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兵入关的1644年算起,直到“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迫使末代皇帝溥仪退位下台的”1912年,清朝政权存在了大约270年的样子。
在历史的长河中,存在二百多年的王朝并不能算得上长寿,另外清朝前中期是传统的封建王朝,但在清朝的最后八十年间,却被迫融进了世界经济与贸易的体系中,逐步沦落。
这对我们而言,是一段屈辱的历史,一些清朝的有识之士也同样有着这种感觉。但清朝大部分的王公贵族,直到清朝灭亡前,还都只顾着自己贪图享乐。
比如清末有一位摄政王,他在清朝末年得到了一座百年历史的府邸,为了让府邸符合自己的身份,花费了白银206万两,翻修了整个建筑,甚至还装上了587盏电灯。
然而,这位修建府邸的王爷却一天都没有在这里居住过,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清朝最后的挣扎
清朝究竟是何时走向衰落的呢?至今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有观点认为是1840年,道光年间发生的鸦片战争,但回顾历史,其实清朝在乾隆末年,便有了衰败的迹象。
不可否认,清朝在康乾时期达到了国力的鼎盛时期,但乾隆年纪大了之后,开始好大喜功,不再励精图治。这一点也可以理解,因为如果我们换到他的位置上,也会有一种无事可做、只好享受的感觉。
在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全国已开垦土地达七亿八千万亩;全国人口也从乾隆初年的一亿四千多万人增加到乾隆六十年(1795年)的近三亿人。
国库存银则长期保持在六、七千万两之间,几乎相当于全国每年赋税总收入的两倍。而且,乾隆还空前扩大了清朝疆域,彻底地取得了新疆地区、西藏地区的领导权。
取得了如此成就之后,乾隆便开始用国库的钱财犒劳自己,他一生仿照康熙帝,六次出游江南,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使得人民赋税负担加重,百姓生活质量下降。
再加上对于天灾人祸,政府处置速度不快,更使得个别地区民不聊生。终于,从乾隆末年开始,各地的起义接踵而来。而1840年,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更是直接激化了清朝潜在的社会矛盾。
在之后的二十年间,虽然道光帝和咸丰帝极力地想要力挽狂澜,但无奈实力不济,而且朝廷上下各怀鬼心,清朝的衰败已经无法阻挡。1861年,慈禧实际掌控了清朝政权。
之后的五十年间,清朝所有的重大决定,都与这个女人有关。她实际上成为了清朝的实际掌舵人,但却仍然没能认清世界形势,依旧奉行老祖宗留下的祖训。
期间,清朝虽然不乏有志之士为旧中国的明天奔走相告,但他们的力量相比于守旧派而言太过于弱小,一直没有取得可观的成绩。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朝到了穷途末路,才不得不改变制度。
帝国飘摇最终落败
1875年,上位的光绪帝是一位悲情的皇帝,在他执政的二十多年来,所能决定的事情少之又少,大权完全掌握在慈禧的手中,所以光绪的一生不好评价。
在中日甲午战争过后,这位皇帝终于坐不住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修订,让光绪帝这才意识到,清朝必须要有所变革。于是,他联系维新派的康有为,试图凭借着“戊戌变法”来改变清朝的灭亡命运。
可是,慈禧的政治嗅觉使得她很快察觉到了这群青年人的异心,她处决了戊戌六君子,软禁了光绪帝,又把清朝推回了腐朽落败的封建制度之中。
等到慈禧去世时,清朝几乎已经无可救药。在慈禧临终前,她还不忘嘱咐载沣,把载沣的儿子溥仪立为下一任皇帝,并由载沣出任摄政王,掌管一切事务。
在留下一句“以后女子不得参与政事”的讽刺遗嘱后,慈禧离开了人世,我们不知道她是否有过悔恨,但她的确挽救过大清,又亲手把大清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于是,故事的主人公载沣登场了,作为溥仪皇帝的父亲,他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而面对着满目苍夷的清朝,载沣却花费了大量钱财,想要翻修重建自己的房子。
醇王府的前世今生
载沣想要翻修的府邸就是醇王府,这座始建于康熙时期的王爷府邸,曾居住过许多历史名人,小皇帝溥仪也是在这里出生长大。这座气势恢宏的王爷府,第一任主人其实是康熙时期的著名文臣纳兰明珠。
当年,康熙帝念他在平定三藩、统一台湾上有功,就为他建造了一座颇具规模的府邸,是为醇王府的前身,著名的诗人纳兰性德也出生于此。
可是,后来明珠因罪被贬黜,落寞而死,醇王府再也没有了以往的辉煌。到了乾隆年间,权臣和珅看上了明珠家藏的珍宝和富丽的宅园,便多次向纳兰家的后人们勒索,却被拒绝。
于是,不死心的和珅罗织罪名,将他们抓进监牢,他便不花费一金一银,便住进了醇王府。但在嘉庆四年(1799年),嘉庆帝将和珅赐死,家产籍没,又把宅园赐给其兄,成哲亲王永瑆。
同时,清朝又按照亲王府的规制将府邸加以重修改建,是为成亲王府。到了光绪年间,这座府邸又空闲了下来,于是被转赐给醇亲王奕譞作为府邸。
在奕譞去世后,其子载沣继承了他的爵位,1906年,末代皇帝溥仪也出生了。2年之后,溥仪成为了皇帝,载沣也成为了摄政王兼醇亲王。
载沣向来就对西洋的先进事物着迷,年轻时就曾游历欧洲各国,带回了不少新奇玩意。于是,望着眼前的自家老宅,载沣决定花费巨资来翻修,并加入西洋的电灯等物件。
可惜的是,还没等醇王府整修完毕,溥仪便被迫退位,载沣也选择到天津祖宅隐居,再也没有踏进过醇王府。新中国成立后,载沣将醇王府售卖给了政府部门。
在1984年后,醇王府成为了我国的文物保护单位,至今仍作为景点对外开放。作为留存到今天的王府之一,醇王府像一位无声的记录者,见证了清朝由盛到衰的百年。
其中,587座电灯和珍藏的珍宝,正是印证了中西文化在那时的交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