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些细节却令整部剧的剧情,更加的丰富并充满深意。
这是发生在康熙发起的“议举新太子”前期阶段,八阿哥和十阿哥联手一个名叫张德明的道士,导演了一出“八王大”的闹剧,暗指康熙有意让八阿哥上位
八阿哥佯装非常气愤,顺便带着这个张德明道长进宫,想试探一下康熙对这件事的态度。
结果,康熙的表态着实令八阿哥异常兴奋。
只见康熙非但没有处分这个张德明,还意味深长地声称这些江湖术士的话,某些时候也代表了一些民意。
康熙的这番表态很快便像长了翅膀一般,传遍了整个朝廷。
胤禛得知康熙的这个表态后,内心极为失落,以为康熙当真是要传位给八阿哥。唯独邬先生却看出了其中的端倪,将“八王大”继续拆解为“大王八”,惹得胤禛哈哈大笑,瞬间解去了千般忧愁。
按照邬先生自己的说法,他之所以笃定康熙不会被八阿哥的这套并不高明的把戏所蒙蔽,是因为他此前已经把“康熙写的书、做的诗,认真地拜读了几遍。”
这个时候,邬先生已经来到胤禛的府上一年有余,其对外的身份是胤禛两个世子的教师爷,然而其真实身份却是协助胤禛夺嫡的幕僚军师。
此时,虽然胤禛和邬先生还没有坦露这份心迹,但是邬先生早已经心知肚明。
因此,邬先生才会提前研读康熙写的书、做的诗,意在对康熙精心全方位的研究、了解,以便接下来为胤禛铺设夺嫡之路奠定基础。
二、胤禛和山西的“不解之缘”
如果要说本剧中,胤禛和哪个地方最有“不解之缘”,我想当首推山西。
这部剧中,胤禛和山西相关联的点太多了。
胤禛的心腹李卫,在奉命去万永当铺“投放赃物”的时候,模仿的是地道的山西太原口音。要知道,李卫本是江南人士,能够将山西话讲得如此“以假乱真”,把万永当铺那个精明能干的老掌柜都能蒙骗过去,足见李卫曾经和山西的人士有过长时间的接触,甚至也对山西的风土人情耳濡目染,再加上其脑瓜灵活,所以练就了地道的山西话。
李卫能够和山西产生某些关联,必然是和胤禛有关系。
胤禛继位后,安排诺敏前去山西追比欠款。只见诺敏从山西富商票号那里借来了现银,蒙混过关,“提前”完成了追款任务。胤禛在喜悦之余,不由得和山西籍的小太监“如数家珍”地聊起了山西的物产:“杏花村的酒、清徐的醋、漫山遍野的煤”,简直比山西人自己了解的还要多。
随后,胤禛看到山西籍的乔引娣——十四阿哥的红颜知己,便硬生生地将她带到自己身边服侍自己的饮食起居,而且尤其喜好乔引娣做的山西面片。
电视剧中,胤禛如此对山西情有独钟,并且和山西有如此深的渊源,我想并非是个巧合,或许主创人员拍摄的完整版电视剧的剧情中曾经安排过胤禛在山西的某些戏份,只是我们看到的删减版电视剧,已经将这些内容去掉了。
细节三、康熙大寿之际,胤禛却不让年羹尧和李卫进献寿礼
话说十四阿哥在西北担任大将军王期间,年羹尧出任陕甘总督,全权负责西北大军的粮草供应,李卫也被安排到陕甘,协助年羹尧开展工作。
后来十四阿哥在西北取得大捷后,李卫随即出现在了北京,来到胤禛府上。
为什么胤禛不让年羹尧、李卫向康熙大寿进献寿礼呢?
我们且看一下李卫到胤禛府上后,胤禛都给他安排了哪些“项目”。
首先,李卫在邬先生的陪同下,到高福那早已破败的房间进行了一下观光。
这显然是胤禛特意安排的。
彼时李卫已经官至四品,又长期和野心勃勃的年羹尧相处。胤禛难免不会担心李卫也会像年羹尧那样,随着官越做越大,野心也会膨胀起来。
胤禛安排李卫亲眼目睹高福因为背叛胤禛而走向自我覆亡的惨淡结局,也是在给李卫提个醒,让他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和定位。
除了安排李卫参观高福的旧住所之外,胤禛还安排李卫和邬先生到枫晚亭那边等他回来一起吃饭。
这个自然是想通过李卫了解更多西北的战局以及年羹尧在西北的具体表现。
那么回到我们所要探讨的问题:为什么胤禛不让年羹尧和李卫进献寿礼呢。
试想,西北大捷固然是十四阿哥带兵的功劳,但是也离不开年羹尧出色的后勤工作。
至于李卫,他才刚刚位列四品官,如果也默认他可以越过胤禛向康熙进献寿礼的话,那么长此以往他也会逐步摆脱胤禛的掌控,自己单飞起来。
因此,胤禛不经意间的一个小动作,实则是为了敲打自己一手栽培出来的两个下属,防止他们有更进一步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