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揭秘清朝历史上神秘的皇陵守卫者—守陵人

揭秘清朝历史上神秘的皇陵守卫者—守陵人

随着《鬼吹灯》、《盗墓笔记》等一系列影视文学作品的火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个极其神秘的职业——守陵人。今天,文史不假就带您简单了解这个职业,本文以清朝的守陵人为例,讲述神秘的守陵人。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满清自然也不例外,设立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守陵人制度。满清是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早在入关之前的后金时期,他们就极其重视祭祀和丧葬。基本上,陵墓是打到哪儿,修到哪儿,有时距离远了,还把祖宗的陵墓迁移过来。

据《满洲实录》的记载,努尔哈赤在迁都盛京后,还把几乎整个爱新觉罗家的祖宗陵墓都迁了过来,安置在了阳鲁山上,后世称为东京陵,而将原先位于赫图阿拉的祖陵称为清永陵。其中,包括祖父清景祖觉昌安、父亲清显祖塔克世、伯父礼敦巴图鲁、叔叔塔察篇古、长子褚英和后宫女眷等人。

努尔哈赤因为攻击宁远不克,反而被袁崇焕的大炮击伤,之后因为伤重引发感染不治而身亡,与皇后叶赫那拉氏和大妃乌拉那拉氏合葬于清福陵之内。

在努尔哈赤死后,满清内部虽然经过了激烈的争夺,但皇太极还是最终胜出并成为了满清的第二任君主。在他过世后,和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合葬于盛京以北,后世称为北陵,也就是清昭陵。

清永陵、清福陵和清昭陵,合称为“关外三陵”。满清在入关后,分别又建立了两处大型陵园,一处是河北唐山一带的清东陵,先后安葬了顺治帝、康熙帝、乾隆帝等五位帝王和十五位皇后;另一处是河北易县的清西陵,先后安葬了雍正帝、嘉庆帝、道光帝等五位帝王和数位皇后。

在满清前期的守陵人制度下,守陵人一点儿都不属于低贱卑微的职业。相反,这些守陵人的社会地位还是比较尊崇的,可以获得极其优厚的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

当然,守陵人的工作职责也不仅仅是看门扫地,还负责皇陵内的一切礼仪、维修和祭祀等活动。而且,守陵人制度最大的特点是实行父死子承和代代相传,一代又一代人都在这里守陵,保证陵寝安全和祭祀活动进行。

在清朝前期,可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能担当守陵人这一职务的,只有正宗的八旗子弟,而且还得是皇帝亲掌的上三旗子弟,才有资格成为守陵人。

不过,到了清朝末年时,在内忧外患的困扰之下,守陵人制度早已无法继续维系。清朝的上层统治者就连自己都顾不过来了,哪有功夫去祭拜和管理皇陵,只能随便安排一些人去增补和填充守陵人队伍。

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满清的封建统治也走到了尽头。袁世凯为了篡夺革命的成果,开始逼迫清帝主动退位,并答应了对皇族的一系列优待政策,其中《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条件》和《优待皇室条件》就明确表明了对清皇族陵墓的相关保护措施,承诺民国政府保证皇陵安全并专门派兵驻守。

但是,随着袁世凯的倒台,他代表民国政府所做出的承诺,自然越来越得不到保障。等到了冯玉祥掌权时期,他索性将废帝溥仪也赶出了紫禁城,被迫流落到了天津。

在清帝退位后,清帝陵内同时存在着两支截然不同的队伍,一支是民国政府派出守卫的士兵,另一支是满清原先世代相传的守陵人。

负责守陵的士兵,自然由民国政府发放饷银和军费;而世代相传的守陵人,他们却没有经济收入来源,基本都是依靠祖上的遗产和对皇室的忠心来自愿在此守陵。

到1928年孙殿英洗劫清东陵前,这两股守陵人逐渐发生了分化。很多守陵的士兵因为军阀混战和政权更迭而不能领到饷银,大都暗自纷纷逃走;而一部分世代相传的守陵人也出现监守自盗的现象,甚至还暗通各个军阀,最终引来了孙殿英。

随着东陵劫案的发生,清朝的守陵人制度也一同走进了历史的坟墓,成为了一段过往。

直到今天,在清陵附近的村落中,依然生活着许多守陵人的后裔。尽管他们已经不再执著于守陵的职业,但是,心中却依然保留着那份对先祖的坚持和守望。文史不假个人以为,这种坚持已经上升为一种信仰,同样值得敬佩。守陵也是一种守望

对于这些守陵人大家如何看待?欢迎留言评论,关注文史不假。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皇陵,职业,清朝,历史,制度,民国政府,祭祀,自然,陵墓,努尔哈赤,观点评论,清昭陵,守陵人,清永陵,民国政府,努尔哈赤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皇陵,职业,清朝,历史,制度,民国政府,祭祀,自然,陵墓,努尔哈赤,观点评论,清昭陵,守陵人,清永陵,民国政府,努尔哈赤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皇陵,职业,清朝,历史,制度,民国政府,祭祀,自然,陵墓,努尔哈赤,观点评论,清昭陵,守陵人,清永陵,民国政府,努尔哈赤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