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头条搞创作第二期#
雍正
关于雍正篡改圣旨登基的故事,已经在很多小说和影视剧中上演,而其实这种传言早在雍正年间便已传播于民间社会。就当时有机会成为皇帝的几个阿哥来看,人们很少认为康熙皇帝会传位于所谓的“贤王”八阿哥,反而都认为康熙会传位于十四阿哥胤禵,因此才出现了雍正篡改圣旨,将传位十四阿哥中的“十”字改为“于”,进而成了传位于四阿哥的说法。历史滚滚数百年,至今关于雍正即位以及十四阿哥的故事,还在继续流传。
遗诏中清楚地写道“皇四子”
一、手握重兵的大将军王十四阿哥
与老谋深算的四阿哥胤禛相比,十四阿哥胤禵可谓是年少得志,他在30岁时便成为出征的统帅,在战场上纵横捭阖,颇有“鲜衣怒马少年郎”的感觉,因此也更受到人们喜欢。事实上,胤禵不仅受今人喜欢,就是在当时,他与他的亲哥哥胤禛相比,得到的宠爱也更多,他们兄弟俩尽管是同出一母,但其母一直对胤禛不喜,对胤禵则百般宠爱。而胤禵自己也不喜欢与他的亲哥哥结交,反而与八阿哥胤禩等所谓的“八爷党”关系密切。
影视剧中的胤禵
康熙对胤禵也是十分喜爱,1709年康熙第一次复立胤礽为太子,并对诸皇子进行分封赏赐,年仅21岁的胤禵被封贝子爵位,并获得大量的八旗包衣与人口。在所有被赏赐的皇子里,他是最年轻的,同时受到的赏赐也是最多的,由此可见康熙对胤禵的喜爱。10年后,西藏地方势力发动叛乱,西安将军前往平乱后全军覆没。整个西北局势十分严峻,若不加以重兵威慑,很有可能出现更大规模的叛乱。但此时的康熙离去世不过三四年的光景,他无法再像壮年那样御驾亲征,因此他打算将这副重担交托给皇子,借此来磨炼他们的本领与心性。
在诸多皇子中,康熙最终选定年仅30岁的胤禵作为出征的最高统帅,册封其为福远大将军,加封“大将军王”爵位,并规定其出征按“天子规格”来办理。胤禵出征时,康熙亲率文武百官与各位皇子为其送行,并下旨给西北、西藏各地官员,令其全部听命于胤禵,不得有任何忤逆行为。可以说此时的胤禵正处于人生最巅峰的时期,他30岁便享受到亲王的待遇,成为手握数十万最精锐部队的大将军王,并以正黄旗的天子规格出行。
康熙有意栽培胤禵
二、驰骋疆场的大将军王
1719年胤禵到达青海西宁后,立即开始整顿当地吏治,为大兵出征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随后胤禵带领大军从西宁进驻西藏,2年后攻入拉萨,彻底扫平一切叛军,在拉萨还刻有记载胤禵平乱西藏的“平藏纪功碑”,自此西藏很久都没有发生过叛乱。西藏事结束后,胤禵率兵北上新疆,准备对准格尔部再度用兵,以彻底平定新疆地区的骚动。
正在胤禵准备用兵西北的同时,遥远的北京城内却正酝酿着一场巨大的变动。康熙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但在胤礽被废后,新的储君却迟迟未能定下来。在四阿哥与八阿哥之间,现在又增加了一位被封为“大将军王”的胤禵成为强劲的竞争者。尤其是随着八阿哥逐渐明白自己成为储君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他们逐渐将希望寄托在风头正劲的十四阿哥身上。而胤禵本人也一直是十分自信,他自出征后一直以“大将军王”自称,尽管身在西北,但他却通过八阿哥等人时刻获取京城的风吹草动。
《步步惊心》八阿哥
今人对于康熙封胤禵为“大将军王”并给予其兵权一事,有着诸多说法,有说这是康熙故意打发他去西北,好不让他参与夺嫡,也有说这是康熙为培养他成为新君主而特意安排的。不管这些说法哪个可以代表康熙的真实想法,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便是在真正的储君没有定下来之前,康熙对胤禵的册封行为的确带有很强的暗示,尤其是将最重要的兵权都给了他,即使康熙真的没有立胤禵为太子的念头,但他的行为也大大增长了胤禵夺嫡的念头与成功的可能性。
