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能环宝内刊:被称为半个“圣人”的曾国藩,跌宕起伏的人生

能环宝内刊:被称为半个“圣人”的曾国藩,跌宕起伏的人生

曾国藩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作为晚清极具争议的人物,从清末开始,曾国藩生前最为看重的名声其实就已“毁誉参半”。从民国章太炎所称的“民贼”,到解放后范文澜所说的“汉奸、刽子手、卖国贼”,曾国藩带着这些“头衔”永远的沉入了历史的长河……

无论世人对他何种评价,都不能否认,曾国藩这一生为后人留下了相当可贵的“财富”。他的思想,他的智慧,深深地影响着几代国人,以至于百年之后,当人们再次提及曾国藩时仍会津津乐道。甚至有人说:如果以人物断代的话,曾国藩是中国古代历史的最后一人,近代历史的第一人!

熟悉曾国藩的人都知道,早年的曾国藩并不算聪慧,甚至可以用有些愚笨来形容。

他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耕家庭,祖父曾玉屏是个农民,没什么文化。但曾玉屏见识丰富,深知读书的重要性,最大的希望就是子孙后代能博取功名、光宗耀祖。

父亲曾毓济是一个私塾教师,为了不负家族期望,他努力读书,考取功名成了执念。遗憾的是,从他一个人赶考,到带着儿子一同赶考,也未能如愿以偿。父子二人在考场上的连连失利,一度沦为别人的笑柄。

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在连考17次之后,曾毓济高中秀才。但此时的曾国藩已经连续6次跟着父亲赶考,非但连个秀才都没考上,他的文章还被主考官批得一无是处,甚至还被作为典型在全省公示。

考场上的连连失意,并没有使曾国藩变得消极。他不断反思,对照优秀的试卷详细分析、反复揣摩,最终发现问题所在。找到原因后,他就对症下药,经过一年的努力,曾国藩终于在1833年考上秀才。从此,他在考场就像开了挂一样,中举人,升进士,进翰林院……

曾国藩自28岁高中进士,到38岁做翰林、任侍郎,凭借坚韧不拔的性格在10年内升迁7次,从一个普通官员做到礼部侍郎,这飞跃般的升迁速度令旁人羡慕不已。

春风得意的曾国藩,很想在朝廷施展自己的抱负,却因为一件事,让他差点丢官回老家。道光帝去世后,年轻的咸丰帝登基,新官上任三把火,咸丰帝向大臣们表达了自己想要大干一场的决心。曾国藩一时激动,他想借助皇帝这把火整顿一下朝廷的风气,就给皇帝写了一封《应昭陈言疏》。

在这封奏折里,他批评同事们不负责任,又骂地方官员敷衍了事。甚至后来他还批评皇帝糊涂,不按建议办事。一竿子打死一帮人,从上至下,曾国藩把所有人都得罪光了。可想而知,情商这么低的曾国藩,怎么能在朝廷里施展拳脚?同事们给他使小绊子,特别在皇帝生气以后,身边的人更是疯狂地攻击曾国藩,使他寸步难行……

这时的曾国藩心灰意冷,皇帝也不想再看到他,于是把他赶到江西去监考科举。就在曾国藩认为前途一片昏暗时,中国却发生了一件大事——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而这件事也成为曾国藩人生中一个重大的转折。

太平天国运动很快便席卷半个中国,朝廷为了对抗太平军,任命曾国藩回湘办“团练”,组建湘军。作为一介书生,练兵征战是曾国藩从未想过的事情,但此时的天下已然大乱,他意识到这正是施展才华、报效朝廷的好时机。

此后,曾国藩便开启“团练”之路。在招兵募勇时,曾国藩定下三条规矩,第一,要开出高军饷。让别人为自己卖命,必须要让将士们没有后顾之忧。第二,将必亲选,兵必自募。队伍的将领必须是曾国藩亲自挑选,下面的将士就由将领亲自去挑选,这样就保证了队伍上下一条心,军队更有凝聚力。第三,选士人领山农,就是用忠义血性的读书人去领导农民。曾国藩认为,做将领最重要的是气质精神,不能是空有一身蛮力的莽夫。

就这样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湘军迅速扩张,人数很快就达到了一万七千人,为后来与太平军战斗打下坚实的基础。虽然这个过程几经起伏,但历经12年的浴血奋战,曾国藩最终还是平定了这场横跨两代帝王,险些覆灭清王朝的太平天国运动!

时势造就英雄。当困境来临,是挑战,也是机遇。曾国藩在困境中崛起,在绝境中找寻到希望。

曾国藩不但治军有方,治家也称得上是楷模。作为位极人臣的曾国藩,他的孩子们都是妥妥的官二代。但不论天下风云如何变幻,朝代如何更迭,他家始终保持着严谨的家风,数代无一废人,且均有成就。

曾国藩说,一个家庭,最好的家风是孝顺父母,兄弟和睦。曾国藩在家中是长子,对弟弟妹妹非常关照。妹妹们出嫁了,日子过得并不如意,在京城做官的他还时常挂念她们,为她们忧心。他和弟弟们关系亲密,给弟弟们的书信多于他给子女的书信。

曾家后辈中,从儿子这代起,有著名外交家、著名数学家,有23岁就高中进士的孙子,曾孙中有大学校长、著名教育家。再后面的子孙,有国内国外的科学家、社会活动家等。

一个家族人才辈出,不是祖宗保佑,也不是偶然,这都与治家方略,优良的家风传统息息相关。引用《家范典》中的两句话:传家两字,曰读与耕;兴家两字,曰俭与勤。家长的治家理念,影响家庭的未来。良好的家风,可以让家族兴旺发达,福泽延绵……

内忧外患的晚清,风雨飘摇。曾国藩处在这三千年未有的大变局中,他想力挽狂澜,救大清不倒。无奈颓势尽显的晚清,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地烂到骨子里。曾国藩悲哀地意识到,自己的“同治中兴”,终是一场梦。

1868年,天津教案发生,曾国藩成了清朝的替罪羊,不明真相的老百姓都痛骂他是“卖国贼”。拖着病躯的曾国藩,彻底倒下。

1872年3月12日,曾国藩在自己家中溘然长逝。曾国藩把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晚清,而败落的大清朝,也仰赖于他而苟延残喘。在得知曾国藩的死讯时,朝廷罢朝三日,以示哀悼。

后世给了曾国藩极高的评价。毛泽东曾说,对于近代人,他只佩服曾国藩。蒋介石一直以他为楷模,说他是国人精神的典范。众多赞誉,举不胜举。

斯人已逝,但他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却被后世铭记。他为人处世、治家治军的策略,堪称典范。他从一个资质平平的普通人,修炼成中国的“半个圣人”,这种强大的意志力、极致的自律,更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秀才,被称为,历史,朝廷,高中,曾国藩,皇帝,考场,中国,圣人,消息资讯,咸丰帝,曾玉屏,朝廷,曾国藩,太平军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秀才,被称为,历史,朝廷,高中,曾国藩,皇帝,考场,中国,圣人,消息资讯,咸丰帝,曾玉屏,朝廷,曾国藩,太平军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秀才,被称为,历史,朝廷,高中,曾国藩,皇帝,考场,中国,圣人,消息资讯,咸丰帝,曾玉屏,朝廷,曾国藩,太平军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