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清廷的覆灭不过百余年,而爱新觉罗氏的后裔在近现代的延续发展应当是相对不错的,在学界有名的当属启功先生,乃雍正的九世孙,不过老先生颇为低调,自称“姓启名功”。
事实上,大多数的清廷后裔都抱着低调内敛的态度,这是正确的,然而却也出现了一二位奇葩人士,在现代社会中依旧摆着王爷的做派,却殊不知成了时人的笑柄,这人便是自称多尔衮十世孙的爱新觉罗·毓迪,又名周佑钱。
自称多尔衮十世孙、溥仪堂弟
说起多尔衮,大家的印象应当是霸气且颇为深情的摄政王形象,总之在历史上不上荒唐之人,但其“后代”却荒谬无比。事实上,多尔衮虽说至少有着七福晋四妾室,然而子嗣却并不多甚至此后绝了后,唯一能够名义上继承其位置的是养子爱新觉罗·多尔博,乃弟弟多铎的第五子。
因此,假设这位自称多尔衮十世孙的毓迪确有其事,那其祖宗辈应当是多尔博。事实上,毓迪的所谓身世一直以来都颇有疑点,且其行事也荒唐滑稽,为此甚至被溥仪的弟弟溥任教训了一番。
现如今,在经过了三百余年的发展,爱新觉罗已然从家丁稀少转变为了人丁兴旺的大家族,有着三四十万的后裔,而对于这一身份实际上大多是避而不谈,毕竟皇室身份已然成为了历史。事实上,爱新乃族名,觉罗为姓氏,此外还分为了宗室与觉罗,这是其血缘远近的区别划分。
毓迪自称多尔衮十世孙,然而却又自称与溥仪是堂兄弟关系,这一点便贻笑大方,连简单的辈分都能够搞混难怪被人所不信任。要知道,乾隆时期,将后代定为了“永、绵、奕、载”,道光定下了“溥、毓、恒、启”,咸丰则定了“焘、闿、增、旗”。也就是说,“溥”字辈应当是“毓”字辈的叔伯辈,在这一点上毓迪宣称自己是溥仪的堂弟,可不就是占了溥仪的便宜么,而辈分搞混可不是小问题,更何况毓迪这般注重身份等等“大人物”,这也就成了其身份疑点之一。
传承所谓文化架势十足
毓迪原先名为周佑钱,据其自我辩解称是为了低调不透露皇室真实身份的无奈,而小时候在外人面前更是不被允许称自己父亲为阿玛。到了2002年,毓迪认为应当热爱自己的宗族文化,并且是以“保留一点就保留一点”的态度践行着自己的“传承”,因此开始了特立独行的路线。应当说,毓迪的做法是需要勇气的,这一点应当敬佩,然而毓迪所谓的继承不过是摆摆王爷的架势罢了,因此久而久之就成了笑话。
“失着自己可以,失礼对不起伟大的祖宗”
现如今的毓迪留起了“光前垂后的发式,而鞭子的打理尤为重要,是需要妻子也就是“王后”亲手打理的。在身份尊贵方面的彰显上,毓迪也显得得心应手,一眼就能够看出其与众不同处,不仅仅黄袍长辫,就连其他的生活用品也大多是明黄色的,尊贵气息迎面而来。
在“王府”自然需要有规矩,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毓迪家中就有着与时代格格不入的所谓规矩,“王妃”、“小王爷”都需要学习优良传统,明黄服饰更是不可或缺。而家中先祖的光辉也是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毓迪家中可以看到挂满了努尔哈赤、多尔衮等“先祖”的画像,这确实令人迷惑且感到诡异。
事实上,毓迪的特立独行不仅仅被时人耻笑,就连正宗的清廷后裔也不为所动。2007年,毓迪前往祭拜“先祖”,在此期间便拜访了溥仪的弟弟溥任,而此行却是热脸贴冷屁股,被溥任狠狠数落了一番。
“不要眷恋清朝,不要搞特殊化,改去清装,做回一个寻常百姓。”
结语:
无论毓迪是否是清廷后裔,但有一点可以明白的是,毓迪对于局势把握的出现了偏差,在现代社会中处处摆着王爷的架势并非传承,也不是什么保留文化,恰恰相反格格不入的做法只会被时代所淘汰。
当然,也不缺人喜欢看耍猴,或许毓迪此番怪异举止能够为其赚取“门票”也说不定,“生于广州,睡不闭眼”,毓迪的自欺欺人已然达到了一个极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