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托兰曾说:阿道夫·希特勒也许是属于亚历山大、恺撒、拿破仑这一传统的大冒险家兼征服者中最后的一个,由他主导的这段二战历史也成为人类历史上最血腥、最恐怖的梦魇。
提起希特勒,很多人应该都对他深有印象,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起者与主导者,他在历史的进程中留下了深刻的痕迹,但同时,作为极端的法西斯主义者,他非人道的行为又给世界人民留下了痛苦的回忆,大量的人死伤于战争之中,众多的家庭支离破碎,二战留给人们的只有伤痕。他在二战时期实行的种族民绝政策以及给世界留下阴影的纳粹集中营,让人们深感畏惧。
但是,对于这位曾经的“世界名人”,如今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不仅是深受战争影响的国家,即使是他曾经所热爱和付出一切的德国自身,对于自己这位曾经的元首,也是充满了非议。
一些支持希特勒的人认为,他是践行着凯撒、拿破仑等人的对外征伐进程,如果没有希特勒,世界可能将会是另一个大格局,他是带着众多的国家情怀在对外进行着征服,而事实证明,在希特勒引导下的德国,战前经济实力快速发展,不仅解决了国内自身的危机,还让其整体实力得到提升,要不怎能凭着一国而搅动欧洲风云,而且还有意大利那个蠢队友,能和众多国家周旋如此之久,可见其实力强大。
而反对希特勒的人则认为,即使希特勒对于德国有着众多突出的贡献,但是其发动战争的行动给德国之外的诸多国家带去了灾难,甚至一度人们称他为“人间恶魔”,他的罪行是给世界人民带去的痛苦。
作为一国之元首,希特勒站立的利益出发点自然是为了德国的利益,但是战争结果难以预见,不到最后一刻,谁都难以猜测。当进入战争后期的时候,德国尚有200多万的战争兵力,为何没有殊死一搏呢?要知道当时的日本,在看见自己的战场失势之后,提出了“一亿玉碎”的计划,准备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来个鱼死网破。
至于为什么不挣扎,其中包含着诸多因素。
二战时期的德国:成也希特勒,败也希特勒
1929年10月的一场世界经济危机给希特勒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希特勒称经济危机是“政府无能”,是政府接受《凡尔赛和约》和战争赔款及奉行“社会主义”政策的结果,是共和国和历届政府毁灭了德国的一切。
在其继任德国元首之后,采取集权统治,为解决经济危机提供了保障。他以极为激进的手段采取行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德国经济得到了恢复,而且国内的失业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德国在很短的时间里壮大了起来。而希特勒的野心自然也逐渐暴露。
希特勒的目标是拿破仑式的:在德国控制之下,建立一个日尔曼大陆体系。同时,他的手段也与那位大皇帝的相差不远:把德国从国际性资本主义的枷锁之下解放出来,联合所有的日尔曼民族共同组成一个第三帝国,在东欧建立一个所谓“生存空间”。
而这也让希特勒开始了自己世界征战计划。
1938年3月11日,希特勒在奥地利的亲德份子和纳粹份子的帮助下,兵不血刃占领了奥地利,走出了他在中欧侵略扩张的第一步。英法两国对希特勒的这一行动又只是听之任之。当时的英法等国也仅仅抱着自保的心态来面对这次行动,他们并不相信希特勒真的会掀起一场大范围的战争,而正是他们的纵容让德国的野心不断膨胀。
1939年9月1日,希特勒向德国宣布德国遭到了波兰的入侵,德国被迫予以还击,他先后投入150万兵力于战场之上,利用“闪电战”迅速占领了波兰,其后以此为契机,先后占领了丹麦等国。
