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清军入关后封了四位藩王,为何却只有“三藩之乱”?谁没参与?

清军入关后封了四位藩王,为何却只有“三藩之乱”?谁没参与?

康熙十二年,初生清帝国遭遇了一场巨大的叛乱出现,这场叛乱差点让千古一帝康熙栽了跟头,但最后的结果还是有惊无险,叛乱以失败告终,这就是清初有名的“三藩之乱”。

清初时期,清廷分封了四位从明朝投降的汉人藩王,可为什么在后来的叛乱中,只有三位藩王参与呢?这就要跟这四位藩王各自的人生经历有关了。

孔有德和耿仲明的投降要源于毛文龙和袁崇焕的矛盾。当时驻守在朝鲜皮岛的大将名叫毛文龙,他驻扎在皮岛经常袭扰皇太极的后方,对其造成牵制,对稳定辽东的局势有很大的作用。可惜的是毛文龙却是一个军纪败坏的将军,他经常克扣士兵军饷,杀良冒功,还跟女真人做贸易,存有通敌的嫌疑。

作为兵部尚书,全权处理辽东战事的袁崇焕就以此为借口,将毛文龙杀掉,结果不仅让皇太极后方没了牵制,还间接逼反了毛文龙手下的三位大将。

毛文龙手下这的三位大将,一位叫孔有德,一位叫耿仲明,还有一位叫尚可喜,而这三人也正是后来投降到清军的三位藩王。先说耿仲明和孔有德,这两人在毛文龙被杀后内心愤慨异常,就去投奔去了登州的孙元化。

崇祯四年,祖大寿被围困在了大凌河,孙元化就派出了孔耿二人奔赴救援,结果在支援路上,士兵就因为给养问题哗变了,孔有德顺势就发动兵变造了反,史称“吴桥兵变”。

造反之后的孔耿二人就占据了登州,但毕竟二人实力有限,根基不深,所以很快就被官军击败围困,最终二人在弹尽粮绝下跑去投奔了皇太极。孔耿二人投降时给皇太极带去了万余人的军队,还有不少舰队和火炮,皇太极也给予了二人极高了礼遇,就这样孔有德丢了“德行,”耿仲明的心里也再也没有“大明”。

当初孔耿二人离开皮岛时,尚可喜没有跟随,而是一直在皮岛驻守,他最终的投降也跟孔耿二人有关。孔耿二人投降后金后不久,就带兵攻陷了旅顺城,将城内的黄龙杀死。

黄龙死后,尚可喜的顶头上司就换成了沈世魁。而这位沈世魁和尚可喜有旧怨,所以沈世魁一上台就打算密谋干掉尚可喜,不过阴谋最终还是让尚可喜发现了,尚可喜因此逃过一劫。

躲过一死的尚可喜并不快乐,反而非常不欢喜,因为他没有了去处。思前想后下,尚可喜最终还是派人去联络了皇太极,投降了后金。这下皇太极又是大喜,称赞尚可喜的归顺是“天助之兵”。这时三藩之乱里的主角吴三桂还没有出场,他的投降要是在明朝灭亡以后。

崇祯十七年,北京城陷落,崇祯一气之下找了绳子把自己了解了。这就让吴三桂郁闷了,因为他开始纠结是投降李自成好,还是投降关外的后金好,正当他思量的时候,李自成的部下就帮他做了决定。

李自成部是毕竟农民军,军纪败坏,在入了北京城后就开始不断抢掠,很多明朝旧臣的家产都尽数被掠夺,而吴三桂的父亲吴襄也没能逃过。

吴襄被李自成部下给抄了家,还遭受到了严刑拷打,吴三桂最宠爱的小妾陈圆圆也被李自成的手下刘宗敏强行霸占。

更过分的是,在这一切坏事都干完后,李自成又让吴襄给吴三桂写了封劝降信。这种辱父之仇,夺妻之恨,吴三桂怎么可以忍,他当即就打开了山海关投降了后金,和多尔衮的部队一同干跑了李自成。到这时,清初时期的四位藩王才尽数都归降清朝。

三藩之乱里少了的人是孔有德,因为他在三藩起事时已经死了。孔有德第一个投降,也是第一个死的,在清剿南明残余时,孔有德曾率军占领了广西,可很快他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南明的李定国率军杀向孔有德,几次作战都将孔有德打得大败亏输,孔有德兵败后孤守桂林,最终自杀身亡。桂林重新被李定国收复后,孔有德全家被灭门,只有一个小女儿逃了出去,这下孔家的藩王封号自然也就没了。

后来清廷扫平了各路残余,平定了天下,为了表彰其他三藩的功绩,就将三位藩王分封在了南方的一些身份,给予他们高度的自治权。三藩的兵力占据南方数个省份,精兵众多,几乎占到了全国数量的一半,年轻气盛的康熙帝即位后,决定改变这种现状,于是开始明里暗里地进行削藩行动。

康熙的翻脸人三藩势力很是悲伤,他们本以为替清廷打了半辈子仗,可以混到个裂土封王,世袭富贵的待遇,没想到这些奋斗成果都要被剥夺,于是他们就一气之下选择造反。

康熙十二年,吴三桂率先起事,打着为汉人复国的旗号先开了三藩之乱的序幕,随后耿仲明的孙子耿精忠和尚可喜的儿子尚之信也随即相应,动乱逐渐蔓延到全国。

吴三桂势力最强,资历最老,作为反抗主力的他一路北上,清军对此毫无招架之力,一时间大半南方都被吴三桂占据。但吴三桂因为准备不足,加上年事已高,所以风风火火的进攻势头最终止步于长江边,给了清廷喘息之机。

康熙也随即改变了战略,选择全力对付强大的吴三桂,对其他两路藩王选择边打便招抚的策略。耿精忠和尚之信不久便投降了清廷,吴三桂也在与清廷的消耗战下病死,叛军的势力随之土崩瓦解,浩浩荡荡的三藩之乱最终被平息。

三位异姓王在自家地盘裂土封王,有很高的自治权,这在初期天下未定时清廷还可以容忍,但等到太平时期自然就会想法将其除掉,这是显而易见的历史规律。

其实四位投降清朝的藩王在做决定时,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被历史大势裹挟的,当时的明朝气数已尽,他们作为个人很难对抗浩荡的历史潮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孔有德,尚可喜,投降,皇太极,李自成,吴三桂,康熙,清军入关,毛文龙,三藩之乱,观点评论,耿仲明,孔有德,皇太极,吴三桂,毛文龙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孔有德,尚可喜,投降,皇太极,李自成,吴三桂,康熙,清军入关,毛文龙,三藩之乱,观点评论,耿仲明,孔有德,皇太极,吴三桂,毛文龙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孔有德,尚可喜,投降,皇太极,李自成,吴三桂,康熙,清军入关,毛文龙,三藩之乱,观点评论,耿仲明,孔有德,皇太极,吴三桂,毛文龙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