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受邀参加一个论坛,演讲的主题与数字化变革有关,其主旨是在“大智移云元物区”时代,会计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众所周知,会计的最基本职能之一是反映,比如我去参加会议,打了一辆出租车,花了一笔钱,这叫经济业务。如果我把这笔钱拿到单位去报销,就要取得原始凭证,比如出租车发票,单位根据这笔经济业务的合理性,记了一笔账,最终体现在报表中,这就是如实“反映”了我干的事情。
传统的手工会计,需要做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审核,比如发票是不是真的,去开会是不是真的,开会打车是不是真的,发票是不是与我所打的出租车是一致的,这笔钱的开销有没有预算,开会、打车是不是“我”应该干的等等。
但是,现在有新的技术解决方案,可以把前述的审核工作集成、简化,比如我所在的单位与出租车或者滴滴专车这样的服务公司签约;我是通过叫车软件打车的,有明确的出发地、到达地、时间、里程、金额等基础信息;如果再对接集成我报销所归口的项目或预算,那么报销审核就可以高度简化,甚至可以自动化、无纸化实现。
由于报销过程中的一些基础性工作,都被“软件”甚至机器人做掉了,那么原来负责“审核”发票、记账、做报表的会计干什么呢?理论上说会计是被“解放”出来了,从原来那些所谓的低级的、重复的、低价值的基础工作中解放出来,做更有价值的事情。
当然,每个人对“价值”的理解不一样,但对软件能减轻我们日常工作的负担却是有共识的;会计不需要去贴发票、审核发票了,这时候可以做诸如流程优化、财务分析、决策支持之类的其他工作。也有一种观点,就是会计应去看看经济业务后面的“数据”合理性问题,考虑如何设定报销的规则,优化业务流程。这就与内部审计的工作有了一定的交叉融合,即“监督”业务,不仅是真实,还要讲合理,最好通过制度的改进和完善让业务走得更顺畅、更有效率。
从历史上看,内部审计这一职业,确实与会计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其中一个观点,就是从会计职能中的“稽核”角色演变而来。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内部审计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很多组织建立了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其职能也从最初的监督职能,逐渐拓展到评价、建议上来。
对内部审计的角色描述,在实务当中也有很多争议,有将其描述为“经济警察”的,也有将其定位为“医生”、“律师”、“裁判”、“法官”的,我个人比较认同医生这一角色。
原因在于,警察是“抓人”的,律师、裁判、法官可能都有铁面无私的那一面,而内部审计,顾名思义是“内部”的,审计的对象也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应该有温情的那一面。内部审计要履职尽责,需要针对问题、风险甚至是违法违规行为,予以客观的揭示,在精神和实质上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仅仅指出问题还不够,最好还能够开出“药方”,治病救人,防微杜渐。
于是内部审计履职,如良医治病,需要望闻问切,最好能药到病除。但说实话,内部审计这个“良医”并不好当。
举个例子,中国历史上最牛的“良医”之一是华佗。据史料描述,华佗治病可以做到“不药而医”,比如有个故事说某个高官得了病,华佗一诊断,得出他是因为生了很大的气才得了这个病,于是就对症下药,让他气得更厉害一点。
华佗收了这个官员很多的钱,但是就是不治病。等到钱收到位了,立马就跑了,不但跑了,还留下一封信,把这位高官臭骂一顿。这可把生病的官员气得半死,据说是大发雷霆,还吐了好多血。神奇的是,吐完血后,这位官员的病也就好了。
看来神医之名是名不虚传。事实上,《三国演义》里也有不少华佗的记载,比如第十五章就曾描述东吴大将周泰为救孙权而身受多处枪伤,命在须臾,结果找到华佗,回答是“此事易耳”,你以为是吹牛,结果人家“投之以药,一月而愈”。
更广为人知的是关羽受了箭伤,华佗帮他刮骨疗毒。华佗用尖刀隔开皮肉,直至于骨,然后用刀刮去骨上箭毒,再敷上药,用线缝上。令人佩服的是,人家关大哥一面和马良下棋,一面让华佗随意操作,等到华佗完工,关羽大笑而起,告诉大家说:现在这个手臂伸缩自如,和原来健康的时候一样,连痛都没什么感觉的,华佗这医生真是个神医啊!
