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当初,被乾隆迁回黑龙江的八旗弟子,至今仍保留先祖部分传统

当初,被乾隆迁回黑龙江的八旗弟子,至今仍保留先祖部分传统

作为中国封建统治延续两千多年的的句号,清朝无疑是最具传奇色彩的存在,统治者自草原而来,有着与生俱来像雄鹰一样的野心和远见。

草原上之主努尔哈赤骑着铁骑,率领八旗子弟而来,气势磅礴的踏碎山河,改写了汉人统治了一朝又一朝的历史,甚至翻身将汉人打入尘埃。当努尔哈赤入主中原,随其征战的众多八旗子弟紧随其后,迁入中原地区。

富贵蚀人心,安逸断其志

早期随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四处征战的八旗子弟,不是特指满族子弟,而是一个特定的群体。

他们挑选草原上和军内能骑善射、善于征战的子弟兵,组成骑兵队,再从骑兵中不断的斗争,采用优胜劣汰的方法,组建更精锐的军队,甚至还有装备火器的重装军队,这些优秀的军队统称八旗军。

这些八旗子弟又分满八旗和汉八旗,军队的战斗力极其彪悍,几乎战无不胜。

随着清朝的建立,这些劳苦功高的八旗子弟与皇室亲近,在诸多方面备受优待,尤其是子孙后代,享受着先辈的福荫,能优先普通基层享受优先权。最典型的是满族的旗下人,有着和统治阶级一样的血统,不劳作每月也能领取朝廷发放的月钱。

在清朝年间,有一句很有名的俗话“百姓不分满汉,只问旗民”。凭借八旗子弟的名声,旗下人在参军、从政等各方面,都比普通百姓更轻松一点。

当普通的百姓为参军积极锻炼应对考核的时候,旗下子弟轻轻松松凭借福荫就能做军中的参领、佐领;当寒门士子挑灯苦读的时候,旗下子弟依托家族人脉轻易就入仕参政……长年累积的差距,不仅导致阶级分化越来越明显,备受优待的旗下子弟也愈发不思进取。

更甚者,旗下人有些在军中担任要职的参将,连马都不会骑,更不提弯弓射箭,有些文臣连基本的四书五经都没学完。更多靠领着朝廷发放月钱过活的旗下人,经常游手好闲,不事生产。

随着家族人口的增多,有思想觉悟的旗下人开始摸索新的出路,有人去学手艺养家糊口,有人找人脉寻求商路。令人讽刺的是,求取上进的人反倒被游手好闲的旗下人嘲讽,觉得他们的行为是自降身价、没有出息……

直至乾隆年间,官僚机构的人员臃肿、八旗子弟军事演练质量跳崖式的下降、京城附近旗民矛盾的不断激化,都让统治者倍感糟心。于是当政者灵光一闪,决定外迁一批旗下子弟。

不能回炉重造,只好回乡改造

满族未入关之前,并不是叫满族或者满洲人,而是和其统管的其他少数民族统称为女真部。女真部是居住在长白山的北边以及黑龙江南岸的乌苏里江、鸭绿江流域的游牧民族。族人多以放养牛羊马、游猎为生,长年逐草而居,使得族内的男女老幼都能骑善射。入关后才改称为满族。

满人执政后,重整朝纲,中原的广大地区农业和经济都迅速恢复发展。其后的康乾盛世,江南地区更是繁花似锦,经济发达。相对的,随着满族地区人员的迁出,他们的故地愈发荒废。

乾隆皇帝煞费苦心地选中了黑龙江地区,计划将一大批旗下子弟迁回故土,也结合了多方面的考虑。

旗下子弟在荣华富贵中,慢慢磨灭了血性,变得骄奢淫逸,祖祖辈辈马上讨生活的本领都丢了。

旗民的差别待遇,加剧了满汉的阶级分化,不利于政权的稳定。其他繁华地区各方势力已经分割完了,新迁过去的旗下子弟肯定会大吃苦头。又不能发配去偏远地区,会拉低满族的颜面。

而作为满族乡土的黑龙江地区无疑是最好的选择,面子上过得去,又是满族的地盘,回到故地后的子弟受故乡文化的熏陶,或许会抹掉这些旗下子弟的骄奢之气,重拾雄风并开发故乡。

