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为中国前后操劳一生的人不在少数,正是有了他们中国才能一直保持着大国的典范。
反过来说一个国家的兴衰不可能只是由大臣操劳上下,最重要的还是要看统治者的决策和雄心,而在百年前,中国一名人临终前悲叹道"我死后,中国可能要灭亡了",他是谁?又为何这么说呢?
一、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个人就是张之洞,能够影响整个王朝走向的人不多,张之洞算是其中一个,张之洞是清朝末年最后一个能臣,在张之洞去世两年后,清朝宣布灭亡,而张之洞临终前曾经就这样预言过,"我死后,大清就可能要灭亡了"。
他一生都在为自己的国家操劳,但是他生存的时代确是处于新旧交替的时代,想要改变其他人的传统思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张之洞尽管有伟大的抱负和不断发展的眼界,但是自己在有才能得不到重用又有什么用,张之洞在清朝很长时间内都没有得到重视,作为一介书生,想要在当时的清朝展露头角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并不是说清朝朝廷里面人才济济,而是清朝的实际掌管权势的并不是当今皇帝,而是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一直在传统的思想中没有走出来,对于外界快速发展的事物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作为主张发展的张之洞等人自然也没能得到重视。当时的张之洞做过一段时间的言官,平常的工作就是批评人,批评时政。
尽管他在怎么批判,对于慈禧太后来说这些人也只是不清楚形势,可她不知道地活在纸上谈兵的人其实是自己,后来张之洞做了一件事,才让慈禧太后逐渐注意起张之洞。
正是因为张之洞上奏了一份奏折,上面说到,"西北地区的防护是最重要的,左宗棠大人虽然为西北地区尽心竭力,但是在曾国荃在接到命令之后,因为家中变故迟迟没能动身,可见他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处理西北的问题,并向慈禧太后推荐了他认为最合适的人选,并分析了自己的原因"。
这份奏折虽然不算重点,但是却与慈禧太后的想法如出一辙,这才有了慈禧太后注意到张之洞。
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张之洞对于时政有自己的想法,在朝廷里的刘坤一直是一个贪图享乐的大臣,在此之前很多官员也曾告过状,这些慈禧太后一直看在严厉,但是刘坤毕竟是朝廷的老臣,并且声望比较高,慈禧自然也不能随意动他。
张之洞看出了慈禧太后的想法,便主动帮她解决了这个麻烦,从此慈禧太后才开始重用张之洞,张之洞每次处理事情都游刃有余,曾经著名的午门冤案和东乡惨案,是大家认识到他能力的事件,慈禧太后也从张之洞身上看到了曾国潘的影子,很多重大的事情都是由张之洞操办的。
曾国潘虽然是一个功不可没的功臣,但是对于慈禧而言却是一个祸端,因为他做事从来都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从来不会想到慈禧的利益,而张之洞不同,张之洞处处为慈禧着想,还能保证问题能够解决,慈禧在越来越开始重用张之洞,张之洞的官职也一直在向上升,直到与曾国藩同一个等级。
后来张之洞被派到山西,来让这个这个地方改头换面,但是这个地方官场黑暗,贪赃枉法的满地都是,老百姓生活过得苦不堪言,慈禧能把这个地方交给他,证明是完全相信他的能力,
山西官员腐败,加上鸦片肆虐,已经让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当中,整改迫在眉睫。
三、生前为国操劳,临终仍是仍旧心系国家
后来被派到山西的张之洞,把山西的体制从上到下改革了一番,作为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西学中用,同时大力发展教育,创办了四个学堂,与此同时张之洞还大力发展民办企业,比如汉阳铁厂等,并且一直在探索中国的"自强"道路,让中国的重工业才有了重大的发展。
同时在张之洞的带领下,当时很多重工业还有汉阳兵工厂都坐落在武汉,张之洞守着这么重要的地方,同时还对朝廷忠心耿耿,自然朝廷就能保住自己的地位,张之洞还非常注重体恤民情,对于政治上如果有官员贪赃枉法,张之洞绝对是出来主持公道的人。
不久义和团运动爆发,尽管张之洞极力镇压,朝廷这边却一直态度低迷,直到义和团的声势越来越响,加上帝国主义列强介入,张之洞已经没有办法在保护大清。
张之洞也第一次向清朝唱了反调,事情不出张之洞所料,八国联军很快就攻入了北京城,还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就算张之洞再怎么心系国家,也最终改变不了一个朝廷的命运。
在慈禧太后去世之后,整个大清就剩下张之洞一人在为国家想法设法改变命运,但是在1909年之时,张之洞也相继去世。
张之洞在去世之前的那番话是最令人醒悟的,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当中,自己却不能够在为百姓平民愤,为国家谋发展了,这样下去百姓肯定会起义的。
他也曾再三警告当时的统治者,一定要爱护百姓,体恤民情,看似非常浅显的道理,却被朝廷忽视。
但是当时政府的人都认为,有兵在平常百姓是不敢出来造次的,张之洞这才意识到国家并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国家的命运迟早要结束,就这样张之洞作为清朝最后一位为能人也去世的,在去世之间仍然心系国家。
张之洞死后没能再有能人在给国家出谋划策,同时加上内忧外患,想要让大清一直存活下去显然是在白日做梦,在张之洞去世的两年后,他曾经维持的晚晴政府最终抵不过人民的反抗,在武昌的一声枪响,中国的封建王朝从此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