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步洲,是密码破译方面的专家,他早年间在日本留学,抗战爆发后,他毅然回国。
回国后的池步洲,加入了中统,被安排在总务组机密二股工作,主要负责侦收和破译日本的密电。
1947年,池步洲发现了日本有偷袭珍珠港的可能,那么,其中过程如何?为何他所提供的情报被忽略?这个功劳为何又算到了军统身上?
这一系列的问题,这篇文章为你讲解。
池步洲进入中统的时候只有30岁,他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学的是机电,在破译密电方面,几乎没啥经验。
因此,一开始,他完全是有些抓瞎的,每天看着那些排列紧密的电报,他是毫无头绪。
当时,池步洲所在的机密二股位于重庆的两路口,除了吃饭睡觉之外,他几乎每天都待在办公室。
好在他的学习能力很强,很快就从中发现了突破口。
日本当时的密电码主要有这三种形式:数字、日文和英文,其中,日本往来的电报,以英文的数量最多。
于是,池步洲就决定从英文字母密电码这块入手,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他发现电文里面的字符和字符之间连接得很紧密,而且还是以大写字母排列在一起,也就是“大写的双字母组合”,譬如:MY、KU、ER等等。
池步洲猜想,这些双字母组合很有可能代表着,某一个汉字,或者是日文;经过多次推敲,还真验证了他这个猜想的正确。
一旦找到了突破口,后续的突破口也就顺着来了。
池步洲发现,在日军电文当中出现的一些数字,很有可能代表的是日军的部队番号,或者是兵员的数量等。
他顺着这个想法捋下去,确实和日军的部队番号对应上了,由此,他很快就总结出了,属于自己的一套破译日本密电的本事。
在日本的电文当中,还存在着一些晦涩的隐语,其他同事往往会忽略这些隐语。但是,池步洲凭着直觉,觉得这些隐语肯定事关重大。后来,他能破译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密电,也和这有关。
日本电文里的隐语比较多,譬如:
诸如此类,等等。
1941年的12月3号,池步洲破译了一份重要密电,这是日本外务省发给野村的特级密电,这野村当时是驻美的大使。
这份密电的内容主要有三个:
池步洲拿着破译的电文推断,日本这是要对美国搞事啊!而且搞事的地方很大可能就是珍珠港,时间就在星期天。
他之所以能做出如此精确的推断,是因为早在5月的时候,池步洲从破译的电文中,了解到日本正在搜集珍珠港基地的情报。
1941年5月,池步洲就发现日本总部和美国檀香山的日本领事馆,来往的电报突然变得很紧密。
从双方来往的电文中,池步洲发现日本军方在详细了解珍珠港基地的信息,他把这事上报给了直属上司霍实子。
霍实子让池步洲继续关注双方往来的密电,所以,从12月3号的那份特级密电中,池步洲才能推断出两个重要的、准确的信息。
池步洲把自己破译的电文上报给霍实子,随后又上报给了主任毛庆祥。
毛庆祥拿到电文后,也是兴奋不已,赶紧就去找了老蒋。
当老蒋看过电文后,更加兴奋,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美国不能在隔岸观火了,一旦美国也卷入进来,那自己的压力可就小了很多。
老蒋找来戴笠,让他去找肖勃,通过肖勃把这情报转给美国。
肖勃,当时是中国驻美使馆的军事副武官,也是军统美国站的站长。
不过,罗斯福等人得知这份电文的内容后,却并没有引起重视。
他们之所以没有引起重视,主要是三个原因:
过了四天,12月8号,日本果然突袭了珍珠港。
珍珠港被突袭后,事实证明老蒋的情报是准确的,美国就找到肖勃,询问他这个情报的来源。
作为军统的肖勃,自然就把功劳揽在了军统身上,而池步洲和中统,也就吃了瘪。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美国也确切知道日本突袭珍珠港的计划,可奈何国内民众普遍不愿意参战,这才牺牲了珍珠港,以这个由头参与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