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随着军机处的设立,雍正帝使封建皇权专制走向了极端

随着军机处的设立,雍正帝使封建皇权专制走向了极端

大清王朝创建之初(后金)到雍正时期,朝廷相继设置的重要军政机构有三个:一是议政处,二是内阁,三是军机处,军机处终极了大清王朝。这三大机构的变革发展,把封建皇权专制推向了极端。

一、设立议政处,共同议政。

议政处源自于关外,设立于崇德二年(1637年),是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办事机构。其成员主要由满洲贵族及八旗领主组成,称为议政大臣,参与军国大事的谋划、决策。

二、承袭内阁制,逐步弱化、撤除议政处。

内阁制度发端于大明王朝初期。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因担心相权过大而废除丞相后,亲自掌管六部,举国重大政务都由自己乾纲独断。天长日久,繁重的朝政让朱元璋深感心力交瘁,于是他便设置殿阁大学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一些政务。

明成祖朱棣承继大统后,选拔了部分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进驻到皇宫大内的文渊阁,随时协助朱棣处理相关朝政,并开始参与国家机密事务的决策。于是,“内阁”出现了。

随着内阁地位的日渐攀升,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处朝臣奏章的票拟权,主持内阁事务的首辅更是高居众臣之上。

明代内阁对皇权有一定的约束,如诏令由内阁草拟,经内阁下发。而且,内阁大臣对皇帝诏令有权封驳。

清朝的内阁,根基于“内三院”,后来吸纳、承袭了明朝的内阁制度。天聪三年(1629年),清太宗皇太极在盛京设立文馆,其主要职责是翻译汉文书籍、记录政务得失。

天聪十年(1636年),因政治需要,皇太极把文馆改为“内三院”,即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大清入关,建立起了一统的全国政权之后,就开始沿袭明朝的内阁制度,变“内三院”为内阁。

议政处、内阁两大军政机构并存后,军务归议政处,政务归内阁。随着历史的发展,皇权的干涉,内阁逐渐排斥议政处于机要事务之外,议政处的权利随之弱化。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议政处被撤除。

三、军机处使封建皇权专制走向极端。

军机处,作为辅助帝王决策与行政的机构,因对西北用兵而初创于大清雍正七年(1729年)。

当时,雍正帝因担心在太和门外办公的朝廷内阁漏泄机密,便在紫禁城隆宗门内北侧设置了“军机房”,遴选内阁中处事老练且能严守机密的人员入值,帮助他处理军政事务。雍正十年(1732年),改称“办理军机处”,之后逐渐发展成了大清王朝的中枢权力机关。

军机处设有军机大臣、军机章京,但不是固定的编制、名额,而且都是兼职。不同的时期,根据需要,清朝的军机处成员少则二人,多的时候曾达九人。

其主要职责,一是每日觐见皇帝,商讨承办、处理国家军政要务。然后,以面奉谕旨的名义,对各部门、各地方发布指示。

二是根据皇帝的旨意要求,起草公文,以朝廷的名义寄发,称为“廷寄”。封函标明“某处某官开拆”字样,由兵部捷报处发送到相关机关衙门。

三是誊录保存公文。就是将皇帝批阅过的奏折,誊录留存副本,称为“录副奏折”。这项制度,使得大量档案资料得以妥善保存。

军机处成立后,军政要务归军机处,一般政务归内阁。而且,部分王公贵族、内阁大臣都被排除在外了。大学士的权利被军机大臣分割,军机处占了内阁的上风,并逐渐将内阁排斥于机要政务之外。大学士兼军机大臣才有一定实权,这样,内阁宰相就名存实亡了。

军机处的设立,使帝王能够乾纲独断,既确保了皇帝大权的稳固,也避免了朝臣阻挠帝王旨意的落实。

军机处虽然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但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皇帝的“秘书处”,惟命是从于皇帝一人,是封建皇权的统治工具。

由此可见,军机处的设立,把封建皇权专制送上了巅峰,使其走向了极端。

主要参考文献:《清朝通史雍正朝》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皇权,大学,雍正帝,内阁,机构,开国皇帝,专制,军机处,军政,政务,观点评论,内阁,皇帝,封建皇权专制,军机处,议政处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皇权,大学,雍正帝,内阁,机构,开国皇帝,专制,军机处,军政,政务,观点评论,内阁,皇帝,封建皇权专制,军机处,议政处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皇权,大学,雍正帝,内阁,机构,开国皇帝,专制,军机处,军政,政务,观点评论,内阁,皇帝,封建皇权专制,军机处,议政处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