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7年3月30日凌晨4点,俄、美双方签订了《阿拉斯加割让条约》,美国政府花了720万美元,就买下了170多万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这块地和美国现在937万平方公里的领土面积比起来,可真是个大块头。俄国一向被视为“扩张大户”,差不多以1美元,200多亩的价格就卖了,这次为何这么反常?
其实,沙俄原本的卖价是1120万美金,可是美国不同意,这事搁置了好几年。最后,俄国实在是着急用钱,就贱卖了阿拉斯加。美国可能也怕俄国反悔,凌晨4点也要签约。
卖地容易,得到这块地却没那么简单。
1741年6月,丹麦籍的沙俄军官,维塔斯·白令,带着一批俄国水手,从西伯利亚出发去探险。他们在楚科奇半岛遇到了当地土著居民,居民告诉他们东边是个海峡,海峡那边还有陆地。没想到,他们发现了最后一块非南极地区。
十几年后,白令再次带着部下沿原路到了阿拉斯加地区,同年11月份却病死在一个小岛上。
白令探路丢了命,俄国又在几代人的努力下,直到19世纪初,才基本控制了阿拉斯加地区。之后,英国、西班牙、美国的探险家,也纷纷跟来,想在这找新资源。但这里实在太冷了,谁也没扛过俄国人,不然,这块地现在还不一定是谁家的呢!
毕竟,这块“不毛之地”,拥有丰富的资源。且不说森林面积广阔,金、银、铜、煤、石油、天然气等储量也极大。金矿更是好挖,基本上筛一次就能出现黄金,美国人在这挖的黄金都够买20个阿拉斯加了。不过,这要等19世纪晚期美国掀起淘金热再说了。可惜,俄国人完全没开发出来,只有一家俄罗斯美洲公司,主要业务还是毛皮贸易。
那么,阿拉斯加是如何从俄国人眼中的贫寒之地,变成美国人手里的资源宝库的呢?
沙俄在得到阿拉斯加后,还想继续扩张,却碰到了墨西哥的殖民者——英国。沙俄打不过英国,甚至都不是英国的对手。俄国人很怕英国会拿下阿拉斯加,并跨过海洋打自己。
结果,怕什么来什么!
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了。沙俄被英法联军暴锤,还花了大笔钱。新登基的亚历山大二世心有余悸,从美国那听到英军要进攻阿拉斯加的消息,就萌生了放弃的想法。
同时,清政府衰变,沙俄接连逼迫清政府签署了《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同等条约,侵占了我国大片土地。这时,俄国疲于应战,无力控制阿拉斯加,其他国家的捕鲸人和皮毛商都迁过来了。一时间,阿拉斯加成了“无底洞”,把沙俄国库都搞空了。
阿拉斯加和黑龙江对比之下,简直是“拖油瓶”,沙皇决定卖了阿拉斯加,专心经营黑龙江。这样不仅能赚一笔,还能借别人的力量,阻止英国人向俄国本土进犯。
俄国找来找去,最合适的买家还是美国!
毕竟阿拉斯加这么大一块地,对方得买得起;买了之后,还得能对抗英国;最主要的是对方得对阿拉斯加感兴趣,美国正好满足所有条件。
买卖成交后,俄国人高兴了,美国人却不爽了,这么一块冻土,要它干什么?主持收购的国务卿西华德,更是受尽嘲笑,美国人甚至嘲讽阿拉斯加为“西华德的冰箱”。不过,西华德似乎胸有成竹,他认为美国后代必将从中获利。
事实确实如此。
美国人经手不久后,就发现这里丰富的渔业资源,鲑鱼捕钓加工业逐渐成了阿拉斯加的支柱产业。后来,美国人还在这发现了巨大的金矿,产量惊人,可谓遍地黄金。一时间,淘金者纷涌而至,阿拉斯加也热闹起来了。“吞金兽”一下变成了“摇钱树”,俄国人后悔得都快吐血了。这还不算,冷战时期,阿拉斯加还成了美国的战略武器部署地,导弹直指俄国。俄国怕是悔得肠子都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