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戏曲是一种传统曲艺,在封建王朝统治时期,梨园戏曲就是消遣取乐的传统文化形式。
在明清两朝时期,尤其是在清朝末年,封建统治者昏庸腐朽,非常沉迷戏曲。
像大名鼎鼎的慈禧老佛爷就是一个有名的戏痴,闲来无事就喜欢听听戏,清净消遣一会儿。在皇亲国戚的府邸内,甚至会修建专门的戏台,供主家享乐。
慈禧老佛爷喜欢听戏的习惯,在当时的宫廷大院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却有这么一次,慈禧老佛爷竟然深夜还召唤了一名戏子进宫,大家都不知道半夜召戏子是唱的哪门子戏。
但是这是太后老佛爷的命令,大家谁都不敢违抗,所以,仆人们就乖乖地照做了。不过,这名戏子竟然在第二天被下属们合力抬出了宫门,这其中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说到慈禧太后,相信很多国人对于她都是恨得牙痒痒。毕竟慈禧太后在清朝末期掌权数十年,硬生生是以一己之力将我国的主权和无数的财宝拱手送给外国侵略者。
慈禧太后对我国历史影响颇大,没有她,相信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会更快。
慈禧太后自从十几岁进入宫廷之后,便满怀心机,常见风使舵,却又不缺乏自己心中的主见。在清朝末期几十年的统治时间内,慈禧太后的地位是一升再升,甚至超过了九五之尊的皇帝。
慈禧太后极其擅长玩弄群臣权衡之术,当时的改革派和守旧派在朝堂之上斗得很厉害,常常有激烈的争论。而在两派争斗的前期,慈禧太后往往对那哪一方都不明确打击,也不鼓励。
不过,想要慈禧太后不打压不鼓励的前提是,两派别不做出格的事情。慈禧太后的目的很单纯,她只想维护自己拥有的政权和地位,只要能维持她的地位和统治,她愿意放弃一切。
当然了,这句话的潜在意义就是,对于国内的大事小情来说,慈禧太后并不关心。慈禧太后掌权后的一段时间内,也曾允许洋务运动,统一政局制度改革。
不过,在一茬一茬的帝国主义侵略者不断入侵我国,威胁到慈禧太后的统治的时候,慈禧太后太后就会大肆干预朝政。慈禧太后的委曲求全,下跪求饶的样子让很多国人所不齿。
大家都知道李鸿章曾签订了很多的不平等条约,其实这都是慈禧太后授权的,慈禧太后面对别人威胁到自己的统治的时候,往往会采取一步步退让,讨好帝国主义的手段。
在慈禧太后太后死之前,曾下令,女性不得干预国政……这真是令人戏谑的一个决定。但是今天我们说的则是慈禧太后一大爱好——戏剧,慈禧太后经常会听戏学唱,来调养自己的情调。
慈禧太后有多喜欢听戏呢?她为了听戏,不惜花重金在全国招募好的戏剧演员。为了听戏,甚至会花重金养着一群唱戏的戏子。
就算是国外侵略者在侵略我国的时候,慈禧太后也会花时间用于自己消遣。按理说,喜欢听戏,白天听就得了,晚上休息就不需要听戏了。可是慈禧太后却偏偏反着来。
但是曾经有一次,慈禧太后曾在听戏的时候,太过入迷了。所以,当时听戏听得天色已晚,但是慈禧还是在听。为了方便自己听戏,慈禧还让戏帮子里边的一个年轻小伙子去她寝宫。
慈禧一直都有这样的习惯,她找的这些男性年轻戏子都是正常人,身体健康,长相俊朗。聪明的人大都知道慈禧想干什么,这样的做法不仅延误国事,而且还丢了大清国的脸面啊。
当时慈禧太后虽然贵为皇亲国戚,但是还没有一家独大,没有把国家大权握在自己的手里。当时在后宫中还有一个皇妃,她平时就与慈禧太后不和,现在正好有借口处理一下慈禧太后。
当后宫的另一个皇妃带着人怒气冲冲找上门来,看到正在春花秋月的慈禧太后,于是上来就指责慈禧太后。慈禧太后面对这么多人的指责,感觉是相当的丢人,但是自己没理无处释放。
其实像慈禧太后现场感受到的这种感觉,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能感受到。与我们自身而言尚且难以接受,更何况位高权重,养尊处优的慈禧太后呢。
为了表示自己是真的“讨厌”这位年轻俊俏的戏子,于是,慈禧怒发冲冠,派人将这名戏子拉到院子里进行杖责。在那时候杖责的程度可是相当残酷的,因此戏子不断求饶。
但是,慈禧太后在众人面前颜面尽失,所以,她又怎么可能饶恕这个小戏子呢?在重重的杖责之后,这名戏子也被打得半死不活了,到最后,就剩一口气了。
因为已经被打到失去了行动能力,所以,这名戏子在天亮之后,被仆人们架着抬出了宫门。可能这个小戏子到最后都没想清楚,自己到底是错在了哪儿。
其实,在封建王朝时期,人与人之间等级差别极大。那些王宫贵胄,皇亲国戚们平日里养尊处优,拥有极大的权利和地位,举全国之物力供他们享受着。
与这些人对比,那些伺候人的仆人和奴隶们,就显得毫无尊严。而在慈禧太后盛怒之下被打的那个小戏子,出宫门的时候已经皮开肉绽血肉模糊了。
因为伤势太重,结果还没抬回到住的地方,便咽气了。主子们的喜怒哀乐,往往决定着仆人们的生死。
在慈禧太后掌权的几十年内,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和权利欲望,她做了相当多的见不得人的事情。而历史书中所写所记,那只是慈禧太后所做坏事的冰山一角。
现在也有很多人喜欢听戏,喜欢听戏是个爱好,但是任何爱好都不能发展为癖好。一旦发展为癖好,这个性质就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