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明洪武元年(1368),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便派遣使臣带诏书前往周边各国,以此昭告天下。明洪武五年(1372),朱元璋遣使臣杨载诏书入琉球,促使琉球与明进行朝贡往来。
琉球当时尚处三国鼎立之时,分为山南王、山北王和中山王。三国并立,战事频繁。琉球三国都期待与明朝建立朝贡关系,以此增强国力,取得琉球的绝对统治。此后,三国都派出使臣前往明朝,他们在称臣纳贡的同时,也加入了以明代为中心的宗藩体系。
明洪武五年(1372)十二月,琉球国“中山王察度遣弟泰期等随载入朝,贡方物”。[1]这是琉球首次正式向中国朝贡。此次中山王察度派使臣随同杨载一同还明,明太祖朱元璋大为欣喜,并且赐大统历、文绮、纱罗。洪武十三年(1380),山南王承察度也以师惹为使,入贡中国。
洪武十六年(1383),山北王帕尼芝遣其臣模结习随同中山王及山南王一同到明廷谢恩。明太祖赐中山王镀金银印一颗。
洪武十八年(1385),明廷复补赐山南王、山北王镀金银印各一,并赐中山王、山南王海舟各一。
此后,三王入贡不断。宣德四年(1429),尚巴志先后消灭山南王、山北王而统一琉球,仍以中山王之名向明称臣纳贡。
清承明制,顺治十一年(1654),礼部规定琉球贡期为二年一贡,使团人数为150人,进京朝贡人数为15人。
进贡方物依照明会典的规定,并得到顺治帝的允准。同时,因为清初国内形势,清朝对明代中琉关系体制做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和完善,包括漂风难民的救助体制、惩罚商人违法行为等内容,清朝历史上总共派遣八次册封使前往琉球册封,虽然面临种种困难,但清政府依然积极完成册封琉球国的事宜,总体上保持中琉稳定的宗藩关系。
琉球请封使和迎接使的派遣
1840年代开始,欧美“异国船”前往琉球数量增多,他们的目的与此前完全不同,造成此时期琉球王国外交危机。
此后,琉球与美、英、法三国签订条约后,暂时解除了琉球王国外交危机,但随之发生的牧志恩河事件始终影响琉球王国内部政治,并一直持续至六十年代。
咸丰十一年(1861),琉球爆发国内经济危机,正月二十六日琉球馆颁布信息,传统的钱币兑换发生了巨大改变,这样的影响是全方面的,其原因在于萨摩藩为了应对外国的压力,琉球通宝成为重要货币,铜的开采力度加大,最终造成铜钱价值暴涨,以至于只好改变了铜钱和铁钱的交换比率。
这一方案的改变造成琉球国经济的混乱,物价飙升,但因为政策局势的被动,琉球仍响应了萨摩的决策,这成为这一时期琉球国内巨大经济问题。
兑钱令所造成的巨大打击,不仅仅影响琉球国内政局稳定,最大受害者是普通平民阶层。百姓因为物价飞涨,从而陷入贫苦生活中。反而,上层阶级趁此机会大肆敛财,获得了较大收益。
而在这样混乱的情况下,琉球即将迎接清朝册封使到来。琉球王国最后的国王尚泰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即位,但并未得到中国的册封,清政府因为内外局势困扰,册封事宜一直拖到了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后期。
1840-1850年代,琉球面临欧美“异国船”来访,被迫打开国门,处于最严重的对外危机中,无法迎接册封使团。
琉球通过与欧美国家签订条约,化解了鸦片战争期间琉球王国的对外危机,马上决定于咸丰六年(1856)六月十日(7月11日):“册封乃古来沿革之大礼,不可废止。将以庚申(1858)之岁请封。”
开始着手准备四年后来琉的册封使。此后,琉球王府开始号召国内捐献财物,以作未来迎接册封使团费用。琉球王国紧锣密鼓准备的时期,清朝正面临着英法联军的侵略,以及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最后,琉球王国决定延期至1864年,延长准备迎接册封使的工作。琉球派遣使臣前往中国,名义大致有进贡、接贡、庆贺进香、谢恩、报丧、请封及接封等。
同治三年(1864),此年本应该进行清朝册封琉球国王的册封大典,但因为太平天国运动并未能如期进行。
同年,琉球国向清朝派遣请封使,请封使由东国兴、毛发荣以及林世爵三人担任,并同时兼任进贡使。
