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打开明朝和清朝时的地图,你会发现这两个朝代的省界轮廓线差别很大,也就意味着两个朝代贵州所辖的区域是有一定的差别的,这在以“清承明制”著称的清朝管理制度上是个重大的改变。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
这是因为统治者出于对地方不同地区管理的需要,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在中国历史上有个名目,叫做“山川形变、犬牙相入”,即随着山脉及河流走向设置边界线之外,还注意打破特别封闭、险要的山川格局,犬牙相入的掺入其他的势力来避免一家独大,造成割据。
明、清两朝的贵州省省界最大的变化是北方,今天的遵义以及瓮安、余庆等地在明朝时属于四川,到了清代雍正时,贵州的省界才和今天的基本相似,这样的划界显然是当时的统治者在元朝的湖广、云南、四川行省的基础上,在它们之间新划出贵州后,为了便于控制新省的需要。
下面来看一下明朝到清朝贵州的辖区都有什么样的变化。
明末清初,有贵阳军民、思州、思南、镇远、石阡、铜仁、黎平军民、安顺军民、都匀、平越军民等10府。康熙五年二月置大定、平远、黔西3府。同年九月改原属四川的乌撒军民府为威宁府。康熙二十二年十一月,降黔西、平远2府为州。康熙二十六年六月,降大定府为州。同年,罢贵阳、安顺、平越各府“军民”字。雍正五年八月,析安顺府置南笼府。雍正六年七月,四川省遵义府划归贵州。雍正七年十月,升大定州为府,降威宁府为威宁州。乾隆四十一年五月升遵义府仁怀厅为仁怀直隶厅。嘉庆二年(1797)闰六月,南笼府改名兴义府。同年,置松桃直隶厅。嘉庆三年三月,降平越府为平越直隶州。嘉庆十四年五月,析兴义府置普安直隶州。嘉庆十六年,改普安直隶州为普安直隶厅。光绪三十四年四月,降普安直隶厅为盘州厅,降仁怀直隶厅为赤水厅。至清末,共辖12府:贵阳、思州、思南、镇远、铜仁、黎平、安顺、兴义、都匀、石阡、大定、遵义府;1直隶厅:松桃直隶厅;1直隶州:平越直隶州;下辖13厅、13州、33县,另有81土司。
您了解的情况是这样吗,欢迎在文章底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