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名人的后人还是名人系列之:黄兴之盲子黄乃

名人的后人还是名人系列之:黄兴之盲子黄乃

名人的后人还是名人系列之:黄兴之盲子黄乃。黄乃生于1917年1月,他是黄兴遗腹子,出生前3月,父亲就已过世。命运似乎很喜欢和他开玩笑,经受一出生就没有父亲的悲剧后,他又在1934年,即他17岁那年,因体育课踢足球不慎撞伤右眼,而致右眼失明。

最好的年月里突然成了残疾,黄乃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休学期间,黄乃最爱听父亲的逸事,也是在此间:父亲光辉而短暂的一生,如一道光射进了他的生命。休学的第三年,黄乃在报上看到留日中国学生正积极开展救亡运动,感动之余,他决定重走父亲的老路:去日本留学,以实现父亲的遗愿。

此时的黄乃母亲正愁儿子找不到路,她欣然应允。

黄乃赴日留学后,很快联合海外侨胞,开始为文化救亡运动出力,黄乃的行动惹怒了日本帝国主义,1937年6月,即全面抗战爆发前一月, 他被拘捕。黄乃被捕后,得知消息的黄兴生前好友田九二四郎设法营救,黄乃终得救归国。

黄乃归国的第二年就前往延安,并进入抗日军政大学、马列主义学院学习。1939年开始,他开始投身文化抗日大业,在《敌情》任主编期间,他甚至多次精准推断出了日军在华的计划。

黄乃的“神机妙算”背后,是他深入调查、研究日本政治、经济、军事的结果。此时,毛泽东和其他革命同志也已确定:他和父亲黄兴一样,是个做实事的好手。

解放战争期间,得到重用的黄乃长期伏案到深夜,此时的他完全忘了:自己只有一只眼,且另一只眼高度近视。

1949年刚进北京时,黄乃的左眼视网膜就脱落了,他虽被迅速送到苏联治疗,却也依旧没能逃过“失明”的厄运。

真正善良的人在遭受厄运时,想到的往往并不是自己,而是和他一样遭受厄运的人。双目失明后,身在苏联的黄乃竟第一时间想到了祖国成千上万的盲人同胞。

“我能为他们做什么呢?”黄乃在黑暗中问向自己,他本能地想到:所有的盲人,应该都和他一样“不想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拖累”。

“可盲人怎么实现自己的价值呢?”苦思无数个日夜后,黄兴做出了决定:他要回国设计盲文,以帮盲人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从而实现价值。

人一旦有了明确目标,具体的计划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回国前,他去参观了苏联的盲人学校,在盲校,他看到了无数自强不息的盲人,被激励的同时,黄乃也更有信心了。

回国后,黄乃就开始行动了……

1952年春天,黄乃就设计出了一套全国统一的盲胞通用的盲文初步方案。后来,他还创办了新中国第一个盲人刊物《盲人月刊》。

黄乃设计的盲文方案,在经过他多年的努力、实践和反复修改后,于80年代末期得到了国家语委批准。随着这套方案的被施行,近1000万中国盲人又有了明亮的“眼睛”。

因为贡献突出,黄乃后来还成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也是直到此时,黄乃才打心眼里觉得:自己无愧为“黄兴之子”。

黄乃唯一觉得遗憾的是,他虽有一子且已成才,做了画家,可他最终却并未留在国内,而是定居了美国。

2004年,黄乃辞别了人世,享年87岁。离世时,他的嘴角挂着微笑,想来:他定然是在为自己终于能见父亲而欣慰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父亲,设计,方案,系列,苏联,黄兴之,盲人,名人,日本,黄乃,故事传记,父亲,黄兴,苏联,盲人,黄乃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父亲,设计,方案,系列,苏联,黄兴之,盲人,名人,日本,黄乃,故事传记,父亲,黄兴,苏联,盲人,黄乃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父亲,设计,方案,系列,苏联,黄兴之,盲人,名人,日本,黄乃,故事传记,父亲,黄兴,苏联,盲人,黄乃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