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由于太平天国的动乱,而导致清政府不得不痛定思痛,进行一定程度的军事变革。这场行动是由中央与地方同时推动,旨在强军以卫国。作为其中最杰出的人物,李鸿章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在其主持洋务运动的三十年时间里,为晚清军工与国防事业作出很大的贡献。
被当时誉为“东方的俾斯麦”,在国外有很高的知名度。就这样一个名满中外的人物,其在国外的交流与采购武器时,也并不是万能的。也有比较无奈的事,尤其见到德意志的重机枪时,明知道武器性能的优势,却不得不被现实条件所束缚,最终只能遗憾放弃。其中所说的一句话,令外国军火商也不得不沉默。这又是怎么回事?
一、晚清名臣
说起这事就不得不说,当时的晚清因何而掀起自救运动。这只不过是晚清经历内外困境的一种自卫行动。咸丰时期与慈禧时期权力交接的空档期,国内先后出现太平天国运动与捻军起义,动摇晚清的半壁江山。国外英法又掀起二次鸦片战争,趁火打劫。最终清廷只能战败求和,割地赔款,并利用洋人的兵力一同联合绞杀国内的太平军。
在内外夹击下,农民起义运动终于是被镇压下去。通过这次危机,让清廷中央的恭亲王与地方实力派意识到,再不进行军事变革就可能被洋人再次威胁。国内要是再出现变动,想要镇压也很困难。光一个太平天国运动与捻军起义前前后后耗尽二十余年的时间,极大的动摇晚清的统治根基。
这就是“洋务运动”的由来,当时的代表人物就是前期曾国藩、中期李鸿章、左宗棠,后期张之洞。最能延续成果与经营成就最大的就是李鸿章,他依靠淮军起家,靠镇压太平天国立功,以洋务运动而功成名就。位列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组建晚清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北洋水师,一手撑起晚清大半个国防线。对外交往是唯一一个能够看清国外情况的能臣。
二、性能优势并不代表适用性
这样一个人可以说是权倾朝野,作为洋务运动的领军人物,一手打造军工产业,又一手筹建民用工业。通过民用商业筹钱,用于军工业的发展,达到一个良性循环。这才为晚清续命近半个世纪。但他筹建的军工产业,并不完全是自给自足的。
有一个硬伤,就是没有意识到自主研发的重要性。当时仿造国外先进武器时,造价成本太高,性能也没有原厂出产好。于是就有造不如买的说话。没有看到这是本土军工业初期发展与技术积累的必然过程,一旦挺过这一阶段,则自给自足不成问题。
但对于当时的晚清洋务派而言,其目的只是“自强”,维护晚清权贵的统治稳定。对于真正的民族军工业的崛起并不是太在意,即使当时晚清第一人李鸿章,也是如此。要不然也不会出现甲午的惨败,洋务运动成果一朝尽散的悲剧。
当时李鸿章在国外采买军工机器与武器时,就曾对德意志的武器性能与价格优势比较推崇。他的主要采购对象就是德意志,这也能看出他是一个比较务实的能臣。因为当时的德意志刚刚完成统一,海外殖民地基本瓜分完毕,入场较晚。与美国的情况类似,只能通过正常的对外贸易获取利益。
德意志要想抢占海外市场,就必须比同类型的产品有一定的价格优惠,且性能必须出众。加之德意志民族特有的严谨性,使得李鸿章比较青睐德国造。从海军定镇二舰的购买,就能看出李鸿章的决心。
但是也有让他比较无奈的地方,那就是德国人研究的马克沁重机枪,当时亲眼看到这一件利器,自己也是非常喜欢。尤其是军火商人亲自展示机枪的威力,让他十分震撼。就问对方一句,刚刚一共打了多少发子弹。对方回到,半分钟打出300发的子弹。
就这一回答让李鸿章陷入沉思。即使重机枪威力与射速惊人,可是弹药消耗如此之大时,对于自己的承受能力来说,是难以承受的。更不要说子弹是消耗品。就不得不辛酸说道,机枪消耗子弹太快,大清国用不起的无奈。不得不放弃购买的欲望,这也让外国军火商感到诧异。
三、无奈结果背后的原因
随后陷入一阵沉默中,曾经的大清帝国已经不存在了,有的只是现在的空架子,在勉强的支撑。单单就是买子弹的价格都要反复衡量一下,可见满清的财政困难程度。其实李鸿章也是有他的难处的,性能优势并不代表适用性,对于当时的他而言。武器性能与价格,不是不能承受,但国内政治环境与局势也不是他能够决定的。
晚清当时的财政还是很宽裕的,平均都能达到六千万两的收入。但是其需要开支得更大,主要大头就是庞大的官僚阶层、八旗集团与皇族。真正用于国防建设与国内民政的资金却少之又少,这也是为何洋务运动开办得很困难。
结语:李鸿章虽然是能臣,但也是对外沟通的第一人。只是再有能力,也要受限于国内的情况。庞大的食利阶层,不仅空耗国力,还把他的洋务运动的成果也侵蚀掉。对于国外采购也只是自身在掏腰包进行填补。
他曾说,自己是大清的裱糊匠,确实是如此。马克沁重机枪的小事就能看出当时晚清朝廷对于国防的不用心,还有既得利益集团的强大,强如李鸿章也只能无奈与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