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为解决京旗生计所首创的回屯东北之策,与之前赏赐钱物、回赎旗地、增设兵额相比,是具有积极进步意义的,它开始打破朝廷恩养旗人的惯例,使部分京旗得以自谋生路,也活跃了东北地方经济。到同治时期,昔日移居拉林旗户,但大部分京旗仍是不肯放弃京师的繁华而移驻边疆的,即便是回屯东北的旗人,也由于环境不适、不善耕作等原因想方设法逃回北京,因此这项工作远未达到乾隆帝所设想的效果。
乾隆帝一方面采取“开源”之计,令京旗外屯,另一方面又想出“节流”之法,令汉军出旗,以此减少在旗人数,节约开支。此举可以算是乾隆帝原创,但这一政策的出台也透露出八旗生计问题,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不得不使出“甩包袱”的手段。
在取得一定成效后,乾隆十九年,汉军出旗为民的政策,由京师推行至全国各地的驻防部队,并将京城满洲兵丁派往补其缺位。各地驻防汉军基本全被指令出旗为民,除转为民籍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汉军转入绿营。
汉军出旗是统治者“首崇满洲”思想的体现,在八旗生计出现问题时,便抛弃了当初笼络汉军时许下的只有旗民之分,而无满汉之别的承诺。同时不能否认的是,一部分汉军脱离了八旗制度的桎梏后,得以寻求新的生活出路,也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综上所述,乾隆时期的贫困救济措施,较前代有了许多完善与发展,收到了一定的积极效果。在藏富于民的思想指导下,乾隆帝创造了历代蠲免之,减轻了百姓经济负担,缓和了社会矛盾;冬月煮赈制度的拓展与完善,使城市贫民和外来流民得到了基本救助。
由于国家承平已愈百年,一些地方经济繁荣,民风由俭入奢之势不可逆转,即便是在三代称为善政的均田制,在此时也是不合时宜的。但是,乾隆时期的贫困救济总体仍处于较的保障层次。在救助形式上,大多“授人以鱼”却不“授人以渔”,如皇帝希望通过大规模的蠲免,来减轻农民的贫困问题。
当然,所有这些均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统治集团的利益所决定的。总的来说,乾隆时期所进行的贫困救济事业,既是对前代经验的总结,也为此后的统治者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