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索尼原本不想招惹鳌拜,孝庄问:你孙女几岁了?索尼:臣与鳌拜势不两立。
大多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基于利益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之下,关系往往是难以维持稳定的。当共同的利益发生变化的时候,这种关系往往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形成新的关系格局。
鳌拜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位历史人物,在不少清朝题材的影视作品中我们都曾经看到过他的身影,不同的艺术作品为我们带来了不同版本的鳌拜形象,那么历史上真实的他又是什么样的,他在当时的清朝与索尼的关系又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这两位生活在清朝的传奇人物吧。
不愿意得罪鳌拜
1661年,尚且年轻的顺治皇帝因病骤然离世。朝堂中和文武百官和后宫的众多妃嫔都带着自己的小心思来参加了他的葬礼,在表面的悲戚之下,他们也开始在心中默默规划着自己的未来。
一个国家不能没有君主的统治,否则民心难以稳定,国家也会动摇。可顺治去世的时候才22岁,他的子嗣自然也都尚且年幼,难堪大任。不久之后,年仅八岁的康熙就在举国上下的目光中登上了皇位。为了使康熙在即位之后能够更好的治理国家,临终之前顺治曾给他安排了四位臣子作为他的助手,辅佐他处理朝中的大小事务。这四个人分别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及鳌拜。
这四个人都深得顺治皇帝的信任,他们都非常有才华和能力,对国家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然而,人的性格和观念总是有所差异,杰出的人更是这样,他们对一件事往往很难有一样的观点和看法。或许,世界的奇妙与精彩就反应在这些差异之中。
四人之中,索尼的岁数最大,心机也最深。他在官场上磨砺了几十年,对于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已经是得心应手。顺治皇帝十分信任索尼,还赐予了他“第一辅臣”的称号。鳌拜也是深得先帝信任的一位臣子,他的能力最强,骁勇善战,是一名十分出色的武将。他一生戎马几十年,可谓战功赫赫,曾创造过一个又一个传奇。
鳌拜这个名字让无数敌军心生畏惧,不敢轻易进犯。但是没有人是完美的,每个人的身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缺点,这些缺点有的是天生就存在,有的却是后天才形成的,鳌拜的缺点就属于后者。由于常年身在军中,指挥作战领兵打仗,他早就习惯了占据领导者的位置,享受他人绝对的服从,牢牢掌握住自己的权利。可是每次回到朝廷中,他都要对皇上俯首称臣。这种落差感让鳌拜的心里逐渐感到不平衡,无时无刻不在刺激着他的野心。
索尼一向洞察世事,对鳌拜的心思自然也是了如指掌。但是为了自保,他并不想得罪鳌拜,毕竟他也知道鳌拜手握重兵,权力滔天。如果与鳌拜为敌,自己难免要多出许多麻烦来,不仅得不到什么好处,反而还要面临被鳌拜和他的党羽打压诋毁的危险。因此,他在朝堂之上几乎与鳌拜互不干涉,甚至有些时候还会服从于鳌拜。在索尼的苦心经营之下,他们二人之间的关系还算比较稳定。
表面的和平之下,其实暗藏着索尼对于利害关系的考量。这些精心维持的关系背后都暗藏着的利益关系,不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的当今社会,每个人都要面对和处理,而如何更够更为妥善的处置这些关系,直至今日仍旧是我们需要学习和思考的话题。
事情的转机
鳌拜在朝廷中的权势越来越大,一时间达到“权倾朝野”的地位。其他官员对他也愈发畏惧,几乎所有人都不敢公开顶撞鳌拜。就算是朝中仍旧有一些而敢于反对鳌拜的声音存在,发出这种反抗的臣子也都被鳌拜处死了。那时候,鳌拜几乎成为了整个朝廷的领袖。
然而,随着康熙年龄的增长,他也不再是那个刚上位时任由摆布的孩子,作为君王,他不甘心为人操控,更无法容忍鳌拜的权势凌驾于自己之上,他非常想找到一个灭一下鳌拜的威风的机会。有了这样的想法,自然要选择合适的人来完成。可惜的是,由于鳌拜太过专横,朝中的大臣皆不敢反抗他,这让康熙感到非常的不安,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正当康熙为了这件事感到十分烦恼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更加让他感到愤怒的事情。康熙的宫殿中有一名侍卫因为一点小事惹得鳌拜不快,鳌拜竟然直接拔刀杀死了他。这件事的发生彻底息怒了康熙,他认为鳌拜这是公然挑衅皇权,这件事对于他来说实在是莫大的屈辱。因此,他向孝庄皇太后陈述了这件事,希望她能够帮助自己。
