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皇帝在历史上都是很有名的节俭皇帝,治理国家的时候也是很有自己的见解,努力认真,地位十分尊贵的他却完全不愿意过豪华舒适的日子,还在登基以后大力推进朝廷和后宫的勤俭之风,削减所有不必要的开支,每天吃的也都是类似于萝卜白菜这种很简单的食物。但就是在如此节省的皇帝统治之下,大清国库中的存银却还是飞快的变少,这是因为什么呢?难道说他的节俭只是假象不成?
首先,这要从他自己的性格讲起。他一开始并不是皇帝心中最好的人选,对他并不是很伤心。所以他没事就读书下棋,骑马射箭,总之就是每天的主题就是修身养性,这让他养成了和宫里其他子弟完全不同的沉稳的性格,这在他登基以后也显现了出来。
沉稳换个说法也就是保守,这种执政的方式适合于那种比较兴盛的年代,放在道光那个已经开始走向衰落的清朝,就需要一些比较激进一些的政策来刺激经济的复苏,但是这种政策在他眼里都是不可行的,比如有人提议开矿,皇帝觉得这样可能会把神灵惊动,而且也太危险了,所以就把它否决了。
其实类似的政策还有很多,比如多开放几个通商口岸,这样就能收税,还能刺激民间的经济,但是类似于这种的办法在沉稳的他眼中都是违背了祖宗的礼制或者太冒进,于是就都这么搁下来了。国家的经济得不到一个复苏成长的契机和平台,只能开始退步。
而且在当时,除了这些问题,还有他的团队的问题。当时买卖官职的现象十分严重,很多比较重要的官职也都是通过买卖得来,而这些人买官的唯一目的就是可以在上台后大肆搜刮平民油水,没有多少收入,还要缴纳高额的苛捐杂税,这直接就导致了民众的不满,所以许多的平民起义就这么爆发。不光是地方,朝廷官员也是如此。就不说别的,光是负责皇帝吃饭开销的内务府,也都能大肆的敛财。
皇帝本人是十分节俭的,所以每天都吃的特别简单。有一天朝堂之上,他问下面的一个大臣上班之前有没有吃饭啊。大臣老老实实的说吃了一个鸡蛋喝了一碗粥。道光就不高兴了,小伙子小日子过得比我还滋润啊,宫里的鸡蛋30两纹银一个,我都舍不得吃,你好大的胆子!一个鸡蛋都敢报这样的价格,由此可见,宫内的官员搜刮油起来才是真正的丧心病狂。所以综合起来,内忧外患,官员贪腐,皇帝还比较保守,多方面因素才最终导致了清朝逐渐衰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