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月小妆
为什么嫁夫当嫁吴三桂?历史并不是沉默的。
虽然吴三桂做为清狗,背负了很多骂名,而种种因果,也并非他一个人种下。
当年若不是李自成,以猜忌残忍而将他推向多尔衮的怀抱,他的第一个选择,永远是李自成,尽管李自成也不代表着明朝。
然而,他作为至孝之人,虽然明朝天崩地裂,无忠可尽,但总归可以尽孝吧?明天启末年他曾带二十余名家丁救其父于四万满洲人之中,孝勇之举遍闻天下,有“勇冠三军、孝闻九边”的美誉。
李自成再次携裹10万大军,来到山海关,将吴襄送到阵前,让他写信,劝降。他笃定这块“亲情牌”,可以省下他这十万大军,此时,心灰意冷的吴三桂,已经没办法再相信他了。
他再一次收到吴襄的劝降信。这一次,他拒绝了,他给吴襄写了一封决裂信,这封著名的决裂信是这样写的,“父既不能为忠臣,儿亦安能为孝子乎?”
为何他会如此决绝?镜头回到几天前的山海关宽阔的道路上:
1644年,大明王朝土崩瓦解,李自成江山在握,吴三桂死守山海关,清军在关外虎视眈眈。此时谈胜负似乎为时过早,因为吴三桂这颗重要的“政治砝码”究竟落子谁家,还尚未清晰。
在李自成眼里,眼下的吴三桂似乎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归降李自成的大顺农民军。而李自成也确实带来了“诚意”。他的“诚意”是白花花的银子和对吴三桂许以高官厚禄拜王侯的条件,以及一个重要的情感筹码——吴襄的劝降书。
归降途中,吴三桂快马加鞭,走得心急,内心沉浸在封王拜相的美好幻想中,却不料,沿途中遇到一个“熟人”,从这个“熟人”口中得到的消息让他目瞪口呆,耳朵惊雷滚滚。这个“熟人”原来是他的家仆,他说,他的父亲吴襄已经被扣押了,并且严刑拷打,就快打死了。
吴三桂胸中一窒,问:“陈圆圆呢?”
家仆哽咽道,被李自成的部下抢走了。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三桂怒了,充血的眼睛死死盯住不远的北京城,说了句,“撤回山海关”。
他发疯一样的扑回山海关。
就是这样,“冲冠一怒为红颜”的美誉(毁誉)扑面而来,然而人们对他也有了更多的不认同。
为了一个女人,你至于吗?
陈圆圆到底有多美?
冒辟疆在《影梅庵忆语》中曾说到:“妇人以资质为主,色次之,碌碌双鬓,难其选也。慧心纨质,淡秀天然,平生所见,则独有圆圆尔。”而就是这样的色艺冠绝,成就了陈圆圆悲剧的一生。
可见,素衣而立,不是她穿衣服,倒像是衣服在穿她。
然而,真正令吴三桂不管不顾的,绝不仅仅因为陈圆圆,或者,不是因为美色。
此时,大明正统王朝已经实质灭亡,山海关内无粮草,外无援兵,李自成的数十万大军正如虎似狼地驻扎在北京城里,而山海关外就是已经崛起的满清王朝,多尔衮的十数万八旗劲旅对大明的万里江山正虎视眈眈。其实投降同为汉人政权的李自成,对吴三桂的现状来说应当是最明智的选择。毕竟大汉民族观念根深蒂固,夏夷之分早已成为人们在外族入侵时分辨忠奸的楚河汉界。
所以深受大汉民族传统观念教育的吴三桂,当得知崇祯帝上吊自杀的消息后,他并没有立刻投靠多尔衮做一个满清的奴才;而当李自成的使者给他带来招降书和他父亲的亲笔信时,吴三桂立即就在民族观念的驱使下投降了。他将山海关的防务交给了大同总兵唐通,就率领兵马向北京进发,这也就表示了向李自成的归顺。
但是,当吴三桂在奔赴北京的半路上得知自己的父亲已被大顺军刑囚,自己的爱侣被李自成的部将霸占,此等辱父夺妻之耻,是一个男人所不能容忍的事情。
或者说,李自成难道就代表着明朝?显然不是。
吴三桂是国恨家仇加爱妾被夺的耻辱,将他打的方寸大乱。曾经傲视群雄的英雄,此刻却形影相吊如孤家寡人。手里的3万精兵,很快就会被打完。往前走,将会付出将士性命的代价。
此时再死,也不是殉国,而是窝囊了。
因此,吴三桂不由怒发冲冠,高声大呼大丈夫不能自保家室何以为人?于是他立即率领大军回师山海关,遂令全军为崇祯皇帝披白举孝,并且打开了山海关的关门,向多尔衮投降,这使满清数十万的八旗劲旅像洪水猛兽般地迅速吞没了大明的万里江山,从此吴三桂的身上就有了人人恨之入骨的汉奸卖国贼的印记,他的一生也被牢牢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当时的著名文人吴梅村在《圆圆曲》中说道,“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然而,让我们铭感五内的,还是他那句不经意间吐出,却铿锵有力的话,“我身为男人,竟然连一个女人都保护不了。”
对于女子而言,他叱咤风云也好,他为世俗所不容也好,他孤胆豪情也好,他遗世独立也好,要的不过就是他这句话。
吴三桂,不可以谋国,但可以一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