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代王朝的基础上,清朝的版图承前启后,基本奠定了现代版图的雏形。尤其是西域,从唐朝遗失历尽千年到清朝时期才重回版图。既然清朝已经完成了版图的重大突破,为何没有趁大胜之威进军中亚赢得这个战略制高点呢?其实不是清朝不想,而是实际情况不允许。
中亚位于古代丝绸之路的中线,处于俄罗斯和南亚的缓冲位置:东进可进入华夏,西进可抵达西亚这个重要的石油产区;北上可威胁俄罗斯,南下可直入印度腹地。拥有丰富储量原油的中亚高屋建瓴,是难得的战略要地,因此也成为美、俄等大国博弈的重点区域。那么战略位置如此重要的中亚,在清朝收复西域时为何没有趁势进军中亚控制这一地区呢?
清朝击败准噶尔、收复西域,如此庞大的区域需要休养生息;否则仓促出兵中亚,后防不稳容易造成恶劣影响
长期的战争,让各族人民期盼结束分裂、完成统一,过上幸福的和平生活。完成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期盼,土尔扈特部千里回归的事实印证了这一点。清朝历经70年的战争平定西域后,游离于中原王朝统治外长达千年的庞大的故土的收复,首先需要的是休养生息。准噶尔相对贫瘠,统治区内的经济基本上也没有太大的建树。与清朝对峙的七十年,几乎都是建立在四处征战的基础上。西北各族人民人心思定、期盼和平,收复西域后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包含戍边将士以及移民戍边的蒙古、汉、满等民族居民进入新疆,他们为守护和建设新疆做出了重大贡献。在这种状况下如果不稳定后方,一味地追求激进(进军中亚),实在是兵家大忌。
清朝的行政管理与前朝不同,没有沿用羁縻制度,采用直辖更耗费人力物力;时机不允许清朝出兵中亚
清朝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版图上是有贡献的。清朝与之前历代王朝相比,对边疆地区的统治更加直接。没有沿用汉唐明朝对边疆的羁縻统治,而是采用了直辖的制度。庞大的西域自然条件多样,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民族从事的不同的游牧、农业、经商等多样的生活方式。因此清朝针对西域居民成分复杂的特点采取了更加灵活多样的管理形式:设置了将军、都统、大臣等大批军政官员,治理西域;在地方上采用了伯克制、扎萨克制的地方体制。通过这些机制,在西域形成了成熟、严密的不同层次统辖的近代行政管理体系。政治经济上的巨大投入,让清朝即便是想进军中亚,也是有心无力。
清朝的扩张是被动的,缺乏扩张的动力;况且受历史局限性,此时清朝意识不到中亚的战略地位的重要性
清朝自从独立后的扩张的循序渐进的,甚至到入关前都没认真考虑过吞掉大明王朝;即便是蛇吞象般地灭掉大明王朝后,也满足东北老家和明朝两京十三省的版图。但是准噶尔汗国从噶尔丹妄图恢复蒙元版图的设想,严重威胁到了清朝的安全;清朝为解除这个心腹大患,不得不历经三代君王最终平定西北,附带着西域也在千年后回归了中原王朝的统治。即便是在好大喜功的乾隆时期的战争,基本上都是以自卫和维护洋洋上邦的面子为主。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说,清朝中后期的战争都是被动的,缺乏出兵中亚的动力。
清朝疆域图
从现在的视角来看,无论是矿产资源还是地缘政治,中亚确实拥有难得的战略要地,但是在那个年代清朝自恃第一强国,哪里会在意这块位置;况且由于历史的局限性,清朝统治者也意识不到中亚的战略地位。况且此时已经是海洋时代,当时的中亚位于欧亚大陆中心远离海洋,贸易被限制(奥斯曼帝国崛起阻断了陆上贸易,欧洲在寻找新商路的前提下开启了大航海时代),中亚降水少、气候干,不适合种植业发展;因此,对于农业立国的大清王朝来说,中亚很难让她产生兴趣。
沙俄扩张和英国殖民印度,都是清朝进军中亚的绊脚石
在清朝平定西北后,同样失去掣肘的沙俄开始不断蚕食哈萨克;早就将哈萨克视为禁脔的沙俄,怎么会允许清朝有机会染指中亚呢。此时的沙俄在整个北方都与清朝接壤,嗜土如命的沙俄与保守的清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积极进取,一个保守地陶醉在泱泱大国的梦中,显然无论清朝是否有进兵中亚的医院,沙俄都将成为绊脚石。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击败孟加拉王公西拉杰,吞并孟加拉,印度开始沦为英国殖民地。尤其是在英国赢得了“英法七年战争”后,法国在北美、印度的殖民地已经都交给了英国。因此英国逐渐掌控印度,并逐渐向中亚渗透。强大的英、俄两国逐渐从南北向中亚进军,清朝已经没有机会在中亚一展身手了。
号称康乾盛世的清朝,由于好大喜功的清高宗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一个农业立国的封建帝国,根本无力支撑大规模的扩张
俗话说:战争打的就是后勤。经过70余年的清准战争国库消耗不小,接下来和缅甸的战争同样成为了清朝的负担。清高宗所谓的“十全武功”除了平定西北外,其他的战争带给清朝的除了天朝的威仪和清高宗的名声,可能就是对清朝财政的几乎灾难性的影响了。这些战争消耗巨大,加上清高宗的奢侈腐化、官吏的贪污盘剥,让乾隆后期的财政迅速恶化,甚至加深了阶级矛盾。此时的清朝早就没有了康乾盛世的景象,开始走向了下坡路;试问,在这种状况下,一个以农业立国的大清王朝还怎么可能维持进军中亚的行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