就是这样一位神医,却死在了曹操的手上。按《三国演义》的说法,曹操有头疼病,一旦发作头痛欲裂,找了好多医生都治不好。手下有个叫华歆的名士就推荐了华佗,而且说了一大堆华佗如何神的治病故事。曹操被打动了,于是请来了华佗。
华佗一顿“望闻问切”之后,给出了病因诊断:你这个头脑疼痛,是因为患风而起,病根在脑袋里。如果你要根治的话,我有一个办法,先喝下哥们的秘方“麻肺汤”,然后我用一把利斧砍开你的脑袋,把引起头疼的“风涎”拿出来,你的病自然无药而好。
这个方法在今天的西医看来是司空见惯,但对当时的曹操来说太惊世骇俗了,你是胡扯吧,是不是趁机想杀我?
华佗说,看你那没见识的样,你听过我给关羽刮骨疗毒的事情吧。毒箭射中了关公的右臂,哥们把他手臂用刀割开,把骨头上的毒刮掉,人家关公可是面不改色,一点都不害怕。你这个病比起来的话,算个小病,怎么这么多疑?
曹操才不听你的呢,手臂疼可以刮,脑袋怎么能砍开?你这家伙估计跟关公关系好,想着趁此机会报仇吧!于是,他把华佗投入大狱,华佗最终死于狱中。
我不知道这个故事是真是假,但历史上有华佗这个人应该是真的,华佗的医术非常高明也是实有其事的,最后死在狱中估计也大差不离。这么厉害的一个神医,为什么会落得被曹操杀掉的下场,这也应该引起以“良医”自诩的内部审计人士的反思。
内部审计审什么,在相关的制度文件中有明确的定义,简单来说的话,是“上审天、下审地、中间审空气”,我们叫“全覆盖”,具体可以落实到审“钱”(钱花在哪了,花得怎么样,合不合理,有没有产生绩效达成目标)、审“权”(比如负责花钱的人有没有越权、滥用职权,有没有履职尽责)、审“制度”(比如单位有没有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有没有缺陷,要不要整改),再拓展一点,还可能审战略、审国家政策落实情况等等。
怎么审?
一曰看,也就是把项目中涉及到的人、财、物、制度、流程、业务看明白,通过望闻问切,知道所看的被审计对象有没有病,什么病因。
二曰帮,也就是“对病下药”,是用“情志”疗法,还是要刮骨疗毒,甚至是开脑取风,总之是病万变,药亦万变,希望的目标是药到病除,病人恢复健康。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建立信任。比如病人相信你,愿意听你的话,这不容易。华佗够厉害了,小霸王孙策相信他,所以请他给周普治病;美髯公关羽相信他,刮骨疗毒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背后,是华佗已经医治了无数的疑难杂症,而且是药到病除。
但到了曹操这里却碰了壁。表面上看,曹操也是“相信”华佗有高超医术的,因为在华歆推荐之后,是“星夜请华佗入内”来帮助自己治病的,但等到华佗给出治疗方案之后,曹操却“不相信”了,不但不相信,还怀疑你是不是要谋杀我,这就麻烦了。
其次要学会沟通。估计此前华佗医治的很多病人,都对他毕恭毕敬信任有加,当面对曹操这个新的“病人”时,就理所应当地认为,我这么牛,你就放心好了,于是把让人惊掉下巴的治疗方案和盘托出。等到曹操发怒,质疑他要害人的时候,华佗还以关公为例,潜台词,你这家伙病不大、疑心不小,你看看人家关公多有气度。这叫人比人气死人,如果你是曹操,会听得进去吗?
也许华佗的医术确实惊世骇俗,他的方案也能够让曹操轻松痊愈,问题是面对曹操这样的“陌生”客户、“多疑”特征,这种沟通就要了自己的命。
内部审计如良医,正如啄木鸟为树治病一样,要能够树立起自己“保健医生”的形象。内审受董事会、高管层甚至党委的委托来给组织进行诊断、治疗,要努力取得各方的信任。要做好本职工作,内部审计需要勤修专业,努力学习华佗 “药到病除”的神医本领;但还要以华佗为戒,思考如何建立信任,如何与被审计对象充分沟通,治得好当然是皆大欢喜,但至少不会被人质疑是“害人”,甚至“治不好枉送性命”。
(本文为澎湃商学院独家专栏“会计江湖”系列之三十五,作者袁敏为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教授,会计学博士,研究方向:内部控制、资信评级等,出版有《资信评级的功能检验与质量控制研究》、《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与案例》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