三、夺嫡失败与软禁生涯
在所有皇子中,后来成功登顶的胤禛其实是最低调也是最不露声色的,他在长时间内仅是一个“娘不疼,爹不爱”的皇子,也并没有表露出要夺嫡的迹象,可以说他一直在“蛰伏”着。但随着胤礽被最终废黜,夺嫡一事被摆上台面,胤禛要参与夺嫡一事也逐渐公开化。这时各方才惊奇地发现,这位四阿哥原来已经帮康熙做了这么多事情,而且都做得十分认真负责。按理来说,康熙为人较为宽仁,而胤禛脾气大且处事严厉,两人性情差别很大,但康熙或许也正希望通过立这样的一位太子来改变大清朝的种种弊病。
1722年,在位61年的康熙帝去世,直至去世前他都未曾真正公开册立哪儿皇子为太子,夺嫡至此正式开始。康熙去世时,胤禵还在赶回京城的路上,这使他错过了最佳的夺嫡机会,至于雍正正式即位的过程,至今仍然是各种说法纷纷扰扰,没有一个可以让所有人信服的解释。不管怎么说,在康熙去世后第二天,四阿哥胤禛正式登基称帝,年号为雍正,而此时的胤禵仍然没有赶回北京。
《步步惊心》十四阿哥
若按历史上的许多皇位之争来看,胤禵手握大清最精锐的部队,完全可以效仿李世民来个“玄武门事变”,但事实上胤禵并没有这么做。尽管如此,雍正即位后最担心的还是他的这位十四弟,他不怕任何京城内的骚动,但就怕这位手握数十万大军的“大将军王”会做出逼宫的举动。因此雍正即位当天便发出紧急诏令,令胤禵立即只身赶回京城,不得将一兵一卒带回来。这很明显是在防范胤禵举兵造反。胤禵一回到北京,便立刻被雍正勒令前往皇陵为康熙守陵,雍正知道对胤禵不能像对八爷党那样“粗暴”,毕竟胤禵是他的亲弟弟,而且常年在外征战,立下赫赫战功,在军队中的威信很高。若对其采取过分举动,必然会引起军队骚动,因此正好借康熙去世时胤禵没有在身边尽孝一事,将其安排到陵前“尽孝”,是谁都无法辩驳的做法。
《步步惊心》胤禛
1725年即雍正三年,雍正眼见自己的皇位已稳固,便开始对当年参与夺嫡的兄弟进行严厉打击,胤禵的爵位被褫夺,并被软禁在紫禁城后的景山,此时的胤禵还不到40岁,但已经错过了最佳的起兵机会,只得被雍正任意摆布。直到10年后雍正去世,乾隆登基之后,胤禵才被新帝释放并加封爵位,得以安享晚年,1755年,胤禵逝世。
景山
文史君说
关于雍正即位一事,至今仍没有确切的说法,但可以确定的是,康熙至死不公开册立储君,的确是他做的最错误的一件事,这直接导致雍正即位后的手足相残,以及民间对雍正的大量流言蜚语,使皇位的合法性受到极大质疑,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胤禵虽是夺嫡的热门人选,但他常年在外作战,康熙去世时根本无法参与夺嫡过程,这使他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一回到京城他便被软禁,根本无法调动大军逼宫,而他的军权也是雍正对他百般提防但始终不敢杀他的根本原因。
参考文献
冯尔康:《雍正继位新探》,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杨启樵:《雍正篡位说驳难》,上海书店出版社,2012年。
(作者:浩然文史·小太阳)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团队文史科普自媒体,全网主流平台文史类优质作者。让专业的历史更有趣,让有趣的内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同名公众号(id:haoranwen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