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百里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因著有《国防论》而闻名。不过他从德国留学回来以后,基本是担任参议、顾问之类的闲职,期间还当过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虽然名望很高,但是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带兵经历。
蒋百里第一次真正的军事生涯,是1916年去四川,协助蔡锷发起护国运动。但是不久蔡锷身体不佳,蒋百里陪他去日本就医,离开了军队。
等蒋百里第二次去军队,已经是1925年,在吴佩孚军中任参谋长。这次蒋百里待的时间同样不长,在吴佩孚改“反奉”为“联奉”以后,蒋百里就愤而辞职,转去投奔了孙传芳,担任了总参议一职。总参议也基本是个闲职,只是帮忙出出主意提提建议,并没有什么实权,更重要的是次年孙传芳就被北伐军击败,蒋百里再次失业。
1929年,蒋百里支持唐生智反蒋,结果唐生智兵败,蒋百里被蒋介石俘虏入狱。总算因为蒋百里名气太大,蒋介石也没难为他,很快被释放,在蒋介石手下当了顾问,先后去日本、意大利等国考察军事。
回国以后,蒋百里就写出了著名的《国防论》。此后不久,蒋百里就病逝。
我们可以看到,在蒋百里一生中基本没真正下过部队。少数几次在军队中的经历,也是参议、参谋长之类的职务,并没有直接带兵。
出现这种情况其实毫不奇怪,自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军阀林立,军阀视部队为私人财产。蒋百里自己没部队,声望又高,军阀即使聘用他,也不敢把部队交给他统帅,避免难以指挥驾驭,因此宁可当个顾问供着,也不会给他实际的兵权。
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在军事理论上出色,未必等于带兵出色,蒋百里未必适合带兵。
蒋百里因《国防论》出名,但是《国防论》其实是一个非常理论的东西,阐述了一些军事基本原理,没有太多实际具体实施的内容。像后来很多人推崇的持久战观点,在书中仅有“彼利速战,我持之以久,使其疲弊”这么一句话,至于如何“持之以久”则只字未提。
可以说蒋百里的观点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部分,这样的人搞理论研究可以,实际带兵未必行。很典型一个例子是和蒋百里齐名的军事理论家杨杰,他曾经带部队出操,结果一个团的部队硬是带散了,到最后连部队都没聚集起来。
所以蒋百里一生没有掌握过部队也许是好事,可以免于卷入战争,潜心研究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