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当时土耳其这边的“阵容”,领头的大英帝国一贯搞欧陆均势,当然不愿看到俄罗斯一家独大。况且俄罗斯势力要向巴尔干扩张,等于把手伸向了地中海,这就严重威胁到英国海上霸主的地位。所以英国人在背后给奥斯曼帝国撑腰,怂恿土耳其人硬钢俄国,开战后也是不遗余力痛殴俄罗斯。
另一个主力法国,当时应该叫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年,拿破仑的侄子解散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正式称帝。这位拿破仑三世虽然没有伯父的军事才华,在外交上倒是有两把刷子,他极尽挑拨离间之能事,在耶路撒冷“圣地问题”上、在瓜分“奥斯曼遗产”的所谓东方问题上大做文章,俄罗斯和英国等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被搅得不可调和,最终走向了战争。
还有一个撒丁王国,就是它几年后统一了意大利,也是被拿破仑三世忽悠上阵的,条件无非就是法国支持它拿回被奥地利占领的领土。
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当时的欧洲几大列强齐上阵,当然从登陆克里米亚半岛,到后来攻打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主力还是英法联军,土耳其人打个下手就行,毕竟欧洲这俩老牌列强打战特别是海战经验丰富。
再看俄罗斯这边,为什么一直是一个人在战斗?这就要说到那个曾经威震欧洲的神圣同盟了。拿破仑战争后,为了防止法国再度崛起同时为了主导欧洲秩序,俄罗斯牵头搞了一个神圣同盟,当时的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号称神圣王,这三国就是我们熟悉的三次瓜分波兰的俄普奥,有点像几十年后德国统一后俾斯麦搞的那个三皇同盟,不过那时这个同盟的名字成了俄德奥,普鲁士王国主导了德国统一,奥也不是那个厉害的奥地利帝国了,而是奥匈帝国。
和神圣同盟差不多,三皇同盟主要也是针对法国,由此可见法国在欧洲尤其是欧陆的地位,可以说,历史上欧洲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小瞧法国,就算德国崛起后那么强大也不敢掉以轻心。这也是为什么二战中表现那么差劲,法国仍能跻身五常到现在还是有影响力的欧洲大国。
缔结神圣同盟时,三方约定“以手足之情相互提供经济、军事和其他方面的援助”。虽然过了几十年,特别是经历了1848年欧洲革命,这个神圣同盟没有之前那么牢固了。不过,俄普奥三国关系总体上还说得过去,而且俄罗斯对奥地利一直很支持。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前的1850年,沙皇还出面调解普奥冲突,当时因为偏袒奥地利还引起普鲁士的不满。
没想到,关键时刻俄罗斯这俩盟友掉链子了,普鲁士在一旁看热闹不嫌事大,奥地利更过分,不仅不出手援助反倒落井下石,刚迎娶茜茜公主的约瑟夫一世直接派出八万大军陈兵边境,逼迫俄国从多瑙河两公国撤军。
此举完全出乎俄罗斯意料,面对“朋友加兄弟”无情的背叛,沙皇尼古拉一世气的浑身发抖,转过年就一命呜呼了,临死前还大骂奥地利人可耻。可以说,年轻气盛的奥皇约瑟夫一世一手葬送了俄奥传统友谊,从1854年以后俄奥关系再也没能缓和,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历史就是这么有意思,一个甲子后的1914年,还是这个约瑟夫一世,自己的皇位继承人命丧萨拉热窝街头,开枪的塞尔维亚人,可地球人都知道塞尔维亚背后是俄罗斯帝国,约瑟夫可能想不到,24岁是他逼俄国人,到了84岁又轮到俄国人逼他。所不同的是,老皇帝这次发动的可是一场世界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