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乾隆,大家最先想到的一定是影视剧中的形象。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如懿传》的热播,更是让乾隆帝火了一把,风度翩翩,多情公子的形象深深烙在观众心里。当然,对于一些专业的历史专家学者来说,首当其冲的还得是正史中的乾隆形象。他号称十全老人,更是凭一己之力将康乾盛世推到了顶峰。
在乾隆统治时期,民间有不少关于他的故事,流传甚广。下面要说的其中一个故事就发生在乾隆统治中后期。这个时候的他,已非懵懂少年,深知百姓生活的不易,微服私访,七下江南,体察民情。在这过程中,乾隆曾认识一位卖瓜的瓜农,乾隆吃了他的瓜不禁大为夸赞,但是没过多久,他居然下令处死瓜农,这到底是何缘故呢?
乾隆在历史上可以说是一位争议很大的皇帝,有人称其为明君,也有人说他是罪人,当时英国使团访华,原本可以借机让中国加深对世界的认识,更进一步加强发展,但是乾隆却自恃为天朝上国,实施闭国锁国政策,这一行为不仅阻碍了当时社会进步发展,更为后来的鸦片战争埋下了隐患。
但是不得不承认,他也确实做出过不少功绩。
早年的乾隆对于官员的管控较为严厉,且尤其注重民间灾情,用于救灾的款项、漕粮不计其数。不仅如此,乾隆也是减免税款最多的皇帝,与前代帝王相比,少收白银共计2亿两之多。同时大力推广玉米等高产农作物,促使粮食产量大大提升。“民有乾隆,谷不生虫”这种说法大抵就与此有关了。
另外,乾隆在军事上也极有建树。最为人说熟知的就是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平定准噶尔。乾隆统治时期对于边疆地区的管控力度远超以往各个朝代。除此之外,宗教政策,少数民族历史及语言,乾隆帝都颇为重视。蒙语、藏语、回族语言他本人都有所涉猎,其中蒙语更是达到了运用自如的地步。
由此可见,将康乾盛世推向高潮的这位乾隆帝并非浪得虚名。不过,民间关于他滥杀无辜的说法似乎也并非空穴来风。
我们前面说过,乾隆帝时常微服私访,体察民情。当时乾隆再次出宫,天气炎热无比,就想着到路边买个瓜来解解渴。说来也巧,这位卖瓜的老农正在睡觉,手下人正欲将老农叫醒,却被乾隆拦了下来,耐心等老农醒来。
过了许久,老农终于醒了,看到乾隆一行人,立即起身招呼,还主动挑了一个好瓜递给乾隆。老农见他们等了许久,就说将瓜免费送给他们,不收钱。这让乾隆大为惊异,但是他当时实在饥渴,也没来得及管那么多。
但是乾隆别样的吃瓜方式却引来了老农的发笑。他吃瓜竟是从外往里吃,与东晋画家顾恺之吃甘蔗,从尾往头吃的吃法别无二致。
老农告诉他,这样的吃法是不好吃的,但乾隆反说,自己这样吃是越吃越甜,有渐入佳境之感。老农仍不以为然。他告诉乾隆,如今天下百姓的生活正如吃西瓜,从中间,到两边,只有开始最甜,往后就越来越平淡了。
此话一出,乾隆立刻有所警觉,他发现此人说话大有玄机,绝非一般的瓜农可以相提并论。于是乾隆故意挑起话茬,和老农聊了起来。二人从民生聊起,到天下大事,甚至聊到了皇家之事。
要说这老农也确非常人,对于乾隆的发问竟然对答如流,侃侃而谈,针砭时弊,又不乏自己的独特见解,乾隆越听越来劲,酷暑、饥渴之感早已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二人聊着聊着竟然忘了时间。
天色渐暗,乾隆正打算打道回府,这时他心里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
乾隆想,此人才华出众,对于天下大事又颇有想法,在民间这么久,对民间情况想必也是了如指掌,既然如此,何不让他入朝为官呢?
只是自己还不知道这老农是否愿意,若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自己岂不是白忙活一场。于是,乾隆开口便问老农是否愿意做官呢,哪知这老农竟然毫不犹豫拒绝了。乾隆又是一惊,要知道,考取功名,入朝为官,这是多少人一辈子都难以企及的,这么一位农民居然对此毫无兴趣。
问及原因,老农并不避讳,大谈官场之险恶,官员之间尔虞我诈,贪污受贿之风盛行等等问题层出不穷。听到此处,乾隆也只能讪讪离去了。
但是他走后却突然意识到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这个老农见识不浅,更是直接点明了自己的统治漏洞,这无疑是打了自己的脸。作为最高统治者,他怎么能容忍一个平头百姓这样的言论呢。于是,他下令将瓜农斩首以泄愤。
不过,不知是提前走漏了风声还是老农事先意识到了不对劲,居然在圣旨下达之前就先逃走了,等到侍卫们到达之前老农卖瓜的地方,老农的踪影早已消失不见。乾隆的如意算盘并没有打好,侍卫们也只能讪讪而归。
以上就是乾隆与民间瓜农的故事,仅从这一记载来看,我们很难对乾隆有什么好印象,更有甚者可能会把他当做小肚鸡肠,只妄图掩饰错误而不敢承担的人。但是要想真正了解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恐怕还要多花些功夫,不可妄下结论。
至于他影视剧中的形象,诸如风度翩翩,多情公子一类,恐怕是历朝历代统治者的通病,绝非乾隆一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