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俗称对对子,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始于五代十国,胜于明清。在历史上,出了许多对对子的高手,比如宋朝文豪苏轼,明朝大才子唐伯虎,这些才子为后世留下了许多有关于对联的趣事。清朝诗人李调元名气没那么大,但同样才华横溢,尤其擅长对对子。
李调元,字羹堂,四川罗江县人,清朝著名戏曲理论家和诗人,也是“清代蜀中三才子”之一。李调元从小就聪慧过人,5岁即读四书五经,7岁就能吟诗作对,所作诗词传唱于乡里,李调元也被称之为神童。长大之后,李调元考中进士,从此进入仕途,担任翰林编修。
有一天,有一个孩童在路边玩耍,把三块石头搭在一起,并称之为“石桥”,小孩子玩得不亦乐乎。此时,李调元正坐着轿子路过此地,轿夫见到孩童在路上玩耍,忙把孩子赶走,并把孩童搭的“石桥”踢倒了。
孩童很生气,本来玩得很开心,却被这轿夫扰了兴致,于是拦住轿子,要讨个说法,与轿夫争论起来。坐在轿子里的李调元不明所以,只听到轿子外孩童稚嫩的声音,出娇后一看,确实是一个9岁大小的孩子。在向轿夫了解情况后,李调元觉得很有趣,于是亲切的问孩子:确实是我们的不对,那你想要怎么办呢?
孩童认出了这是李调元,于是说道:李大人,听说你善于作对,小子出个上联请你对吧!李调元觉得这小孩子十分可爱,自己也确实擅长对对子,连忙答应,让小孩子出上联。孩童立马对出了这样一个上联:踢破磊桥三块石。这个上联是个拆字联,“磊”即是“三块石”,而且还俏皮的表达对自己“石桥”被破坏的不满。
李调元听到这个上联,擅长对对子的他竟一时想不到合适的下联,只好与小孩约定明日再对。李调元是个执着之人,回家之后,整日想着这个上联,茶不思饭不想。妻子察觉到了异样,问丈夫为何愁眉苦脸,李调元便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妻子。李调元的妻子思考片刻之后,微微一笑,随后在纸上写了一个“出”字,然后用剪刀把纸剪开,“出”字一下子变成了两个“山”,李调元恍然大悟。
第二天,李调元一早就来到了与孩童约定好的地点。孩童一到,李调元就赶紧把自己的下联告知了孩童:剪开出字两重山。孩童一听,哈哈大笑,并对李调元说:李大人,恐怕这是你夫人对出来的吧。李调元有点尴尬,问孩童:你是怎么知道的?孩童答到:妇人常与剪刀打交道,你一个男子汉怎么会想到这个下联呢,不如把下联改为:劈开出路两重山。
李调元对这个孩童十分服气,感叹:果然是英雄出少年。至此之后,李调元经常在学业和生活上照顾这个孩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