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历史上有不少昏君,晋惠帝就是其中之一,他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典故,一直流传至今。当晋惠帝得知百姓生活困苦,因为饥荒以至于忍饥挨饿时,他觉得十分不解。《晋书·惠帝纪》中记载,惠帝问臣子,既然百姓没有东西吃,“何不食肉糜?”
01
虽然这个历史典故意在讽刺当权者不知民间疾苦,但由此也可以看出,当人们极度贫困的时候,不要说吃不起“肉糜”,就连勉强可以果腹的其他食物也很难得到。所以在很多人看来,穷人是很少有机会可以吃肉的,能够勉强填饱肚子就不错了。但是在有的地方吃,肉与贫穷却并不是完全相对立的。比如尼日尔,这是如今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最贫穷的国家之一,这个国家的首都的生活水平,和中国一部分地方的农村差不多。
而且由于极度贫困,尼日尔很多百姓连水都喝不起,但是吃肉却并不是问题。尼日尔是非洲的一个国家,这是一个位于撒哈拉沙漠南缘的内陆国。尼日尔并不算小,总国土面积大约为126.7万平方公里,人口也不算多,约为2000多万,不过这个国家的北部沙漠基本都是无人区。前文提到过,这是一个非常贫穷的国家,那么它到底有多穷呢?尼日尔在2008年的人均GDP大约为412美元。
在整个世界的经济排行中,尼日尔一直位列于倒数几位,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它都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穷国。与世界上其他贫穷国家一样,尼日尔的贫穷与其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都有着密切关系。大家可以先了解一下尼日尔的历史,早在1904年的时候,尼日尔就已经成为法国在西非的领地之一,在此后的几十年内,尼日尔更是完全由法国掌控。一直到1960年,尼日尔从法兰西共同体中退出,此后也只能说相对独立。
02
但是,尼日尔却并不太平,在从法兰西共同体中退出后,没过多久就开始由于内部问题导致国家混乱,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政府还是国民,都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发展经济。当然尼日尔贫困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许多非洲国家都面临的困境:干旱。尼日尔的气温很高,年平均气温在30度以上。尼日尔也没有4个季节,一般来说只分为旱季和雨季,每一年的6月到9月就是雨季,从10月一直延续到第2年5月,都是旱季。
每年的12月到2月这三个月内,尼日尔的气候相对舒适一些,但是在其他月份都是比较难耐的酷热。从这样的时间分布上,大家不难看出,基本上尼日尔每一年的时间大部分都在高温干旱的状态。这样的气候必然会导致水资源相当紧张,很多普通百姓都舍不得用水。与此同时,尼日尔的经济却主要为农业经济,在这个国家中,有大约80%以上的国民都是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尼日尔的可耕作土地面积并不少,有大约1723万公顷。这些土地的主要种植作物是小米、高粱等等,尽管如此,较低的粮食产量却让尼日尔连本国国民的需求也无法满足,所以粮食危机常常爆发在尼日尔。那么为什么尼日尔国民能常常吃到肉呢?这是因为,尼日尔除了农业生产以外,还有畜牧业生产。有大约100万尼日尔国民在从事着畜牧业生产。
03
2010年,尼日尔全国大约饲养有981.7万头牛,1091.7万头羊,而且除了牛羊这两种牲畜外,该国国民还饲养有其他种类的牲畜。所以对尼日尔整个国家来说,水资源比肉类资源要珍贵得多,肉类资源相对而言比较丰富,所以会出现有的百姓喝不起水,但是却可以吃得到肉的情况。
由于尼日尔的经济非常落后,在这个国家可以说没有一座城市算得上发达,全国也没有一条高速公路或者是一座设施齐全的机场,现代化的医院和商场更是罕见。就连尼日尔首都尼亚美机场看上去也相当破旧,整个首都尼亚美的市区也和国内的许多小县城差不多,现代化的高层建筑屈指可数。
结语
尼日尔政府当然不希望国家这样毫无希望的存在,也拿出了一些改革的措施,希望能够改善本国经济和发展,中国也对尼日尔有许多援助性工程。《孟子·告子》中有言:“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总的来说,外部援助对于尼日尔当然有一些改善作用,但是想要彻底崛起,这个国家还有一条非常漫长艰难的路要走。
参考资料:
《晋书》
《孟子》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