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晚清老照片上都记录了晚清妃子的风采,但这种“风采”属实是让现代的我们难以欣赏。所以我们对晚清秀女的印象都是丑,那么贵为天子的皇帝为什么要选这么多“丑妃”呢?选秀制从古沿用至今应该是一直向前发展的,为什么妃子却会越选越丑呢?
逐渐发展的选秀制度
封建时期的选秀制度起源于周朝,《礼记》中就记载了周天子的后妃制度:“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侍妇,八十一御妻。”由此可见选秀制度是非常早就确立了的一种制度。
秦灭六国后从其他国家掳走的公主少女等更是无数,此时的女人也只是男人的附庸品甚至是商品。好看的女子自然会被进献给秦王和其他王公贵族,嬴政自称“皇帝”后也就有了皇后这一称呼,除此之外秦还有美人,良人,八子等对后宫嫔妃的等级划分。
之后的汉朝称选妃制度为“采选”,此时的女孩子依旧是“商品”和附庸。是可以用于缴纳赋税的,并且还设立了“相工”。这种“相工”都是阉人,是专门为皇帝挑选美女的,此外汉朝的“采选”基本继承了秦朝时期的全部制度。后宫除皇后最尊贵的位置称为“昭仪”。
随着选秀制度的发展,大唐盛世选妃更是隆重至极。此时的选秀流程也已经发展到了巅峰,太监和嬷嬷们会检查选秀女子的皮肤是否白皙,有没有夹带危险品和是不是处女等。
唐朝的后宫登记制度相比汉朝更为完善,每个阶级都有几个不同的封号,二品下四平上妃子一般分为“仪、媛、荣、华。”并且在前面加上品级,比如昭仪、顺媛、修容、淑华等。
宋朝的选妃制度则基本秉承着唐制,与唐朝基本无二。但值得一提的是宋朝发达的经济催生了大量的青楼产业,就连皇帝都沉迷其中。宋徽宗就经常“微服私访”私会名妓李师师。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选妃基本都是从手下大将中迎娶,这样不少将军们就成了皇亲国戚。
但是时间一长朱元璋又开始担心外戚专权和宦官专权等威胁皇权的行为,于是规定太监只允许端茶送水,不允许读书写字。而朱元璋也竭力支持后宫不可干政这一理论,而清朝对太监不许干政更是极为严苛。
在这之后明朝的选妃就又从民间开始,不管出身如何,只要是正常百姓家的“良家女”都可以参与选秀。
而清朝的选秀制度就大有的说了,清朝的选秀制度可以说是各朝各代中最注重血统和亲缘关系的。
大清建国初期(指皇太极,顺治,康熙时期)帝王们几乎没娶过汉族女子,皇太极一生中有十四个妃子,却没有一个汉人。但因皇太极一生没有入关为帝,所以不具备参考性。
而顺治皇帝作为清军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共有37名后妃,却只有1名汉人,是当朝礼部侍郎石申的女儿石氏,她也是顺治皇帝的嫡妃,被封为恪妃。也许是为了政治目的不能让后宫全部是满蒙妃子落汉人口实,这也足以见得满清前期对汉人的排斥。
康熙帝妃嫔有记载的共65人,而汉人仅仅只有9位。并且这些汉人妃子地位较为低下,满军旗的女子一般只要生育一次就可以封嫔封妃,如果是皇子那更是母凭子贵甚至被封为贵妃。
但身为汉人的这九个嫔妃都有生育,生育了三个皇子的王氏也仅仅是个嫔位,康熙去世后才被追封为太妃,其他几个女子也都为康熙生育过皇子,但一生只是个常在。
这种情况直到雍正帝时期才有所改革,雍正帝不再只选满军旗女子。而是从汉军旗中着重挑选,这样既能平衡朝中满汉的局势,又能安抚汉臣。据记载雍正共有32位嫔妃,其中嫔以上的有八位。但除了两位皇后外剩下六位全部都是汉人。有敦肃皇贵妃年氏、纯懿皇贵妃耿氏、齐妃李氏、谦妃刘氏、宁妃武氏和懋嫔宋氏。
其他嫔妃记载不详,但如果按照姓氏来看也还有17位(记载不详存疑)左右都是汉族女子。可以说雍正统治时期后宫是汉军旗女子主导的。那么具体何为八旗制呢?为什么满清初期只从八旗中的满军旗女子中选妃呢?
何为八旗制
所谓八旗制就是满族的一种户籍制度,也是清朝的核心制度。八旗制度贯穿了整个清朝的始末,可以说清朝兴于八旗制也亡于八旗制。
满清八旗分为正黄、镶黄,正蓝、镶蓝、正白、镶白和正红镶红。内务府的包衣奴才(皇家奴才)也属于八旗的旗人。旗人们在清朝拥有着很高的待遇,其中黄旗和正白旗的旗主都为皇上,也相当于是清朝的皇家卫队。
汉人虽然在满清政权中地位较为低下,但八旗中也有所谓的“汉军旗旗人”。这些人多为朝中的汉臣,也是皇帝选妃时的联姻对象。
满清皇室为了保证爱新觉罗族血统的纯正通常只在八旗中进行选妃,这样既能加强中央集权,也能拉拢王公贵族。从大部分满清妃子的姓氏也能看出来她们母家的地位,比如博尔济吉特氏、钮祜禄氏、佟佳氏、叶赫那拉氏等等的满族大姓都经常是后妃中的主角。
但这样做的缺点就是避免不了党争之祸,康熙朝的索额图和纳兰明珠,雍正朝的鄂尔泰和汉臣张廷玉......
党争一向都是帝王深恶痛绝的,大臣们拉帮结派,权力互相倾轧。也正是为了防止党争雍正皇帝搞了密折制度和秘密立储制度。康熙皇帝死后出现了著名的“九子夺嫡”事件,这其中也少不了党争的身影。
所以雍正帝娶诸多汉军旗女子的原因可能就是为了平衡朝野势力,安抚汉臣。一定程度的提高了汉臣在朝中的地位,这也会打击满人内部的党争。从而将矛盾一致对向汉臣。
可是为什么到了晚清时期的秀女却越选越丑,甚至到了“丑女”的程度呢?选秀中的潜规则又是什么?
为什清朝秀女都很丑?
清朝秀女丑陋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后宫嫔妃的干涉,清朝选秀的工作一般是由太后或皇后来主持的。有的时候也可能是贵妃。皇后自然不愿意自己的夫君过度宠幸别人,因此在八旗中会特意挑选长得丑的女子。而太后也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沉迷后宫不理朝政,也就默许了这种争宠的行为。
第二个原因是选秀的政治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虽然皇帝贵为天子。但也并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选秀也必须优先考虑到如何拉拢朝中大臣,平衡朝中势力等。
所以选秀的秀女也并不是皇上所能左右的,而是要根据局势审时度势,那么相貌也就不重要了,反正皇帝取回宫来也是好吃好喝的供着,至于宠不宠幸那就是后话了。
长相也可以说是一个秀女最不重要的东西,一个秀女的家世背景和贤德在那个年代都比长相要重要。
而古今人不同的审美也是我们觉得清朝秀女很丑的原因。各朝各代选秀的标准也都不相同,比如蒙元就喜欢个子大的女人,秦朝喜欢大气端庄的,而唐朝则以胖为美。各个时代的审美都截然不同,我们这个时代的审美也与之前封建时期截然不同。
总而言之清朝秀女丑陋的原因有三种,一是后妃争宠,不愿意让美女再进入宫中。二是选秀目的多是政治目的和延续子嗣的目的,长相并不重要。三就是古今审美的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