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很好奇,为什么僵尸都是穿清朝官服,后来长大了查阅资料才知道他们穿的这不是官服,而是民国时期非常流行的中华寿衣,死人下葬的时候都穿这种衣服。
因此40年代拍李阿毛与僵尸时,片中的僵尸身上穿的自然就是那时流行的中华寿衣了。在之后的几十年里,这个题材一直没被发扬光大,只是偶尔的出现在恐怖电影中,比如洪金宝的鬼打鬼里面,僵尸也只是众多恐怖元素之一,并不算是影片的主题。到了后来,人吓人鬼里,这个元素更是直接被踢出了,而随着几部续集的票房一步差过一部,洪金宝也就放弃了这个题材。但是鬼打鬼的摄影师刘光伟却对这个题材有了新的想法,因为他家中的长辈就是茅山道士,所以自小就喜欢这种奇闻怪谈,于是就是小时候的记忆。他邀请黄炳耀,司徒卓汉,黄岩三位编剧高手一起写出了僵尸先生的剧本,然后找到大哥洪金宝,表示自己想把它拍出来。洪金宝本来就喜欢提拔兄弟,看到刘光伟的这个剧本还算可以,便直接投资他开机了。
当时的预定投资是450万,但刘光伟之前只拍过两部片子,自身的经验不是很足,因此接连超支,最终花了850万才把片子拍出来。按照洪金宝的最初设想,人家鬼才拿了不到700万,这部片子怎么着也不可能超过这个数法,赔钱看来是在所难免了,刘光伟甚至也有些心灰意冷,开始琢磨回去继续干摄影师的工作。然而影片上映后的结果却大大地出乎了他们的预料,该片不仅在香港拿到了2000万港币的票房,跻身年度前五,而且在台湾还拿到了2000万台币的票房,东南亚,日韩市场均获得不俗的成绩,让嘉禾电影在那一年获得了一笔意想不到的收入。
当然,该片能获得大卖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影片的质量过硬。刘观伟借鉴了西方丧尸片中被咬伤后变丧尸的设定,然后加上了茅山法术,比如糯米墨线,桃木剑,黄纸符等等,都被统统融入到了电影中。另外还有中国的民俗传说也被带入到了电影里面,通过九叔之口向观众们介绍了僵尸的由来。
本片还创造了暂停呼吸,僵尸就看不到的设定,影响了后世无数僵尸电影,因此台湾版本的电影名字被改成了暂时停止呼吸,依靠着这个设定,编剧巧妙地设计出种种桥段,既紧张又搞笑,想必不少人小时候看这部电影,都会跟着片中的人物一起屏住呼吸,亲身体会那种危险的感觉。
除了优秀的剧本外,林正英的精彩演绎也是该片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他本就是香港顶尖的武术指导,自身也习得一手好功夫,所以形象气质都非常的出众,扮演九叔这个威严肃穆的茅山道士是再合适不过了,他那严肃的表情配上一字眉,手持桃木剑,身穿道士服,不苟言笑的画符念咒,正气凛然,不管是在什么样的恐怖情形中,只要他一出现,那必定就是安全感满满。
除了林正英之外,其余的几个演员也是很有特点,李赛凤清纯可爱,为影片增色不少,王小凤妖媚奇鬼,颇有聊斋之韵味,配合着那一群鬼新娘,让观众们看上一次就难以忘记。还有钱小豪与许冠英在片中插科打诨,频频制造笑点,与林正英的严肃相映成趣。因此在第二年的金像奖颁奖礼上,许冠英还获得了一个最佳男配角提名,但是他自然是影片的男主角,所以拒绝了提名邀请,成为了金像奖历史上第一个拒绝该奖项提名的人。其实这部影片谁是主角还真不好说,毕竟林正英在那一届的金像奖上提名的也是最佳男配角。
香港虽然是一个发达的都市,但人们却普遍相信鬼神之说,由这部电影衍生的诡秘之言就有不少,比如号称夺命剪刀脚的编剧之一黄炳耀因心脏病发猝死异乡,另一位编剧黄英则被债主打死在家,还有九叔林正英仅45岁便溘然长逝,而许冠英虽然去世时已经年过六旬,但去世的日期却是11月8日,这一天正是林正英的忌日。这种巧合难免让人猜想连连。但相比于这些鬼神来说,香港人还是爱钱的。看到僵尸先生大卖之后,无数电影人杀入了这一领域,跟风拍摄此类电影。之后的数年间,夜晚的香港郊区总能看到无数蹦蹦跳跳的僵尸,以及他们身后跟随的摄像机。
可以说,僵尸先生凭借着一己之力就带动了一个亚类型影片的兴盛发展,新城的那一部何必有我败给该片也算是情理之中。聊到这里,好像一直在讲嘉禾跟新一城没有邵氏的什么事情。其实1985年最大的事情不是洪金宝的五福星,也不是成龙的警察故事,更不是刘观伟,林正英的僵尸先生,而是叱咤香港影坛数十年的邵氏电影,在这一年宣告结业停产。回看中国电影已有百余年历史,若问哪个家族对这个行业影响最大,那必定是邵氏家族。早在1925年,邵氏老大邵醉翁就带着老二邵村人,老三邵仁梅以及刚满18岁的老六邵逸夫在上海成立的天一电影公司。
但奈何风格与创作理念与当时的同行们相比,因此被围剿的损失惨重,邵逸夫只好跟着三哥邵仁梅远走南洋发展电影业务,在1930年正式成立邵氏兄弟公司,而邵醉翁也在几年后带着二弟邵村人南下香港发展。虽然南阳的业务蒸蒸日上,但邵村人主导的香港业务却止步不前,他带着儿子成立的邵氏父子电影公司在当时的香港毫无存在感。因此到了50年代中期,邵逸夫与三哥邵仁梅来到香港,全盘接受了邵氏父子的制片业务,并在1958年成立香港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由邵逸夫掌管选举。此后的几十年里,邵氏电影兴建片厂,组建收购影院,形成了自产自销的大流水线模式。巅峰时期的公司的导演,演员,编剧,美术等职位多达2000余人,推出了无数的影坛巨星,像李翰祥,楚原,张彻这样的大导演,王宇,狄龙,姜大卫这样的荧幕巨星都是通过邵氏火起来的。
香港电影有个东方好莱坞的称号,最早指的就是邵氏电影,但也正是因为庞大的一模,使得邵氏电影的创新性不足,在70年代败给了嘉禾,在80年代又被新一城压着打,到了1985年,这个陈旧的帝国已经千疮百孔,举步维艰,邵逸夫不得不割腕断臂,遣散公司大部分员工宣告停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