海四不可议》奏折,指出筑堤束水必给里下河地区带来后患。
《束水注海四不可议》节选:
河臣议开大河,筑长堤,堤高河宽,势必坏垄亩,毁村落,掘坟墓,惨有不忍言者,不可行一。
河臣议先筑围埂,用车踏去埂内之水,取土筑堤,不知淮扬地卑,原无干土,况积潦已久,一旦取土积水中,投诸深渊,工安得成?成亦易坏,不可行二。
河臣欲以丈六之堤束水一丈,是堤高于民间庐舍多矣,伏秋风雨骤至,势必溃。即当未溃之时,潴水屋庐之上,岂能安枕?不可行三。
至于七州县之田,向没于水,今束河使高,田中之水岂能倒流入河?不能人河即不能归海,淹没之田何由复出?不可行四。
可以说,正是这一大批淮扬官员的意见,才让康熙下定了决心,最终下令按照于成龙的方法动工。
小七查到这些历史资料的时候,脑补了淮扬官员参与到朝局中,不得不说,如果电视剧好好编排,康熙、明珠党、靳辅陈潢、淮扬官员四方博弈,感觉也是很带感的啊。
电视剧里,靳辅、陈潢是清官,是能臣,他们忧国忧民,大公无私,却无奈成了封建王朝君臣博弈及党争裹挟下的牺牲品,尽管鞠躬尽瘁,最终却落得个凄凉的下场。
而在真实历史里,靳辅到底是不是明珠一党,他的所作所为真的毫无争议吗?
《翰林侍读乔君墓志铭》还有这样一段记载:“河臣(靳辅)使其客以厚利啖君(乔莱),君笑不应。”
所以,最起码在乔莱的眼中,靳辅的人品是值得商榷的。
历史是复杂的,古代的人限于视角的关系,即使生在同时代,也有可能“知人知面不知心”,未必能分辨其他人的真面目。
而历史是有两面性的,站在不同的立场,会有不同的思考,也会得到不同的答案,对与错,功与过,只能任由后人评说了。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影视剧背后的历史,请继续关注“影视小七说”,也可以点赞、分享哦,谢谢大家啦。
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