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建立后,整个东北百废待兴,由于东北地区是八旗劲旅的诞生地,是清王朝的龙兴之地,因而在清军入关后,清政府将东北地区纳入八旗体制之中,建立旗署,设置旗官管理旗人。宁远地区逐步建立起以佐领为中心的旗人管理体系,又形成以驻防城为中心,辅以堡城相配合的防御体系。
一、设置过程及建置体系
顺治元年,清世祖举辽东之众迁都北京,在盛京地区设置八旗驻防,兴建锦州、凤凰城、熊岳、金州、开原、义州、宁远、兴京、辽阳等众多驻防城,宁远城即是其中之一。八月清廷任命“梭木拜为锦州城守官,额蒙格为宁远城城守官,拜楮喀为凤凰城城守官,每城仍各设满洲章京二员、汉军章京一员”,统兵驻防,这是清廷在宁远地区设立旗官的开始,为宁远地区旗人管理体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城守官的品级为“牛录章京品级”,等级非常低,管辖以城池为中心的一大片区域,“在自己的管辖区域,对上有隶属,对下有领导,不但管兵也管民,不但管军事也还管生产”,但最主要职责是“捕捉逃人和修缮城堡”。
关于宁远城城守官的史料记载寥寥无几,目前尚未发现明确记载其废除时间的史料,但是,顺治十八年时,奉天府尹张尚贤上奏称:“河西城堡之多,人民稀少,独宁远、锦州、广宁人民凑集,仅有佐领一员”。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此时宁远地区主要领导者仅有佐领一员,由此可以推断宁远城城守官已经不复存在,其存在于宁远地区旗人管理体系中的时间非常短。康熙十四年,清廷正式建立宁远驻防,设“满洲佐领一员、汉军佐领一员、汉军骁骑校二员、仓官一员、笔帖式一员、委官五员,世袭恩骑尉一员”。
康熙二十九年设铁匠两名。“属下旧设满洲兵二十名,汉军兵一百二十名,共兵一百四十名,乾隆八年增设四十名,四十三年奉旨增设二十名,现实兵数二百名”。以上是宁远旗署职官及兵丁的基本数量,是旗人管理的基础力量。
宁远驻防以宁远城为中心,宁远城源于明代宁远卫城,城“周围五里一百九十六步,高三丈,池周围七里八步,深一丈五尺。门四,东曰春和,南曰延晖,西曰永宁,北曰威远。外城周围九里一百二十四步,高如内城,明季增筑。门四:东曰远安,南曰永清,西曰迎恩,北约大定”。明清交战时,城池遭到了毁坏,清朝时“有土城一座,仓廒二十间,其城于乾隆四十三年奉旨重修,外皮用砖,里皮用山石成造,围长一千三十八丈二尺八寸”。
康熙初年,宁远地区建立州治后,清政府将原明前屯卫地尽归宁远州管辖,因而,本文宁远地区范围是广义的,包括宁远至山海关大部。所以,除宁远驻防外,该地区还设有中后所驻防、中前所驻防、前屯卫驻防。其中前屯卫驻防存在时间最短,“康熙十六年设满佐领一员,骁骑校一员,不久裁撤”。
而“宁远、中前所、中后所俱康熙年间分设”,且一直存在到清末。中后所原隶属明广宁前屯卫,位于辽宁省西南部,地处辽西走廊西端,清康熙十四年正式建立中后所驻防,设“满洲佐领一员、汉军佐领一员、骁骑校二员、笔帖式一员、委官五员(乾隆二十七年设)、铁匠二名”。
关于中后所驻防的武备力量,《绥中县志》有更清晰的记载:“清康熙十四年设满佐领一员,为右翼,系镶红旗;汉佐领一员,系左翼镶白旗;两旗路记一员,图记二员,委官五员;同治年间设云骑尉一员”。康熙二十九年设中前所驻防,“设满洲佐领一员、汉军佐领一员、委官五员、属下旧设满洲兵二十名,汉军兵一百二十名,乾隆二十八年增设兵四十名,四十三年奉旨增设二十名,现实兵数二百名、铁匠二名”。
中后所属下旧设兵及新增兵数与中前所相同。两驻防亦“旧有土城,俱于乾隆四十三年奉旨重修,外皮用砖,里皮用山石成造,中前所城长六百六十四丈二尺九寸,中后所城长八百三十六丈七尺七寸”。
