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后期,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尤其是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被迫打破了自己的原有封建体系,中国民众受到的压迫又加上了一层帝国主义的束缚。因此,忍无可忍的中国农民们再一次开始聚众起义,开始了自己的反抗斗争,因此自这以后各地农民起义军不断,较著名的就有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
有了起义自然就会有朝廷的镇压,虽然国家,面临着外部的威胁,但清廷的目标主要是以“攘外先安内”为主,先对国家内部的这些不稳定因素进行镇压,然后再考虑与外国的关系问题,所以清廷这样的行为自然就引起了当时更多人的反对,清廷也成为人们反抗的焦点。当时清廷组织的有力的镇压起义军的力量主要是有湘军和淮军等。当然,其中的一些将领也是十分突出的,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
其实,虽然我们经常说清朝后期的蒙古军和满族军队实力衰弱,各个满洲贵族和蒙古贵族都腐败不堪,但是不然,事无绝对,恰巧当时的清政府之中就出了一个蒙古猛将,帮助清朝对镇压这些农民起义起了有效作用。当然可能很多人没有听过,但是确实是无法跳过的一个人物,毕竟这位清廷引以为傲的名将可是为数不多的,尤其是当时以汉人为主导的地方势力让清廷对这位人才也是十分重视的。
19世纪的中期,当时的社会有一个浩浩荡荡的太平天国运动,但同时还有著名的捻军起义。当时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哈萨尔的二十六代孙僧格林沁就在这个时候活跃在了舞台之上。他挥师围剿了太平天国名将林凤祥、李开芳率领的北伐军,又在天津大沽口打败了英法联军,被称为“清廷最后的猛将”,确实这位猛将也是威武一时,让当时很多起义军畏惧。
1865年,僧格林沁以钦差大臣的身份,节制调遣五省兵马对捻军进行围剿。由于求胜心切,一头钻进了捻军早就准备好的包围圈,全军覆没。僧格林沁只身逃窜,潜伏在一块麦田里,被一名负责搜索的16岁捻军少年发现杀掉。一代猛将就这样死在了一名名不见经传的少年手中,可能僧格林且到死也不会理解自己这样的命运后果。实在是悲惨,一代猛将就这样被人消逝于历史,清廷内部自然也是十分的可惜。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无法评说那些起义的农民军,因为他们是迫于生计;同时对于这些镇压农民起义的军队,他们也只是奉命行事,尤其是古代愚忠观念的指导下,他们能做的就是维护这个即将倾倒的王朝,尽力帮他延续生命。无功无过,只是职责使然,当然不排除一些个中分子的投机行为,毕竟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思想的极度碰撞使得中国传统观念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