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历史和电影的影响下,都自动地认为清政府腐败,北洋水师自然也是腐败的。近代社会精英们也怒斥北洋水师的腐败直接造成黄海大战,甲午战争的失败。那北洋水师就真如同教科书,电影描述的那般不堪吗?
其实当时北洋水师都督丁汝昌的一封书信就形象生动地表述出来。距离著名的黄海大战还有五天时,丁汝昌发现军舰所用的燃煤,竟是劣质燃煤。对即将面临一场恶战的军舰使用劣质燃煤,无异于给上战场的士兵吃馊饭,甚至还要过分。
北洋水师的燃煤主要来源于著名的开平煤矿,刚开始的燃煤确实是优质燃煤。不过开平煤矿利润高,政府不管,吸引了众多官员纷纷入暗股。开平煤矿的地位因此水涨船高,总办张翼自然有恃无恐。供给北洋水师的都是烂煤,好煤自然用于别的地方生产了。
如此恶劣的行径,都督丁汝昌自然不能忍,多次写信义正言辞的控诉开平煤矿上头的卑劣行径。张翼有一众官员贵戚的撑腰和支持,愈发嚣张,对北洋水师的控诉置之不理。到了大战前夕,丁汝昌硬着头皮继续写信,除了聊些家常,更多的是哀求。
好声好气地解释燃煤太过劣质用于战争恐怕会吃败战,而你们可能不太了解等等。就这么低三下四的讨好,开平煤矿的总经理依旧不予理会。就这样,号称亚洲第一的海军军舰,用着低劣的燃煤,与意气扬扬的日本联合舰队进行着毫无悬念的斗争。
结局便是我们水师没有击沉一艘日本军舰,反而是被日本联合军舰全歼。这一事件不仅我们不能接受,西方列强也大为震惊,北洋水师可是亚洲号称最强大的海军。自此近代精英不断对北洋水师泼脏水,认为其腐败的性质导致战争的失败。
比起已经实锤的烂煤事件,当时在社会上比较流传的是‘水师兵官在军炮上晾衣服’,不说这件事的滑稽性,单单测量下炮管尺寸和衣服长度,而且在军炮上晾衣服非常吃力,简直就不可能。
而反观黄海大战第二年,英国出版的《海军年鉴》就以真实的数据简洁明了的证明北洋水军的腐败:黄海大战中,北洋水师军舰炮火命中率比日本军舰高出一倍不止。日本海军也记录到日本军舰炮火命中主要集中在不起眼的要害中,对军舰没有多大伤害。那为什么北洋水师会全军覆灭呢?
除了燃煤,还有一件不为人知的事情,那就是北洋水师各主力战舰的锅炉竟都是超期使用的。北洋水师各船舰服役时间较长,短则五六年,长则十几年,有的甚至达到22年。哪怕到甲午战争前夕,都是使用老式的舰船。
当时清朝有识之士也提出购买新式船舰,可惜掌权者缺乏海战意识,国力衰竭,没有采纳该建议。反而日本联合舰队,在甲午战争前夕,费重金在国外购一大批新式船舰。就算北洋水师实力再强硬,在内外交困的条件下,也干不过日本。
由于晚清军界里里外外都腐朽,被日本间谍轻松渗透,甲午之后爆发的间谍案件,导致北洋水师机密情报被透露,而且把一群直录总督要员拉下浑水,还把李鸿章,张士珩牵扯进来。由于牵扯太多,清政府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把一些北洋水师蛀虫之流全都释放。
作为北洋水师友军晚清陆军,是个明明白白的“猪队友”。自洋务运动之时李鸿章等人引进西方先进设备,晚清陆军武器也从大刀长矛弓箭换成枪炮。但是在作战时,没有半点血性,敌军攻上来就将子弹上了膛的枪炮丢弃,一哄而散。
结语:北洋水师在黄海到刘公岛上苦苦坚守,仍没能等到援兵。作为清朝最有实力的一只正规军,为何会不堪成这样?一切也是有迹可循的,陆军们的日常训练,如同儿戏。军官们各个纸醉金迷,骄奢淫逸。到有上线阅兵时,才会临时抱佛脚,草草练习一番。这样的练习模式,怎么可能打胜仗呢?
内部环境糜烂,外部环境岌岌可危。黄海和甲午的失败是必不可免的,但所有的过错都推到北洋水师身上,也太过夸张了。北洋水师是腐朽,是因为当时大清帝国里里外外也透着腐烂的味道。北洋水师对比起清政府和晚清陆军也算是一股清流了。背负了百年的骂名,深究起来人家也算有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