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时代的特点,就是做官得做成皇上肚子里的蛔虫,皇上想怎么干,立刻就要跟风。这风声一放出去,基层官员也纷纷跟。比如山东巡抚托浑布,看到英国舰队经过山东长山岛,立刻就搜刮了大批牛羊去慰问,而且还和英军嘘寒问暖,场面十分融洽。
这事要放在虎门销烟以前,托浑布必然是大罪,被道光皇帝拖出去活剐了都有可能。但今时不同往日,他这一番卖力表现,反而哄得道光皇帝高兴,把他好一顿表扬。
但表扬完了,道光皇帝随即又做出另一个决定,以好些军事史研究者说,大清在随后的战争里,之所以会败到这么惨,就跟这决定有关:“将前调防守各官兵,酌量撤退归伍,以节麋费。”
也就是为表示诚意,前线兵勇能撤就撤。人家都打到家门口了,他这还裁军。
当然最让道光皇帝高兴的是,英军真的乖乖去广东了,这也就意味着,他们不是来打仗而是来告状的,只要琦善能处理好,一切就没问题。这场风波好歹算是平息了。
回过头来,道光不免有几分庆幸和得意,感慨地说:“英夷如海中鲸鳄,去来无定,在我则七省戒严,加以隔洋郡县,俱当有备,而终不能我武维扬,扫穴犁庭。试问内地之兵民,国家财富,有此消耗之理乎?好在彼志图贸易,又称诉冤,是我办理得手之机,岂片言片纸连胜十万之师耶.”
真平息了?恰恰相反,这只是风雷到来前暂时的平静。
因为英军这次来,既不是来告状,更不是来侵扰,而是宣战,是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明目张胆的侵略战争。
英国这次军事行动,绝不是简单的骚扰,也不是像林则徐揣测的,义律勾结几个不法烟贩的侵扰行为,相反,来的是堂堂正正的正规军。
这支英军的规模有多大?海军战舰十六艘,外加东印度公司的四艘武装轮船。
看这数量可能还不多,但再看看战舰体积,那就足以把清朝官兵们吓一跳:英军的麦尔威厘号旗舰,有火炮七十四门。哪怕是最小的阿尔吉林号快船,也有火炮十门。也就是说,英军中火炮最少的小船,体积火力也远远强于清军的大型战船。一开始喊打喊杀的琦善,之所以转了态度,也因为看见了这阵仗。
另外还有二十七艘运输船,运载给养和陆战士兵。
而和以往历次中英冲突最不同处就在这里:英军带来了正规的英国陆军。
林则徐一直信誓旦旦说:英国战舰厉害,但进了内河就歇菜,上了岸更没法打。那主要来自他对英国武装走私船的认识。走私船靠的主要是炮,又都是些流氓海匪,基本没有什么陆地作战能力。
但英国正牌陆军,显然就不同了:要知道放在当时地球上,英国陆军也堪称横扫欧亚,属于世界顶级军事力量。
而且因为对大清的实力,还探不透底,所以办事认真的英国人,这次拉来打鸦片战争的,也都是极有作战经验的强兵:爱尔兰皇家陆军第十八团,苏格兰步兵第26团,步兵第49团。另外还有孟加拉志愿兵若干,总计有四千人。
虽然在清朝人眼里,这点兵似乎不够塞牙缝的,但熟悉英法七年战争甚至美国独立战争的朋友就知道,这几个番号,都是常露面的熟脸。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步兵第49团,不但是英军里的老牌强兵,和中国打交道也极多,后来还烧过圆明园,到了20世纪朝鲜战场上,又曾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暴揍。
这支英国远征军,总数超过七千人,对比英国历次殖民战争就知道:这是一次空前规模的远征。
要下这个远征的决心,义律或者鸦片贩子们如何鼓噪,是没有用的,也必须是英国政府才行。
事实也正是如此,英国国会已经通过了出兵的决议,这支英国远征军,就是其战争机器开动的结果。
那么这件林则徐一直信誓旦旦,认定不可能发生的事,又是如何成为现实的呢?
因为所谓英国政府不会发动战争,只是林则徐一厢情愿,给道光皇帝描绘的泡影,而后各级官员上下努力,一直到英国人打来时,大多都还不断糊弄,哪怕是琦善,也是半真半假虚报,只求糊弄了事。
而事实的真相又如何?这就要掉过头来,说说那位义律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