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钱币铸造流程图
清钱铜钱学习资料(各局满文对照表)
公元1644年,清军攻入关内,清爱新觉罗·福临至北京,即皇帝位,改元顺治,成为清世祖。在北京设铸钱局铸钱,于工部、户部开设宝源局、宝泉局,后随着天下统一,在各地开钱局,并铸“顺冶通宝”。在清军刚入关时,允许明钱流通,但不久即严禁使用明钱及其它古钱,独行清钱。
顺治
顺治通宝是清世祖顺治年间(1644-1661年)所铸钱。顺治元年,在北京于工部、户部开设宝源局、宝泉局铸币,后随着天下统一,在各地开设钱局,钱币上用楷书写着“顺治通宝”。顺治通宝的成分红铜七成,白铜三成。
顺治钱的版别分类,粗略可划分为以下几大类:
一、顺治光背类
二、顺治背符号类
三、顺治背记值类
四、顺治单汉字(也叫单字记局)
五、顺治一厘钱
六、顺治满文和满汉文
顺治通宝光背类
顺治通宝光背
在实际收藏过程中,光背式以外的形式由于有各自不同的背文都非常容易识别,以不同的背文为主干进行分类,泾渭分明条理清晰。但恰恰是最早出现的光背类钱非常麻烦,没有背文使得分类很难找到主干。
举个例子。如果按照面文“顺治通宝”四个字分别作为主干进行分类,那可就混乱不堪了。
按“顺”字作为主干分类有:长川顺、短川顺等。
按“治”字作为主干分类有:连水治、狭治等。
按”通“字作为主干分类有:单点通、双点通、角头通、方头通等。
按”宝“字作为主干分类有:尔宝、缶宝、阔贝宝、开足宝、并足宝等。
顺治通宝背符号类
(上圈、右圈、上星、下星、左星、右星、阴月等)
指钱币币身上有像月亮和星星样的阴阳纹,一般在钱币的背面。
顺治通宝背上圈
顺治通宝背记值类
顺治通宝背一
顺治通宝背二
顺治通宝背单汉字类
其形式类似于唐代的会昌开元:钱背由一个单一汉字(有穿上、穿右及穿左三类)
记载顺治时期全国先后有二十三个钱局开铸单字记局钱,但从现存顺治钱实物来看仅发现了工、户、蓟、宣、云、延、原、同、阳、河、临、东、浙、宁、昌、福、荆、襄和新共十九局。钱重一钱二分。顺治八年钱重改为一钱二分五厘。清朝初期制钱重量不断变化,顺治通宝钱汉字钱的大小轻重差异较大。有的钱局开铸时间短,开铸不久即停铸,所以有的记局记地钱数量很少,其中“延”、“宣”、“蓟”,存世甚少,极为罕见。
顺治通宝单汉字六枚面
顺治通宝单汉字六枚背
顺治通宝背一厘钱
较背单字钱制作精好,背文由穿右一本省记局汉字与穿左“一厘”组成。由于“一厘”二字取折银一厘之意(一千厘准银一两),可直接与官银兑换,故称其为计银一厘式。
史料记载顺治一厘式共有十九局开铸,分别有:户一厘、工一厘、蓟一厘、宣一厘、云一厘(密云局)、东一厘、临一厘、原一厘、阳一厘、陕一厘、同一厘、河一厘、浙一厘、宁一厘、昌一厘、江一厘、福一厘、云一厘(云南省局)、荆一厘。各局版式基本固定,变化不大,除原一厘、浙一厘、宁一厘、昌一厘、江一厘、福一厘、云一厘等南方各局使用较为特殊的面文书法而外,其余各局多数采用了户部铸币的标准面文体系。
顺治通宝背户一厘
顺治满文和满汉文
满文:由户部宝泉局和工部宝源局开铸“新钱”即顺治通宝背满文“宝泉”、“宝源”钱,每文增至一钱四分,且铜制金黄径大精美,俗称大制钱。此次改制完全脱离了明代体系而确立了清代制钱风格,完成了从型制上仿造明代制钱到铸造真正意义上的清代钱币的转化过程,在整个中国钱币史上也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顺治通宝宝源宝泉各一枚面
顺治通宝宝源宝泉各一枚背
满汉文:分别有同、福、宁、东、江、宣、原、蓟、昌、河、临、浙、陕、密字,除宝泉、宝源两局所铸制钱仍为满文钱局外,其它各省钱局所铸钱背文都为满汉文钱。其中十二局:即“临、宁、原、宣、同、江、东、河、蓟、昌、浙、陕。”此种钱式制作较好。铸量最多,存世也较多。
顺治通宝背满汉文10枚面
顺治通宝背满汉文10枚背
顺治通宝其他类
(顺治通宝合背、顺治通宝背龙凤、顺治通宝背十一两、顺治通宝背大清等)
精美如母钱顺治合背(假货)
关注小编,和小编一起探讨、交流钱币收藏小知识和小乐趣!如果错误请大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