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民国时期,政治波云诡谲,城头变幻大王旗。所谓的成功人士只是历史的一个短暂存在,刚刚达到辉煌,便被后来者取代。多少卑微低贱的人爬上来,多少位高权重的人跌下去,成功与失败之间似乎只有一念之隔,所得与所失之间难以清晰界定,历史的时空有时显得那么错乱。
奕譞、载沣两代醇亲王是政治权贵,贵为皇帝之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百官朝贺,万民拥戴,用位极人臣形容亦不过分。可是真实状况又如何呢?想脱身总是被现实政治裹挟,不能随心如意;想奋进又受制于各种内忧外患,不能大展宏图。人前固然风光八面,人后难免无限凄凉,被贴上愚蠢、笨蛋、懦夫和胆小者的标签。究竟是怎样的权力结构造成了他们谦抑隐忍的性格特征?又是怎样的历史时空造成了醇亲王一家出了两位帝王?
因为参与政变有功,奕譞掌管神机营,职务逐年增多,权力逐年增重,几年后又加封亲王衔。从郡王到亲王的跨越,依靠的一方面是血统,一方面是功劳。政变中站好队、跟对人很关键。奕譞参与政变有很多原因,他的嫡福晋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他与恭亲王奕䜣是亲兄弟。新帝年幼无知,需要重臣和亲贵辅佐,更离不开太后主持大局,也离不开恭醇二位王爷的辅助。大清江山是爱新觉罗家族的,也是咸丰皇帝众兄弟的,传统皇权以家为国,家国不分,皇叔必须参与到中央决策中。奕譞被顾命八大臣排斥在外,不能参与决策,心情的郁闷可想而知。
加封亲王衔后第二年,奕譞被赋予的另外一个重任,就是作为弘德殿行走,稽查同治皇帝的课业,直到同治皇帝亲政。无奈慈禧太后对独生子实在太骄纵,完全打破了清朝历代皇子的教育传统,以至于同治皇帝十几岁还不能通读奏章。对学习不感兴趣,对政事也不感兴趣,奕譞只有苦心婆心地劝导,有时跪地几个小时苦谏,但收效甚微。
中央决策层中,两宫太后与恭亲王奕䜣也存在矛盾,以至于发生罢黜奕的斗争。几番折冲,奕䜣还是失去了议政王的称号,权势有所削弱,以后不得不惟太后之命是从。两宫太后虽然小有挫折,却也给奕䜣和满朝文武一个强烈的政治信号,只有太后才是政治强人,其他人均是办事的奴才和大臣。这场斗争中,奕譞支持奕䜣,但对两宫尤其是慈禧太后的政治手腕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也多了一层恐惧。
同治皇帝亲政后,骄纵的性格显露无遗,甚至为了修三海劳民伤财,罢免全部持反对意见的王公大臣。以至于两宫太后不得不亲自出面,否定错误决策。失落的同治皇帝对政事再也提不起兴趣,与恭亲王家的载澄偷摸出宫,留恋青楼歌妓,最后染病而亡。这个结果着实令奕譞伤怀,毕竟同治皇帝是他的亲侄子,从小看护长大,寄托着大清中兴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