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有人认为明朝锦衣卫和清朝血滴子是一样的组织,它们有哪些区别?

有人认为明朝锦衣卫和清朝血滴子是一样的组织,它们有哪些区别?

明朝的锦衣卫确实存在,而且影响甚大。可是清朝的“血滴子”何时成了组织?明明白白地告诉诸位,所为“血滴子”是小说中的一种暗器,历史上根本就不存在。试想一下,大内高手飞刀、袖箭这些厉害暗器不练,拿个鸟笼似的玩意,天天套头玩,且不说准头怎样,这暗器那么大扔又扔不远,敌人站着不动、也不格挡,就这么让人割头玩,是他傻还是你傻?这么没效率的武器谁会用?

话说回来,清朝也有个类似明朝锦衣卫的机构,那叫“粘杆处”,在一个时期除了原本的职责外,也做一些侦缉之类的工作,但不论规模,还是影响力都跟锦衣卫差远了。

我们来了解一下二者的区别:

1、二者的由来

明朝锦衣卫,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开国后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洪武十五年,裁撤亲军都尉府和仪鸾司,改置锦衣卫。

清朝粘杆处,顾名思义,原本是清廷内一个专事粘蝉、捉虫、钓鱼等类似的皇家服务机构。

在皇帝巡狩之时还负责扶舆、擎盖之事,是个普通官署。雍正皇帝登基后,为了巩固专制统治,在内务府之下设立了粘杆处,又称尚虞备用处,才有了稽查官员的职能。

2、二者的持续时间

有明一代,锦衣卫一直存在。直到1661年南明永历帝的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翔于咒水之难被杀,才算正式结束长达290年的历史。

粘杆处作为侦缉机构,雍正皇帝初设立,结束时间,大致有两种结论:一是,到雍正皇帝驾崩,乾隆皇帝为了消除其父的“恶”政,即放弃不用;二是,直到乾隆皇帝死后,嘉庆皇帝处死和珅,粘杆处被牵连遭到清洗,其“特务”职能才被废除。也就是说,粘杆处的特殊职能,最短13年,最长也不超过80年,就被取缔。

3、人员规模

在明代,实行的是“卫所制”,一“卫”的编制是五千人,锦衣卫是天子亲军,加上各类帮办和辅助人员,总体规模达到数万人,人员部署遍及全国。

清朝雍正时期,粘杆处规模达到顶峰,主要是收集和监视京中大臣的言行以及不法之事,人员最多时也不超过千人。

4、权力和影响

锦衣卫初始职能为三项:其一,守卫值宿;其二,侦察与逮捕;其三,典诏狱。大明朝“胡蓝之狱”、“郭恒案”、“空印案”都是锦衣卫负责查办的。最令人恐怖的权利是它拥有自己的诏狱,可以自行逮捕、刑讯、处决,不必经过一般司法机构,只对皇帝本人负责。

因为权力缺乏限制,所以朝中官员多畏惧锦衣卫。他们为了邀功请赏而罗织罪名,不择手段地扩大牵连范围,制造的冤假错案不胜枚举。

另外,锦衣卫拥有特权,可胡作非为、贪赃枉法而又得到了皇帝的“默许”保护,造成了社会的混乱不堪。有种说法是“明之亡于厂卫”有一定的道理。

粘杆处的首领名叫粘杆侍卫(有品阶),一般成员名“粘杆拜唐阿”,大多都是内务府的“包衣奴才”,属未入流,地位低下。他们所做之事,就是替皇帝张耳目,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有“上达天听”直奏皇帝的资格,但不要说朝廷重臣,就是京中一般六、七品的小官,即使犯了罪过,他们也无权处置,只能收集罪证,转交给刑部或大理寺定罪。

以上种种表明,明朝的锦衣卫和清朝的粘杆处只是有些许职能相似,但不论规模,还是权力以及影响力,都不是一个层次的,简直是天壤之别。至于“血滴子”就不要拿来当正史提了,以免贻笑大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职能,明朝,清朝,机构,人员,影响,皇帝,组织,规模,锦衣卫,观点评论,血滴子,雍正皇帝,粘杆处,皇帝,锦衣卫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职能,明朝,清朝,机构,人员,影响,皇帝,组织,规模,锦衣卫,观点评论,血滴子,雍正皇帝,粘杆处,皇帝,锦衣卫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职能,明朝,清朝,机构,人员,影响,皇帝,组织,规模,锦衣卫,观点评论,血滴子,雍正皇帝,粘杆处,皇帝,锦衣卫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