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的奥匈帝国租界设立于1902年,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奥匈帝国解体,这处租界也被收回了。17年时间并不长,奥租界内的建筑以里巷为主,小洋楼并不多。后来随着时代变迁,原奥租界内的建筑也逐渐淹没在私搭乱建的民居里了。
直到2003年,河北区对海河周边改造拆迁,当建国道上的房屋被拆除殆尽后,才露出一座红顶子的小洋楼,这就是后来经过证实的奥匈帝国俱乐部旧址,而奥匈帝国领事馆旧址也是这样发现的。
如今,这栋建筑矗立在瑞海名苑小区南门,与东天仙戏园旧址隔建国道相对。这是一栋带地下室的两层砖木结构建筑,高高的红瓦坡顶,阁楼露出宽大的老虎窗。具有浓厚的奥式风格。查看老照片,可以看到这栋建筑原本还带有木质外回廊。
奥匈帝国俱乐部旧址是2005年进行修缮的,修复工程将一些原本的构件拆除了,一些结构并没有复原,比如西侧的塔楼。现在这栋建筑是清水砖墙,每一个窗户都有方正的窗套,长出檐,大坡顶,整体美观大方。
在当年,这里是奥匈帝国领事馆工作人员住宿和休闲娱乐的场所。在奥租界被收回后,改由大北饭店(设在日租界)经营,梅兰芳等京剧名家来津演出时也曾在此下榻。解放后,这里被改造成旅馆,后又成为仓库,又成为了筒子楼。直至2003年被发现并修复。(津302,2022.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