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族,也就是今天的满族,源自3000多年前的肃慎,汉朝时挹娄,南北朝时期称勿吉,隋唐时期称黑水靺鞨,到了辽宋时期开始势力急剧膨胀。公元1115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在会宁府(哈尔滨阿城)建立金朝,先后攻灭辽、北宋,后来被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吞并。
明朝女真分为建州、海西、东海三大部
明代以来,居住在东北地区的女真族人分为建州、海西、“野人”女真三大集团。其中,“曰建州、曰海西、就其居处言;曰野人,则就其文化言”。建州女真是唐渤海时代的旧称,后因明置建州卫而得名;海西女真是元代时的称谓,因其居地在东海之西故以海西谓之。
“野人”女真,即东海女真,因为其文化和生产方式相对落后,所以冠之“野人”之称。16世纪初,建州三卫已确立,海西女真也已形成叶赫、哈达、辉发、乌拉四部,各自形成了稳固的联盟,有了各自的地域范围,于是将他们区域之外的女真人,统称“野人”女真。
建州、海西两部被逼迫南迁
明朝初年,建州女真分布在牡丹江、绥芬河及长白山一带,海西女真分布在松花江流域;“野人”女真原本主要分布在更北面的松花江中下游至黑龙江两岸区域,向东一直延伸到库页岛。因“野人”女真的社会形态较为落后,对过着农业定居生活,兼事畜牧、狩猎的建州和海西女真“少有愤事则弯弓相射”。
建州、海西女真各部难以忍受“野人”女真的不断侵扰,只能屡屡迁徙,总流向是自北而南的频频移动,逐渐靠近了明朝在东北地区的实际控制区域,进入吉林中部、辽宁等地区。部分“野人”女真随之迁徙并占据了原本“建州、海西女真所居之地”,逐渐形成了呼尔哈、瓦尔喀等部落。
定居后的女真各部遭到明朝廷欺压
到了明朝嘉靖年间,建州女真迁居至今辽宁、吉林两省境内浑河、苏子河、浑江、鸭绿江、松花江上游,形成了苏克素护河、浑河、完颜(王甲)、董鄂、哲陈、鸭绿江、讷殷、珠舍里等部。海西女真迁居至吉林中部、开原附近,形成了叶赫、辉发、哈达、乌拉等部。
建州、海西女真的南迁虽然使其暂时摆脱了“野人”女真的骚扰,却无法逃脱明朝辽东官府的盘剥。此时的大明朝已经病入膏肓,纲纪废弛,各级官吏、驻军对女真人剥削压迫日益苛重。同时,明朝廷还不断在女真人之间制造矛盾,使得海西、建州女真诸部落互相仇视,攻伐不断,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努尔哈赤占领东北全境后才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