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诸多外国人,直到今天都不明白为什么如今的中国已经到了美国想要遏制其发展的地步。他们没有看到中国近代历史上所涌现出来的那些伟人,他们所做的事情能够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如今的中国让其他国家不敢再小觑。
新冠疫情以来,中国以其卓越的领导力和绝佳的行动力,当然还有无数中国人夜以继日地不懈努力,最终让中国成为全世界第一个恢复正常社会秩序的国家。中国的实力可见一斑。
伟人们常把“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们愿意以自己的毕生所学来发展国家,不计得失,不求荣誉。
阴差阳错入科研
马伟明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的一个普通小康家庭,父母对于他学习上的事情不太重视,采取放养式管理。用父母的话来说,马伟明成绩好就一直读下去,成绩不好就出来打工。
小小年纪的马伟明十分争气,而且他运气非常好,在他高中毕业时,是中国刚恢复高考的第二年。
高考后,马伟明觉得自己的发挥不是特别好,又还没有想好自己到底做什么,于是在填报志愿时,他选择服从学校的调剂。正是这样一个阴差阳错的选择,决定了马伟明未来一生的走向。
高考放榜后,马伟明成功拿到了海军工程学院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的录取通知书。这不仅让马伟明的父母很高兴,他自己也十分期待接下来的大学生活。可他完全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所就读的这项专业,十分晦涩难懂,常常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
在其他同学积极地参加课余活动的时候,马伟明常常泡在图书馆,一泡就是一宿。当时在国际上中国的电力系统十分落后,发达国家不愿分享自己的先进技术和经验,老师们能够教授的东西也就十分的有限。
大学四年毕业后,马伟明深觉自己并未学到有用的知识,但他四年如一日的努力让他打下了良好的电学基础。于是他选择继续攻读硕士,并且学习更为精细的船舶电气工程。
顺利取得硕士学位后,他服从学校的安排,留校为本科生授课,但他对于知识的渴求从未停止过。于是1993年,他到清华大学攻读电机专业博士学位。
那个时候的马伟明跟大多数中国青年一样,从一开始的仅为知识疯狂,到后来转变为国家建设而读书。在清华读博士期间,马伟明参加了我国一个国防舰艇的科研项目。这个项目将为中国国防事业增砖添瓦,能够参与此项研究,让马伟明热血沸腾。
可科研才开始的时候,他们就遇到了无法攻克的难题,舰艇安装的进口整流发电机存在致命的缺陷,而这一缺陷正是如今国际上科学较为发达的国家都还未解决的难题。怎么办呢?在无法取得外援的情况下,科研小组经商议后决定自主研发,解决问题。
一人可抵十个师
当时中国缺少的就是技术,也正是因为中国科技落后,让别国不愿意与中国做交易,甚至不愿意与中国数据共享。这意味着马伟明他们的研发得从零开始,科研事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当时的中国不缺人才,是缺财富。
虽然国家全力支持,但马伟明他们的研究经费还是十分有限。整个团队的人只能挤在一个狭小逼仄的实验室中,当时的实验室经费全用来购买器材和实验用品,连装一台空调的经费都十分紧张,炎炎夏日研发团队一边汗如雨下一边解决难题。
可也是在这样的极端简陋条件下,马伟明他们仅靠中国人自己就将这一困扰发达国家多年的电力系统问题解决。
这只是一个开始,此后的马伟明带领自己的学生和团队,为我国航母量身定制了一项新技术,这项技术大大的提高了我国国防科技的能力,而我国也成为全世界第二个掌握此项技术的国家。
第一个掌握该技术的是美国,但他们在研发时投入了超中国30倍的金钱和近两倍的时间。中国此项技术的突破,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曾经不愿与中国共享科研数据的国家,恍然惊觉如今的中国已然高攀不起。
在科研这条道路上,马伟明从来都敢想、敢做。看着自己的团队接连打破美国的神话,次次实现超越。马伟明的心中又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想在中国自己的舰艇上用上自己研发的电力系统。
最初的时候,他提出的想法得到了团队所有人的反对,他们认为英美等发达国家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并且有无数的前人经验,他们对船舶的动力系统进行革新都还困难重重,毫无基础的中国如何能超越他们。
马伟明期望实现的电力系统,在他们看来简直是异想天开痴人说梦。但没有人说服马伟明,在他固执的坚持下,他们又一次上路了,并且再一次成功,美国媒体直接放话:如今中国的马院士至少能抵得上十个师。
一生奋斗为中国
41岁时,共和国授予马伟明院士之衔,他也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院士。从他踏入大学开始,他一生都与电打交道,并一生都为中国国防军事贡献力量。他所研发的新技术,为我国每天省下了上百亿,让我国舰艇的电力系统比美国领先了整整十年。
即使他已取得了如此成就,马伟明院士依然没有放弃对知识的渴求和对科研事业的热爱,他带领团队一次又一次的突破,一次又一次的创造奇迹。
曾经美国曾派人来高薪聘请马伟明,并为他开出丰富的酬劳以及美国国籍的诱惑。考虑到他是一个科研狂人,他们还许诺为马伟明单独设立一座研究室,配备专业的人员。只要马伟明为美国工作,他可以得到的比如今在中国得到的一切要多得多。
但马伟明院士并未理睬,用他的话来说,他只愿为自己的祖国工作,因为他是一个中国人。任何一个国家崛起,尤其是中国这样一个从苦难中崛起的国家,他的人民必定是有风骨的。
曾有陈独秀对国人的思想启蒙,鲁迅对国人精神的唤醒,今有无数能人志士为国家鞠躬尽瘁,奋斗不止。中国何求不能强大?中国青年何求无榜样可学习!
像马伟明这样的院士,中国还有千千万,而下一代的中国人也正在向着这些伟人学习和奋斗。如今的中国绝不是最强盛的中国,中国的未来还看今朝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