宁远城及中后所城中都设有城守署。宁远城守署,位于“城内南街路东,教场南门外路西”。中后所城守署位于“城内东街路北,教场城外东南一里”。这是否说明这两处驻防曾经设过城守尉呢?目前通过掌握的史料来看,并未有明确记载宁远、中后所设城守尉相关信息。
通过查阅史料发现宁远、中后所、中前所三所驻防不单单是军事驻防,其本身还具有政区意义,史料记载中多有宁远城守、中后所城守、中前所城守等字样,四至疆域分明。宁远城守疆域:“东至杏山八十里;西至七里坡十八里;南至海十二里;北至新台边门四十里”。中前所城守疆域:“东至沙河驿六十七里,西至土墙二十七里,南至海六里,北至小磐领六十里”。
中后所城守疆域:“东至七里坡六十二里,西至沙河驿十八里,南至海四十里,北至端头山老边五里”。所有驻防的城守公署具有军事和行政管理机构的双重职能。因而,“‘城守’更可能指的是具有行政职能的八旗驻防机构,而不是某一驻防官员的衙门,当然也就与驻防官员是否为城守尉无关了”。
不过也不能完全否认宁远城守尉可能短暂地出现于宁远地区的历史中,毕竟时间久远,史料遗失,当时的具体情况已无法考证,至于中后所是否设置城守尉更是无法知晓了。不过还是更倾向于宁远地区未设城守尉,因为清初的宁远地区地广人稀,宁远、中后所、中前所三个佐领完全能够管理,无需设更高的旗官了。
宁远地区设置的旗署官员包括佐领、骁骑校、笔帖式、云骑尉、恩骑尉等,及一定数量的满汉兵丁。其中佐领的品级为四品,主要“稽捕催科,管理界务”。骁骑校为六品,“副办缉捕催科,分管界务”。笔贴式为七品,“承办尉署一切文案事件”。恩骑尉与云骑尉皆是世袭之职,往往充当界官,管理地方事务。这些旗官组成了宁远地区旗人管理体系的基本架构,为宁远地区旗人管理奠定了基础。
二、下辖各汛地分布及渊源
驻防一般是以城或堡为中心,连带负责巡防周围的地区,通常称为“汛地”,幅员广阔。“汛地”起源于元朝、发展于明朝、清朝建立后又加以承袭,是在边防系统中驻防的区域,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宁远驻防、中后所驻防、中前所驻防皆以城为中心,但宁远地区内还有许多堡城被设为汛地。
明代的军事防御等级共分镇、路、卫、所、堡五个单位,堡是最低等级的军事单位,规模非常小,但数量非常多,也是明朝基层管理的屯驻单位。宁远地区堡城的营建多集中在正统及嘉靖年间。正统初年,蒙古兀良哈三卫不时侵袭辽东,辽西地区人民深受其害,英宗派遣有佥都御史王翱提督辽东军务。
正统七年冬,“翱乃躬行边,起山海关抵开原,缮城垣,浚沟堑,五里为堡,十里为屯,使烽燧相接”。营堡开始陆续修建,这个时期宁远地区建设的堡城主要包括铁场堡、永安堡、三山营堡、平川营堡、三道沟堡、新兴营堡、黑庄窠堡、仙灵寺堡、小团山堡等。嘉靖时期,为了巩固安全,加强防御,辽东官员开始增设营堡,增设的有背阴障堡、瑞昌堡等,这些营堡是辽东军事防御的基础。
营堡驻军的数量大致在200名左右,下边都设有数量不等的墩台,墩台即烽火台,留有三到五名士兵驻守,负责烽火传递,是古代战争中起重要作用的一环。这些城堡自西向东沿着辽西走廊呈线状分布,既防御外敌又有利于交通安全。
当一方遇到危机之时能够迅速支援。当然沙河儿堡是例外,它是长岭山堡与松山寺堡的兵马策应。所以,宁远地区这些营堡在沿辽西走廊线状分布的同时还都有相对应的中心城堡,半包围的形态分布在周围,有利于明朝军事防御体系的稳固。
总结
关宁防线看似堡台林立、固若金汤,但是最终没能阻挡清军南下的步伐,残酷的战争也给这些营堡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清朝建立后这些城堡才逐步修复,并在其基础上被设为驻防分汛地,作为边汛要地,有利于维护边疆防御、道路安全。
发展至今,虽然很多建筑保存现状不好,有些已经湮没于历史的发展潮流里,但很多曾经建堡的地方建起了一个个新的村或屯,宁远人民依然在这片土地上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