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好友愿花500两黄金买手稿,蒲松龄:不卖,结果问题出在后人身上

好友愿花500两黄金买手稿,蒲松龄:不卖,结果问题出在后人身上

蒲松龄花费20多年的时间与精力完成《聊斋志异》,他的好友王士祯知道后,愿意出500两黄金购买手稿,不料,被蒲松龄坚定地一口回绝,结果后人却为了利益,主动拿出了手稿。

一部《聊斋志异》,论的是反鬼神,见的是人心。

蒲松龄之所以不卖给自己的好友,其实是有原因的,他有个心愿,想要把这部手稿传承下去,作为镇家之宝,不许借阅。但是到了清同治时期,也就是蒲家第七代,事情发生了大转变。

蒲松龄的是山东人,第七代的后人叫蒲价人,那时淄川城内爆发农民起义,硝烟四起,民不了生。《聊斋志异》原稿是祖传珍宝,蒲价人害怕在战乱中发生不测,就从祠堂中取出,举家搬迁到了沈阳。直到他死前,依照祖上的家规,将《聊斋志异》传给出自己的大儿子蒲英灏。

光绪二十年(1894年),蒲英灏是依克唐阿将军的一名小小的统领。将军知道他是蒲松龄的后人,他很想阅读一下《聊斋志异》的手稿。

于是,开口向蒲英灏借。这让蒲英灏陷入了两难,一边是领导,一边是家规,要怎么办好呢,是借还是不借?

如果贸然借给他,万一他要不还给我怎么办,这风险就大了,说不定会遭雷劈,以后怎么去见老祖宗。可万一领导只是看看就还给自己了呢,蒲英灏的心里开始打架。

思来想去,最终他想到一个方法,先借领导看半部手稿,等到依克唐将军看完了,并如约归还,他再将手稿的下半部借出,这么一想,把自己就劝明白了,决定就这样做。

蒲英灏将手稿小心翼翼地借给了依克唐阿将军。好在将军为人品性不错,读完前半本手稿后将其归还,蒲英灏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下了,他不再犹豫,放心大胆的将下半部手稿拿出借给将军阅读。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依克唐阿将军在北京感染疾病,不治身亡。致使该部手稿未能如约还上。后来八国联军攻占了北京,将京城中很多奇珍异宝都抢掠过来,《聊斋志异》下半部分也不见了,有可能真的落到了八国联军的手中。

蒲英灏到了晚年之际,也没有找到那本丢失的手稿。依照祖上的规定,将原稿传给大儿子,但是有件事,改变了蒲英灏的想法。相传其中有一段故事。

蒲英灏有四个儿子,孩子们都清楚《聊斋志异》手稿的重要性,可其中一个儿子起了贪念,趁蒲英灏不在,将手稿从家中偷了出来,交给了商务印书局,得了一笔钱。

蒲英灏获悉这件事后,大发雷霆,气得浑身直哆嗦,把儿子臭骂了一顿,他不能让祖上的规矩,彻底毁在自己手里。

于是,蒲英灏多次与商务印书局交涉,希望要回手稿。商务印书局被他软磨硬泡缠的没办法,最后,收了蒲家的一些赔偿费,交还了手稿。

蒲英灏捧着失而复得的原稿,热泪盈眶,经过这次经历,心想可不敢再丢了。蒲英灏暗中观察,发现四个儿子当中,只有小儿子蒲文珊对书画很是热爱,蒲英灏经过再三考虑,决定破了规矩,他把《聊斋志异》的手稿传给小儿子,叮嘱再三,才闭了眼。

小儿子蒲文珊后来成为西丰县图书馆的馆长。当时奉天省图书馆馆长叫袁金铠,他认识蒲文珊,知道他手中有珍贵的半卷手稿。就上门找到了蒲文珊借阅。蒲文珊没答应,既而袁金铠又提出印刷的要求,蒲文珊觉得祖上的东西,印刷出来是好事,就只答应了,但手稿不卖。

蒲文珊将《聊斋志异》半部手稿放在精美盒子里面,决定不再示人。可袁金铠还是不死心,多次找到蒲文珊要求购买手稿,都被蒲文珊拒绝了,直到有一天蒲文珊突然不幸人狱,袁金铠的儿子却了歪脑子,想用蒲文珊出狱这件事来交换手稿,蒲文珊宁死不屈,没有答应。

1950年,蒲文珊将手稿捐赠给政府,政府转交给辽宁图书馆珍藏,据此前报道,因年代久远纸质泛黄,但墨迹依然清晰,字迹工整,经周福成老师傅重新装裱,并作为今天看到的金镶玉装,在辽宁博物馆展出。

编辑搜图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手稿,是中国古典名著中唯一存世的作家手稿,老舍用这样一句短评形容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只是那半部至今下落不明,是否还有“兄弟相认"的可能,众说纷纭。

最终的半部是否能重见天日,是我们一直所期望的,图已附上,不知道你有没有见过?

作者:花想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大儿子,蒲英灏,结果,蒲松龄,手稿,问题,祖上,蒲文珊,将军,黄金,观点评论,蒲英灏,聊斋志异,蒲松龄,手稿,蒲文珊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大儿子,蒲英灏,结果,蒲松龄,手稿,问题,祖上,蒲文珊,将军,黄金,观点评论,蒲英灏,聊斋志异,蒲松龄,手稿,蒲文珊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大儿子,蒲英灏,结果,蒲松龄,手稿,问题,祖上,蒲文珊,将军,黄金,观点评论,蒲英灏,聊斋志异,蒲松龄,手稿,蒲文珊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