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俗语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关于外国国名翻译的历史与中西方交流开启同步。最早的主流意识“矮化、丑化西方”,用夷和逆等字传递情绪,比如美国称为“米夷”或“米酋”,法国被称为“法夷”或“法逆”等。随着时代的进步,主流意识开始转向“褒扬、美化西方”,“夷”被中性的“人”取代,而中文博大精深,选一些具有美好寓意的字眼用在外国中文译名,显得中国同西方国家交往中礼仪。
那么美国的中文名字为什么叫美国?
一,最早的中文名字叫“呵嘪哩噶”。
1776年美国独立后,以先入为主的身份来中国进行贸易,当时的中国官员对于美国人和还是英国人根本分不清,把所来华贸易的美国人都归为英国人。英国人当然不能同意,他们不远万里,开辟航线来华贸易就为了赚取高额利润,如果美国人掺与到其中,那么英国的利润就会减少。于是英国商人就向中国官员提出抗议,并为美国人取名叫呵嘪哩噶,给中国官员指出:“呵嘪哩噶也会说我们的话,也是我们的衣服,另有旗号,不要把他们和我们混到一块,不和他们进行贸易。”看来帝国主义并不团结,他们为了利益也可以出卖同类。
二,用国旗取名字。
在英国人的指使下,中国官员终于认清美国商船的旗帜,因为美国国旗有星星和条纹,遂按照江湖人称呼为“花旗国”,这个简单,只要看到旗子就能认清美国人。包括美国运来的人参一样,都叫“花旗参”。但是美国人不愿意让自己的国家叫这个名字,因为美国有家银行抢注了“花旗银行”,后来在中国上海外滩成为中国开办业务的第一家美国银行。
那么美国的中文名字需要另叫别的了。
三,中国官方的美国名字。
1842年魏源在编撰《海国图志》谈到了美国国名的起源问题,“弥利坚无国王,止设二十六部头目,别公举一大头目总理之,故名其国育奈士迭国,犹华言总理部落也,夷图及贸易通志译曰兼摄邦国,亦以其无国王之故,则育奈士迭亦地名,故仍以弥利坚称之。”育奈士迭是UnitedStates的音译,育奈士迭在英语是合众国的意思。
1844年美国传教士裨治文参与到中美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望厦条约》的制定,将美国国名译为“亚美理架合众国”,被清朝官方认可。
1848年徐继畲在《瀛寰志略》中将美国国名译为“米利坚合众国”,已经与美利坚合众国十分接近了。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以后,中国的对外关系被纳入到了近代民族国家之间具有现代国际法意义的外交体系中去了,再也不是以前朝贡关系,于是,在正式的文本中就摒弃了一些带歧视性的译名,
“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学子欲自立,以多读西书为功”的观念,已经渐渐深入中国知识分子的心里在,那么带来的就是,知识分子用简洁美好的名字称呼某些事物。梁启超在1901年所作《立宪法议》中采用时髦的“美利坚”“英吉利”“法兰西”“德意志”来指西方各国,美、吉、兰、德极尽褒义。后世,纷纷把下列诸国用中文简称为“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这就是美国中文名字的由来。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认同美利坚这名字,比如清末保守派代表人物之一的户部尚书徐桐,就对美利坚十分不满,中国什么都是美,美国还有什么“美”的?中国什么都顺利,美国还有什么可“利”的?中国无所不坚,美国还有什么可“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