孝庄皇太后不是一个普通的女人,她不像后宫的其他嫔妃那样只会争宠。她一向聪慧过人,又心有城府,深谙官场的诡谲和人性的复杂。身为一个女子,她真正的魅力不在于她的外表,而是在于内在。面对如今朝堂之中的情况,她也有着自己的见解。于是,“久未出山”的孝庄皇太后以出访为借口到了索尼的住处。
起初,孝庄并没有直接向索尼表现出自己的意图,她像是只是为了关心一下臣子那样,对索尼嘘寒问暖,一副和和睦睦的模样,但是为官多年的索尼自然能够察觉出这其中的不对劲,他明白孝庄皇太后来找他绝对不是这么简单而已,于是一直小心翼翼的与她交谈。
这场谈话持续了半天,孝庄皇太后假装不经意的问了一句:“你孙女几岁了?”精明如索尼,自然明白了这句话背后的意思。他略一思索,便对着孝庄笑答:“臣与鳌拜势不两立。”
态度发生骤变
不久之后,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就被封为了皇后。看着自己的孙女成为了尊贵无比的国母,索尼自然十分高兴。在朝堂之上,他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服从于鳌拜了。每当他们之间有不合的意见时,索尼都会据理力争,毫不留情的反驳鳌拜,这让康熙感到很欣慰。在索尼的支持之下,康熙对于打压鳌拜这件事充满了信心,他计划着逐步清除掉鳌拜。为此,索尼向他提出了许多建议,君臣二人合作无间。
然而,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一段时间之后,索尼过世了,这个消息对于康熙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打击。不过,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总是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勇气,不论发生什么样的变故,他们都能够朝着自己的目标一直前进下去,坚定的排除一切艰难险阻。虽然失去了得力的助手,但是他仍旧别无选择,身为帝王,他不能允许有任何挑战自己权利的人存在,因此他并没有放弃清除鳌拜的念头。
1669年10月,经过一场精密的计划与部署,康熙制定了三个制服鳌拜的计划。这个计划分三个步骤来进行,分别是"调虎离山,请君入瓮,上屋抽梯"。事实证明,这一次的计划的确取得了效果。武功盖世、权倾朝野的鳌拜最终竟然栽在了一群稚美少年的手中。
随着鳌拜的倒台,朝堂之上,鳌拜的势力也开始逐渐瓦解。他残留的余党也纷纷易主。多年以来,看似坚不可摧的权利堡垒就这样轰然崩塌了。康熙如愿解决了这个心腹大患,开始真正的将权利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不用再和以前一样处处受到制约。
毕竟鳌拜曾经战功赫赫,为清朝的统治做出过卓越的贡献,康熙并没有直接将他处死,而是把他给囚禁了起来。不过,对于他这样骄傲到不可一世的人来说,从此彻底失去了自由已经是非常严重的惩罚了,鳌拜也算是得到了自己种下的恶果。任何不能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恣意妄为的人,最终都会得到应有的惩罚,这个道理在当下社会仍旧适用。
结语
原本不想招惹鳌拜、不想多事的索尼,在与孝庄皇太后对话之后,对鳌拜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之前的互不招惹、相对和平,变成了斩钉截铁的“我与鳌拜势不两立。”索尼的这种变化,来源于利益的更改。毕竟,人往往都会为了得到更多的利益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想法。对于索尼来说,如果自己的孙女成为皇后,他与皇上就是“一家人”了,自然要“统一战线”。从这次的事件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索尼处世为人的圆滑。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人们常常会改变自己的态度。这个道理不仅在索尼与鳌拜之间的关系中适用,在当今社会也是如此。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我们在学会妥善的处理好我们的人际关系的同时,也要对这种利益关系保持看淡的态度,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是最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