怀着这些政治目的,经过多方贵族势力的较量,角逐失败的三千满族旗下子弟,就这样被“发配”回到满族的发源地——黑龙江拉林。

而某些满族贵族为了拍皇帝马屁、刷众人好感,将自己旁支子弟送去凑人数,其中就有朝中重臣和珅和索额图的族人。

时过境迁,“雄鹰”泯灭于众

重归故里的旗下子弟兵,被生活困苦所扰,同时受边境外族骚扰,不得不开始战时做兵、闲时化农的生活。这些子弟兵结合拉林的情况,沿用京都的设兵制度和八旗的编制,建立了八旗下的三个旗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二十四旗屯”。

现在的拉林,昔日的旗下子弟已经不会说纯正满语了,他们的口音没被东北话同化,反倒一直带有京腔。很多的子弟尽管都变成了普通的农民,仍吃不了劳作的苦,勉强够温饱,就绝不做太过粗重的农活。幸好东北的黑土地足够肥沃,能容下他们的轻耕慢做。

随着清王朝的衰败到灭亡,曾经的旗下贵族子弟没有了超然的地位,最终真正地变成了“旗民一家”。曾经承载乾隆希翼的三千旗下子弟,并未如他所愿的重新化作雄鹰,经过繁荣洗礼的子弟,在拉林贫苦地区多年的磨砺,仍保留着他们矜贵特性。

岁月变迁,传统难忘

或许是被遣返回乡的教训太深刻,这些旗下子弟虽然已经与时俱进的不再骑射,泯然于众,但仍不忘祖宗留下的其他传统,这也是从另一方面传承了民族特色,向世人展示了民族的传统文化特色。

满族习俗中,最具特色的传统是严禁穿戴狗皮帽子等狗皮制品,更是不欢迎戴狗皮帽子的外族人进自己家门。满族人也不吃狗肉,死掉的狗也不能乱扔,要把它埋起来。

关于爱护狗的习俗,这点其实很好理解的。毕竟作为游牧民族,打猎的时候,狗和鹰都能起辅助作用,与打猎相关的动物,更多被提到的就是猎鹰、猎狗。苏轼的《密州出猎》就提到过“左牵黄,右擎苍”,还有“兔死狗烹”。狗比鹰更易驯养,成本也低,普通的满族平民也能养狗,而鹰更多的是被贵族圈养。

关于满族不吃狗肉的传统,还有一个小故事,相传当年努尔哈赤在草原迷路,是随带的猎犬将他从茫茫草原带回部落的,他认为狗能帮助人,通人性,便提出要善待狗。

满族和汉族的习俗,有很多明显的差别。汉族以北方为尊,上位者或者长辈都“坐北朝南”,而满族是以西为贵。

祖宗的牌位和人像都是放在西边炕上,连丧葬时,逝者也是头朝西停放。汉族和满族都很重视子女的生育,也都有各自不同的禁忌,汉族女子有孕,是不允许摘取花草和水果的,认为被孕妇摘取过,往后会不开花不结果;而满族则是不允许去马棚,也不许牵马,是为了避讳马不生小崽子。

提到拉林旗下子弟保留的传统,不得不提满族的新年春节,既融合了汉族的习俗,又带有自己的特色。拉林子弟后代的春节,众人自发的组织表演,走屯串村的表演歌舞,俗称“走事儿”,还要进行传统中最隆重的祭祀礼。

满族的祭祀礼,不仅要准备祭祀用的食物,还会将西边炕上祖宗的祖位架摆好,放上先祖的“老影”,后辈要依次跪听祭文。说来也实属遗憾,当年迁回拉林的八旗下的三千子弟,现在只剩和珅族中的“老影”是真品,其他七旗的“老影”早已经失传,现如今用的只是赝品。

清朝已经灭亡了两百多年,当年名声显赫的八旗子弟早已四散飘零,清朝赫赫有名的大臣和珅后代,也在黑龙江的拉林种田为生,而传统文化的传承,连绵不绝。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黑龙江,中原地区,乾隆,拉林,先祖,子弟,清朝,八旗,弟子,部分,观点评论,拉林,满族,子弟,八旗,旗下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黑龙江,中原地区,乾隆,拉林,先祖,子弟,清朝,八旗,弟子,部分,观点评论,拉林,满族,子弟,八旗,旗下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黑龙江,中原地区,乾隆,拉林,先祖,子弟,清朝,八旗,弟子,部分,观点评论,拉林,满族,子弟,八旗,旗下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