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有一位一品大员因为在朝中无人替他说话,再加上皇帝对其宠爱有加,树大招风使得自己的死对头,抓住了一点小错将他送入法场。
这位一品大员在送往刑场前还信誓旦旦认为自己不会死,但是没想到还是人头落地,这位大员名叫柏葰,是道光、咸丰皇帝时期的朝廷重臣。
那么,一品大员柏葰是怎么走到这个地步的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他的故事。
柏葰是何许人也
柏葰是道光年间的人物,小时候他的家里虽然贫穷,但文化氛围还不错,父母省吃俭用也把他送到了私塾里读书。当时,柏葰的年龄虽然是最小的,但却是最努力进步最快的那个人。
每天天不亮他就已经到了私塾,别人来上课时柏葰已经背完了一篇文章,靠着这样一种努力的劲头,十年寒窗苦读让他迎来了自己的出头之日。
道光六年,柏葰考上了进士被授予庶吉士,一时间成了所有读书的人榜样,就连当朝的皇帝道光都很器重他。此后的几年里,柏葰先后担任过工部、刑部侍郎、内务府大臣等。
他出身蒙古正蓝旗,因为这样一层身份在蒙古各部的矿石开采的问题上,曾立下了大功。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因清政府财政赤字严重,柏葰完美地结局了这个难题。
总的来说,他有才华执行力也非常的强,有一年道光连续五次对他进行晋升,朝廷上人人羡慕。正所谓“树大招风”,再加上柏葰的性情又比较的自傲,为自己后来的悲惨结局埋下了伏笔。
清朝中后期国势便开始走下坡路,国库空虚连官员的工资都发不下来,以至于官员腐败的情况日益严重,科举作为下层百姓上升的一个渠道,自然也受到了污染。
一些富贵人家为了让孩子进入官场,便会花一些钱财提前打通关系,道光皇帝执政时期尤为严重。道光去世、咸丰继位,作为一个有志向的皇帝,咸丰致力于改变这种腐败局面。
从某个角度来说,与其它官员相比柏葰算是一个清官了,他虽然平时也“拿钱”,但基本上都是寥寥无几。奈何,因为他在朝中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最终身死道消。
想要了解这其中故事的原委,还需要从清朝时期的两场科举舞弊案说起,那就是顺天乡试舞弊案,还有一件就是平龄舞弊案,两者本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却因为柏葰联系到了一起。
顺天乡试舞弊案
咸丰年间进行了多场科举考试,有一次柏葰是顺天府乡试的主考官,官场腐败的背景下有很多人高官子弟都希望通过科举一步登天,可他们平时不学无术,都想着临时抱佛脚也不行,贿赂主考官调换试卷来求取功名。
但柏葰为人相对清廉想要贿赂他可不容易,于是乎贿赂人只好另想办法,那就是贿赂柏葰的家人靳祥,还有一位考官浦安。
罗鸿绎与浦安事先约定好,前者在考卷上率先做上标记,后者在阅卷时将试卷推荐上去。
不过,柏葰发现这张试卷并不合格,便将这张卷子撤回,也就是说罗鸿祀已经落榜了,此时靳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偷偷将罗鸿祀的试卷和正榜中的考生进行了调换,让罗鸿绎成功考上了举人。
原本这件事情到这里已经完毕,罗鸿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本来雨过天晴的“顺天乡试舞弊案”被暴了雷,导火索就是平龄。
平陵舞弊案又叫做“伶人中举案”,伶人就是封建时期给人们唱曲的人,在清朝这是身份最低下的人,他们文化水平不高,而且还不能够参加科举考试。
然而,这一位名叫平龄的人不仅参加了当年的科举,最后还中了举人,这在大清看来是天大的笑话。这件事情很快就传播了开来,并被大臣上奏给了咸丰皇帝,咸丰自然非常气愤。
科举考试是为了选拔人才,可是大臣为了一己私欲居然私相授受,简直不把大清的未来放在眼中。于是乎,咸丰就将此事交给了肃顺去处理,就是因为肃顺才将柏葰推向了深渊。
