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美是清朝人,秦香莲是宋朝人,《铡美案》这部戏曲原本就是一部穿越剧,现实情况本来就是陈世美根本不认识什么秦香莲,戏曲的设置尊重了现实,但却害惨了戏剧中的陈世美。
话说《铡美案》中陈世美处于宋仁宗时期,上京赶考,中了状元,随后便娶了当朝公主,做了驸马。但他原本是有家室的人,其妻秦香莲眼见丈夫一去三年,杳无音讯,于是带着一双儿女上京寻找。
到了京城,秦香莲一打探,原来丈夫不仅高中状元,而且还成了当朝驸马。秦香莲是又喜又惊,喜的是丈夫高中,惊的是他怎么做了驸马?于是带着儿女费尽心力好不容易闯进状元府,不料陈世美摸了摸头上的乌纱帽,看了看身上穿的蟒袍,再想了想身后的荣华富贵。事已至此,陈世美宁死都不肯认下秦氏母女的原因也就不言而喻,无非就是放不下眼前的既得利益。最后死鸭子嘴硬,吃了包拯的虎头铡。
故事并不复杂,意图也非常明显,扬善惩恶,宣扬正义。那么清朝的陈世美怎么就穿越到了宋朝呢?说起来,真实的陈世美可就成了冤大头了。
清朝的陈世美与戏曲中的人品完全相反,而且还是一位好官。清朝的陈世美的确妻妾成群,但没有一个是公主,也根本不是什么驸马。而历史中的宋仁宗,有13位公主,9位公主早亡,只有4位公主长大成人,其中也没有一个女婿叫陈世美的。
清朝的陈世美如何穿越到宋朝,这和他做官倒是有点关系。陈世美原籍湖北,他还有另外两个名字叫陈年谷和陈熟美,如果你去查下湖北历史人物辞典,也能查到他。他本人是顺治、康熙年间的人,顺治八年中进士,走上了仕途。由于读书刻苦,知识扎实,办事也认真,很快就得到了康熙的赏识,派他去贵州做了布政使参政,算是地方大员。
这下可了不得了,他在贵州上任的消息传回湖北,随即在湖北老家引起了轰动,几乎谁都知道陈世美当了大官。这人怕出名猪怕壮,出名后,家乡的七大姑八大姨,一些八竿子都打不着关系的亲戚朋友都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
这些亲戚有友跨越千里来投奔他,无非就是为了沾陈世美的光。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所以一开始,陈世美好吃好喝的接待这些亲戚,也给他们安置了去处。但是陈世美的热情,更加助长了这些人的贪婪,要求越来越多,而且他的好名声又经传播,又吸引了一批来投靠他的人。
陈世美是个清官,职位不低,但积蓄有限,根本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很快他就受不了了,再这样下去,他自己也要破产了。于是陈世美只好对这些人玩起了空城计,凡有人来找,一律说不在家。
这样一来,陈世美就得罪了一批人,让他没想到的是,后果还挺严重。特别有两个他原来的恩人,曾经救济过他上京赶考,也让管家给打发走了。这两人越想越气,原本来找他就是为了收回当年的成本,没想到登门拜访,陈世美的人影也没见着。
于是这两人打算报复陈世美,认为他是一个薄情寡义之徒。他们把社会上一些广泛流传的抛妻弃子的故事桥段套在陈世美身上,而且还添油加醋,弄得情凶曲折离奇,最后请来戏班子,把段子改编成戏曲,到处演出,戏名就是《秦香莲抱琵琶》。
这出戏曲上演后,广受大众欢迎,但观众更希望占了便宜的陈世美得到报应。于是,应广磊观众的强烈要求,情节不断的增加,加进了包拯,因为包拯在民间最受欢迎的清官,时代自然也只能在宋仁宗时期。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最后让陈世美死在了包拯的铡刀下。
而真实陈世美,在贵州做官期间,由于政绩卓著,清正廉洁,为当地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康熙十年,他秦旨回京在户部任职,先后担任过户部郎中,侍郎达十三年之久,最后功成身退,告老还乡,颐养天年。
包拯在民间的影响力较大,民间人士为了宣扬正义,为包拯量身定做了不少戏曲,比如《秦香莲》、《陈州放粮》、还有《铡美案》等戏,都是虚构的故事,并无史据可查。
《铡美案》这出戏越唱越出名,最后陈世美成了负心薄幸、忘恩负义的代名词,背上了无情无义的骂名,从此遗臭万年。由此可见,通俗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也是可怕的。
在戏曲中,陈世美贪图富贵不认秦香莲,而在现实中,陈世美恰是为了清正廉明,不能认来自家乡的“秦香莲”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