册封作为中琉关系头等大事,所谓朝贡,其实只是单方面而言,是指属国对朝廷的朝觐进贡;封贡关系,也就是指朝廷对属国的敕封与属国对朝廷的进贡,这才能说明双方相互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因此在封贡关系里,一切都始于敕封,也只有朝廷敕封了属国、属国接受了朝廷的敕封,君臣身分确立了下来,彼此封贡关系的权利义务才建立起来,而后才会有相应的朝贡事务。
琉球使臣得知战事消息后,知悉无法前往北京进贡,只能将琉球国请封意愿递交礼部,以便完成请封事宜。
琉球使臣在福州等待近一年时间,仍未得到礼部回复,一直到同治四年(1865)六月二十日,礼部咨文到达福州,咨文表示来年进行册封大典,琉球使臣马上将礼部咨文转交至琉球通事王恩广,由其携带咨文返回琉球。
同治四年(1866)十二月十八日,琉球使臣东国兴等人到达北京,并呈递琉球尚泰的请封表。自此,清朝正式任命翰林院检讨赵新为册封正使翰林,翰林院编修于光甲为册封副使,命令二人前往琉球册封。
同治五年(1866)四月二日,琉球使臣一行返回琉球馆。谕祭故王、册封新王对琉球王国是最为重要的事件,琉球对明清派遣册封使臣此极为重视。
首先,礼部会先将派遣册封使臣的相关咨文送至琉球,琉球国马上会准备接封使臣前往中国,从而迎接中方册封使团抵达琉球。
同治四年(1865)二月十三日,琉球按惯例派遣接封使前往中国。同治五年(1866)五月十三日(6月25日),赵新册封使团及琉球迎接使郑秉衡等人一同乘船前往琉球,但在航海途中因为搁浅导致船体破裂,五月十五日,册封使团一行人又返回福州。
同年7月5日(同治五年五月二十三日),册封使团再次出发,8月1日,抵达那霸。
末任册封使赵新出使琉球
赵新(1808-1887),字又铭,号古彝,候官县(今福州市)人。咸丰二年(1852),赵新中进士。咸丰六年(1856)授职检讨,协修国史。
此后从咸丰九年(1859)到同治四年(1865年),出任江西和广西乡试副考官。同治四年(1865),琉球国最后一任国王尚泰世子来华报丧请封,七月,经过严格选拔,赵新和于光甲被任命为册封正副使,这也是最后一批册封使。
赵新等于同治五年(1866)正月从北京出发,当年四月底抵达福建。赵新等同福建巡抚徐宗乾选募商船作为封舟,并按历届册封使定例,于夏至节前后西南风盛行时登舟开船。
当年五月十三日,在祭海神后从福州南台开船。不幸在放洋出海后发生船只搁浅损漏事件,被迫重新返航换船,改用曾载运林鸿年一行人去琉球的邱大顺船只。六月初九开洋,当月十八日到达那霸港,因为黑潮涌入港湾,赵新等人被迫在海上飘荡三日,最终在二十一日傍晚抵达那霸港。
七月二十日,赵新等人祭奠琉球已故先王尚育,次月二十七日,宣读册封尚泰王的敕书。十一月初十日,赵新等人启程归航,当月十六日顺利抵达五虎门,册封活动宣告结束。
归国后,赵新撰写《续琉球国志略》两卷(卷首一卷),在其去世后由子孙整理刊行。此书篇章、体例沿袭周煌的《琉球国志略》。该志开篇序言由赵新的同乡郭柏荫所作,他夸赞赵新不顾个人安危出使琉球,认为此举是宣扬天朝的圣威和天子的圣德。
卷首有御书、诏敕、谕祭文等三部分。其中御书、诏敕收录有道光十八年(1838)封王尚育诏、道光十八年(1838)封王尚育敕、同治五年(1866)封王尚泰诏、同治五年(1866)封王尚泰敕。
谕祭文包括道光十八年(1838)谕祭故王尚灏文、同治五(1866)年谕祭故王尚育文、道光十八年(1838)谕祭天后文、同治五年(1866)谕祭天后文、道光十八年(1838)谕祭海神文、同治五年(1866)谕祭海神文等。
从琉球回国后,赵新升任詹事府右春坊右赞善、左赞善,补授陕西督粮道。其任期间注重农业,储粮备荒,修建书院,培养人才,勤政爱民。
这些作为与其年幼时在赵在田门下所受教育是分不开的。光绪二年(1876),由于病重,赵新辞官归乡,回家十日后病逝,终年七十四岁。
赵新除《续琉球国志略》外,还著有《还砚斋周易述》《还砚斋古近体诗略》《还砚斋易汉学拟旨》等。
作为最后一位册封使,曾任职史官的赵新经过史书编撰训练,具有良好的史学修养。他撰写的《续琉球国志略》意义重大,为进一步了解19世纪60年代的琉球社会提供了一份翔实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