当时的欧洲战场之上,德国军队确实不可一世。人数兵力在不断上涨,尤其是占领国家之后,也会发展新的军队,很快的时间里,德国的军队数量翻了几倍。之后更是打败了老牌强国“法国”,重新占据了这座一战时期曾经败于德国的国家。
欧洲战场的风云逐渐稳固之后,希特勒也在思考,此时的他到底是应该与英国还是苏联交战,因为这两个都是他对外扩张路上的拦路虎,怎样解决是很头疼的问题。在几番考量之下,希特勒做出了“入侵苏联”的计划。
或许苏联这块土地确实是一块魔咒。曾经的拿破仑也是兵败于此,吃了大亏。入侵苏联的希特勒大军也是受了很大的教训,在这片土地上,他们依然使用闪电战,一度让苏联节节败退,甚至于打到了苏联的国都,但是此时的战争局势对于德国来说反而不利了起来。
自己的老队友日本,不仅长期沉寂于东亚战场,此时还挑战了美国,让美国紧急参战,这对于希特勒来说是不希望看见的,毕竟树立太多的敌人,让德国一时之间很难招架。
而美国的参战让二战的局势很快得到了反转,而苏联战场之上,德国军队也因为地形、气候等原因,逐渐落入了下风,德国的远征计划自然就失败了。接下来自然是对手的表现时间。
希特勒能做的自然就是让军队回守,如果德国被攻破,一切的远征都是无意义的。最初,希特勒自然也是有死守的念想的,毕竟谁都不会轻易承认失败,但是1944年苏联占领罗马尼亚之后,希特勒重视的罗马尼亚油田自然也失去了,这对于希特勒来说无疑是一个打击,作为支持德军实力的重要资源,这无疑让希特勒很是紧张。
在最后的时刻里,希特勒手中的德国军队还有200万左右,当然各地还有一些民兵等等,总体来说还是可以与苏联等国有一战之力的。
但是失去了石油资源的供给,德国引以为傲的战争武器便没有了动力,闪电战的计划自然就不可能再实现,这与苏美等国难以抗衡,尤其是苏联占领了诸多资源之后,自身实力也会很快提升,这绝对是希特勒不希望看到的。
当时的德军真正的主力精锐,已经在诺曼底登陆,苏军反攻的过程中全部被打光,仅剩的一点精锐坦克师和外围防御部队,大多只是二线军团,不是希特勒的王牌军,欧洲的地形总体上以平原为主,德国的最大地理坐标就是波德平原。也就是说如果发生决战,德国此时并没有什么优势。
而且,此时的德国国内也因为长期的战争陷入了困境,军队的后勤保障也陷入了危机,而对于军队来说,除了战场之上的军事武器之外,后勤补给是至关重要的,也许是看到了战争继续进行下去的无果,也让德国军人能够少受战争的苦楚,尤其是还要保留德国自身的后继之力,因为如果战争失败,德国最起码还能保存下去。
4月22日,柏林已被苏联红军包围了四分之三,这时希特勒才大梦初醒。他悲鸣道:“战争打败了我,我将留在柏林,只要时刻一到,我就用手枪结束我的生命。”
1945年4月28日午夜前不久,希特勒和他的情妇爱娃·布劳恩正式结为夫妇,接受洗礼。4月29日,苏联坦克向火车站附近的动物园推进。4月30日,苏军经过激战,终于攻占了国会大厦。此时希特勒的总理府已在炮火的射程之内。下午3点30分,希特勒回到地下室的避弹房间,开枪自杀。
一代战争狂人、极端民族主义者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结语
希特勒本人自然是有着过人之处的,他从底层起来,可能是见识到太多,让他有了一定的极端情绪。对于德国来说,他让它很快走出了困境,扭转了经济危机的颓势,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但是,其发动战争的行为,却让世界众多人民陷入了危机,到了今天,人们依然没有原谅也不会原谅这位战争狂人,因为他留给了世界太多的痛苦。
一个外国人没有政治经验,没有金钱,没有政治背景,但是却在不到十四年的时间就爬上了一个主要的世界强国的元首宝座,这确实是令人瞠目。但极端的心理让他扭曲了自己,更扭曲了这个世界,是不值得原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