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网络
图/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晚清名臣曾国藩曾写过一句话:
“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晚年经不得逆境。”
细想人这一辈子,似乎谁也逃不过这个定律。
但是不论到了什么年岁,处于何种境地,都不要忘了:修炼自己的心境。
少年经不得顺境
白居易出生的时候,正赶上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的乱局,一家人颠沛流离分居5处,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穷困潦倒的生活。
但是,他却没有被苦难打倒,从小便立下“兼济天下”的志向,刻苦攻读。
后来,他给好友元稹写信,其中详细回忆了他年少苦读的经历:
我白天写赋,晚上读经,中间还要学诗,不敢有一丝懈怠;
而且常常读书读到嘴边上、舌头上都长了疮;
写字写到胳膊肘上、手心里都长了老茧;
年纪轻轻,头发都白了;
以至于成年以后,身体都要比同龄人衰弱一些。
古语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就是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白居易像一枚璞玉,被磨砺得愈发光彩夺目。
“少年太得志,容易栽跟头。”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
神童方仲永的故事大家也都听过,前路走的太过顺畅,最后却泯为众人。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一个人如果在少年时期,沉湎于玩乐,不敢面对生活的挑战,那么他的人生必定无所作为,更别说以后要肩负起家庭,乃至社会的责任了。
中年经不得闲境
人生太闲,别念窃生。
人一有空,就容易想七想八,杂念丛生,欲望膨胀,莫名其妙给自己添堵。
专注做一件事,专心爱一个人,才能更好的享受生活的乐趣,感受生命的意义。
不懈怠懒惰,不自暴自弃,没有闲情去悲春伤秋,没有逸致去好高骛远,心怀能量与阳光,活在当下与现实,这样的人,很难无聊。
全力以赴面对生活,想着如何让自己与家人的生活过得更好,处处散发着积极向上的气息。那么心若盛开,清风自来。这样的生活,很难虚度。
曾经有人向豫剧大师马金凤讨教如何才能保持年轻,马金凤老师淡定地答道:“不生气,不闲着。”
作家汪国真在《人到中年》里这样写道:
“到了中年,生命已经流过了青春湍急的峡谷,来到了相对开阔之地,变得从容清澈起来。花儿谢了不必唏嘘,还有果实呢。”
生命在于内心的丰盛,而不在于外在的拥有。
内心充盈的人,不会惹是生非,不会情绪爆炸,能欣赏诗与远方,亦能接受生活的苟且。
晚年经不得逆境
陈继儒在《小窗幽记》中写道:“少年人要心忙,忙则摄浮气;老年人要心闲,闲则乐余年。”
人生苦短,到了老年,已知天命,正所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此时,若非迫不得已,依旧在逆境中摸爬滚打,不但会损害你的身心健康、甚至还会有危及性命的厄运。
孔曰:“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人到晚年,应该学会遵从自己的本心,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生活姿态。
就像渡边和子在《心是一切温柔的起点》中的自白:
人都会老去,而我想漂亮地老去。老年人经常被人形容为“老而丑陋”,我觉得也可以用“老而美丽”这个词来形容。
“老而美丽”,与其说是具有半老徐娘般美丽的面貌,还不如说是一种具有年轮之美、心灵不起皱纹的生活姿态。
俗话说:“知足者贫贱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
走进花甲之年,更应该明白“知足常乐”的价值,没有谁的人生是圆满的,已经得到的就好好珍惜,未曾得到的也不必日日挂怀。
有一个好的心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就是人至暮年时最珍贵的礼物。
很喜欢林清玄对人生的一段总结:
“茶若相似,味不必如一,但凡茗茶,一泡苦涩,二泡甘香,三泡浓沉,四泡清冽,五泡清淡,从此后,再好的茶叶索然无味。
诚似人生五味,年少青涩,青春芳醇,中年浓重,壮年回甘,老年无味。”
人活一世,不管走到哪个阶段,都要做好自己,才能真正感受到人生的味道。
顺境不喜,别得意忘形,沉得住气;闲境不等,别停下脚步,走得出去;逆境不忧,别心灰意冷,抬得起头。
点个在看,愿你前行的路上,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打磨好生活,修炼好自己。
每天清晨跟【 学点易经智慧 】一起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