本来肃顺只是差平龄一案,但在查案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了罗鸿绎的事情,在这样的背景下,肃顺紧急对他本人进行审问,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他的文采不仅逻辑不清且漏洞百出,这引起了查案大臣们的怀疑。
大臣将罗鸿绎的卷子拿出来一看,居然发现这个举人光错别字都有三百多个,这一看就不合常理,自然要将这场考试的官员一一进行审问。
如此一来,罗鸿绎贿赂兵部主事李鹤龄为其打通关系,搭上了靳祥、浦安这一条线,这件事情得以水落石出,相关人员最后也都受到了惩罚。
公报私仇将柏葰推向法场
科举舞弊案说大也大、说小也小,毕竟这样的事情在清朝很常见,而且接受贿赂的人是靳祥、浦安等人,他们才是实际的行动者。
但因为靳祥是柏葰的家人,而且柏葰又身为主考官,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
柏葰的罪名可以说有失职之罪,但却罪不致死,处罚教育一下即可。既然如此,为何柏葰还是被砍头了呢,就是因为处理此次案件的人是肃顺。
咸丰皇帝时期,肃顺是当朝的权臣之一,柏葰为人固执正直不懂得变通,这样的性格在朝中自然是阻挡了很多人的发展之路。要说肃顺和柏葰之间有多大仇,其实并没有,无非是两人政治立场不同、水火不相容罢了。
正所谓“挡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肃顺将此事收集的证据交给咸丰后,便给皇帝施压要求他尽快对此事作出判决。咸丰本意是不打算杀了柏葰的,毕竟柏葰作为两朝元老功劳很大,对朝廷的贡献很高。
只不过,咸丰将此决定发布之后,却遭到了肃顺一党的强烈反对。肃顺拿科举考试的重要性来反驳咸丰帝,说柏葰妄图扰乱朝纲、藐视清朝律法,请求皇帝处死柏葰“斩立决”。
柏葰平常在朝中的人缘并不好,再加上大臣们惧怕肃顺的势力,所以没有人站出来替柏葰说话。咸丰看似情况也无法坚持自己的决定,为了安抚朝中大臣并且给真正中举者一个交代,只好将柏葰斩立决。
值得一提的是,在被判为“斩立决”之后,柏葰却认为自己并不会死。他能这样认为是有原因的,首先他虽是主考官但是调换试卷他不是主谋。
靳祥却因为东窗事发后,怕牵连家人早已经畏罪自杀,他的事情告一段落,柏葰并没有助纣为虐。其次自从大清开国以来,极少出现将一品大员砍头的事情,尤其是朝廷的重臣、一品大员。
所以柏葰即使被带上刑场也并没有丝毫担心,他认为皇帝一定会刀下留人,保住自己的性命。据悉,柏葰在行刑之前还让家人替他收拾行李,想着出狱之后去杭州视察工作。
可惜的是,他的这个愿望只是一厢情愿而已,柏葰在被带上法场后肃顺假意和他寒暄一番,随后就阅读了圣旨将柏葰斩立决,柏葰到死或许都不知道自己为何会被斩首吧......
正所谓“树大招风”,一个人的能力太大就会受到身边人的忌惮,甚至还会引来杀身之祸。做人切忌功高盖主、目中无人,不要树敌太多,要学会谦逊礼让,这样才能在成功的路上越走越远。
柏葰就是一个很鲜明的例子,虽然他不是科举舞弊案的主谋,也算是清廉正直的好官,但却因为平时得罪了小人,死于朝堂的权力斗争之中。
俗话说得好“种什么样的因得什么样的果”,肃顺的结局也并不好,一直处在权力漩涡中的他最终在辛酉政变中被罢官夺爵,甚至还丢了小命。
肃顺死后有大臣为柏葰平反遭到了慈禧的拒绝,毕竟柏葰并不是没有过错,为他昭雪确实不合常理。柏葰之死起到了杀鸡儆猴的作用,自从他因科举舞弊案被斩首后,大清自十年以来再也没有出现过大规模舞弊事件。
通过上述的介绍不难发现,柏葰的死亡是党派之间斗争的结果,即使没有这次科举舞弊案,肃顺等人也会想出其他办法处置柏葰。
柏葰为官多年在朝堂中居然无人替他说话,这是他不会处理人际关系的结果,也是将自己推向死亡的根源。
临死前,柏葰还信誓旦旦觉得皇帝不会杀他,是他对自己为官之道的自信,也说明他确实为大清做了很多贡献。可是功劳越大权利越大,树敌也就越多,柏葰为人不够圆滑导致了自己的死亡。
所以说不管是在任何的领域之中,保持初心坚持自我的同时,也要把握好和其他人的关系,拉拢人心隐藏锋芒是非常有必要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