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南巡之际,清朝的中央集团发展到顶峰,国家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江南文人的反对情绪也不似康熙朝那般高涨,所以乾隆南巡的目的也有适当的变化,乾隆南巡召试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其中有政治因素,但已不是康熙提倡的国家和民族的认同,而变成了单纯的君主制的中央集权,其中也体现出另一些新的因素,如涉及到经济和社会方面,都使乾隆南巡有一些自己的新特点。
除了士子的身份“升级”以外,乾隆南巡召试对召试对象的定位也开始明确。因为从康熙年间开始的召试,有许多士子通过召试一途飞黄腾达。
越来越多的江南人甚至外省人,也想借助此途径得到机会,甚至出现了许多官员子弟不回避亲疏,让自己的儿子参加召试的做法,乾隆南巡召试开始对这一部分人参加召试进行了限制。
乾隆南巡召试的人数,在《南巡盛典》等资料中记录得非常详细准确,数量上没有出入,从南巡召试取中士子的分布情况来看,各个省都有。
乾隆也注意在每次召试中,将各个省中士的名额做一个平均的调整,江苏、安徽、浙江取中士子的数量差距都不大,只有江西的偏少一点。
乾隆南巡召试的过程与康熙朝截然不同。首先,康熙朝召试只要进献诗赋就有资格参加,而乾隆朝报名在进献诗赋的基础上,还要经过学政的选拔,从中挑选出极少部分的精品,进呈给皇帝,皇帝阅览完发现没有问题,才能批准考试。
从其他记载来看,学政还会推荐一些人参加召试,如江苏学政庄有恭推荐孙梦逵参加召试,那就意味着真正能够通过,初次的学政选拔的士子是非常少的,乾隆朝南巡召试的难度也随即增加。其次,召试考试后还需要进行复试和磨勘,程序非常严格。
康熙朝的考试环境非常宽松,而乾隆朝的召试则变成了像科举考试一样的真正意义上的考场。康熙朝监试大臣为满汉官员结合,且都为康熙身边的亲信。乾隆的监试大臣人数不仅增加,而且监试的官员清一色换成了满洲人,从满族大臣到贴身侍卫、亲王、驸马,乾隆南巡召试监试大臣从南巡经过了一个,从满族大臣到皇亲国戚的过渡。
通常情况下,汉族官员也是乾隆皇帝身边的亲信。此外,针对一些比较特殊的召试题目,如乾隆二十七年召试浙江的“海塘得失策”,则根据情况任用了治河经验丰富的刘统勋,以判定其试卷的好坏,和建议是否实用。乾隆南巡召试的内容相比较康熙朝而言,不仅正式,而且要复杂得多,几乎与乡试等考试的题型相同,只是题量上有所减少。
一共要考一首试帖诗,一篇赋和一篇策问。策问基本集中在考察士子的经学功底方面,这也表现出乾隆需要通过召试选拔通经学的优秀人才到中央办公。
因为增加了学政选拔这一步骤,学政则不仅从士子进献的诗赋来看,还需要衡量其在当地的名望和以往的成绩等等条件,这些条件都与士子的世家有很多关系。
所以最终乾隆选拔的依然多是有背景的江南士子,但相比较从中央直接提拔的官员来说,这样的江南士子如天子门生一般由乾隆亲自提拔,使得他们对乾隆的忠诚度是相对比较高的。总体上,乾隆皇帝通过南巡召试选拔士子还是满足了他的初衷,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处理事务也涉及机密事宜,所以对这些士子走向中央核心管理层提供了机会。所以在乾隆朝,江南召试取中的士子日后平步青云,成为朝廷高官的几率要远远高于康熙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