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嘉庆皇帝是清朝最悲剧的皇帝,有没有考虑过光绪皇帝的感受,这样的说法让他情何以堪。但不可否认嘉庆帝也是大清的悲剧皇帝之一,他的悲剧更多地体现在生不逢时的倒霉命运上,生前、死后皆是如此。
如果要选出清朝名列前三的悲剧皇帝的话,我想应该非光绪、嘉庆、道光莫属。嘉庆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五位皇帝,三十六岁登基,六十一岁驾崩,在位共二十五年,亲政二十一年。嘉庆可谓是一个志大才疏的皇帝。
若论执政能力,嘉庆自然比不上父亲乾隆皇帝及爷爷雍正,康熙就更不用说。嘉庆与雍正一样勤勤恳恳,但他的执政更为宽仁,使清朝从此广开言路。尽管他的工作效率貌似并不高,但却是一个爱民的勤政皇帝。
说到嘉庆悲剧的方面,可能会有很多。比如当了四年有名无实的皇帝,遇上第二波白莲教起义,首次被厨子陈德公开刺杀,二次被天理教的林清攻入紫禁城,鸦片大量流入而屡禁不止,及驾崩后连棺材都没有等。
嘉庆皇帝也曾针对自己的执政进行过总结,还写了一篇《罪己诏》。嘉庆认为自己执政期间没有进行改革,还是在老路上原地踏步,但他确信自己没有做过任何一件对不起百姓的事情,事实上也确实没有出现。
公元1796年,85岁的乾隆无奈的将皇位禅让给太子永琰,是为嘉庆皇帝。大清国的实权还是掌握在年迈的乾隆手中,虽然地方都在使用“嘉庆”年号,但紫禁城中仍然用“乾隆”的年号,这种情况持续了四年。
公元1799年,乾隆驾崩,隐忍了四年的嘉庆才真正掌权。嘉庆首先将目光投向和珅,这位纵横乾隆朝二十多年的宠臣,没有想到结局来得如此之快。嘉庆很快将和珅处死并抄没家产,弥补一下父亲留下空国库。
嘉庆此举要想向朝臣及天下百姓表明,面对江河日下的帝业,他要大力整饬吏治,惩治贪污,来弥补日益空虚的国库。和珅集团的倒台,缓解了嘉庆面临的财政压力。于是就有了“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一说。
朝廷内部困难重重,外部同样不安生。白莲教起义死灰复燃,倒霉的嘉庆在登基的当年就遇上了白莲教的二次起义。嘉庆的剿灭行动屡次被白莲教化解,恩威兼施的用了九年时间才将不算劲敌的白莲教起义剿灭。
这场剿灭不仅旷日持续,还耗费了嘉庆四年的国库收入,此后嘉庆与大清都失去了精神气。屋漏偏逢连夜雨,白莲教还没彻底消停,厨子陈德就想要嘉庆的命。1803年,曾在皇宫中当过差的厨子陈德失业了。
再加上妻子的不幸亡故,让陈德连生存也成了问题。悲愤的陈德就想着怎么都是死,还不如去刺杀皇帝。于是,行刺事件爆发,在侄子绵恩的奋力救驾下,嘉庆有惊无险。最后陈德被凌迟处死,两个儿子被绞死。
就这样,嘉庆成了大清十二帝中,唯一遇到刺杀的皇帝。十年后,同样的刺杀事件再次发生。但庆幸的是,在天理教攻入紫禁城后,嘉庆正好在承德避暑山庄。最终天理教被剿灭,林清被凌迟,其家人也被处死。
这一事件对嘉庆的打击非常大,以至于每每想起都在念叨。嘉庆后期的鸦片泛滥,每年约有4000多箱流入中国。嘉庆先后三次禁烟,但效果都不佳。鸦片的大量流入,加速了清王朝的覆灭,嘉庆却只能束手无策。
嘉庆皇帝共有五子九女,其中皇长子早夭,皇四子二十岁病逝,九个女儿全部先嘉庆而去,其家庭也可以说是很悲剧。1820年,在承德避暑山庄居住的嘉庆皇帝突然病逝。他的死因也因此成为清宫几大疑案之一。
清史稿中并没有记载其死因,有的文献上记载说,嘉庆皇帝是遭雷击而死,也有的说是中暑而死。最为悲剧的是,嘉庆驾崩后没有现成的棺材来装殓。嘉庆生前没有准备自己的棺木,当时正值盛夏,尸体极易腐烂。
三天后,宫中才传来消息说,内务府存有一幅乾隆年间的金丝楠木材板,正好能给嘉庆使用。七天后,嘉庆的尸身才得以大殓。二十多天后,嘉庆的梓宫被近八千名杠夫抬回了乾清宫。半年后葬入清西陵的昌陵。
由此看来,嘉庆的一生确实与悲剧一直相伴,从登基开始直至驾崩。嘉庆执政可用平庸二字来总结,但这种平庸并非是他的性情所致,而是一直历史必然,是清朝社会矛盾积累近两百年的结果,悲剧也是注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