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3年,一个杂役手持短刀,要取嘉庆的命!侍卫一见,有多远躲多远,竟无一人救驾。嘉庆大骂,“流放!流放!”
刺客单枪匹马,侍卫却人山人海,嘉庆气得落泪,他怎么也想不通,待这帮小伙子不薄啊?为何见死不救?
万幸,危急关头,有个不要命的乾清门侍卫,冲上去以肉身相挡,紧接着,定亲王绵恩、固伦额驸也扑上去,这才生擒了刺客。
按道理,御前侍卫都是武林高手,且人人佩刀,而乾清门侍卫,严格意义上说,只是个看大门的,和御前侍卫比,差了1个级别。
可就是这个“看门人”,身负3刀,救了皇帝一条命!
嘉庆帝苦笑,自己千提防,万小心,怕被御前侍卫行刺,如今,他们连刀都不敢拔,还不如不要!
那么,御前带刀侍卫,到底是怎么来的?
御前“带刀”侍卫的来历
春秋时期,诸侯国的御前护卫,都十分松弛,秦国更是有严法:禁止侍立在殿上的臣子带兵器。
因此,当荆轲刺秦王时,众人手足无措帮不上忙,还是医官夏无且,拿药袋子抡过去,才将荆轲绊倒。
这下子,秦始皇才引以为戒,专设“卫尉”一职,来统帅近卫士兵。这,就是“御前带刀侍卫”的鼻祖。
到了汉朝,汉武帝刘彻,为了对付老妈娘家势力,以打猎为名,带一帮武林高手,在“羽林”中偷偷训练,成立了“羽林军”(也称“御林军”)。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御前带刀侍卫”。
唐朝时,由“北衙禁军”负责皇帝安全,而宋太祖赵匡胤,就是禁军首领,发动兵变。
值得一提的是,御猫展昭,就是“御前四品带刀护卫”。
到了明朝,御前侍卫分两种,一种是广义上的“锦衣卫”,还有一种,是皇帝的贴士侍卫,叫“带刀舍人”。
到了清朝,划分更加严格,由上而下,依次分为: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大内侍卫等等。
这帮人,身怀绝技,勇猛无敌,必要时,甘当皇帝的“肉盾”,因此,备受皇帝重视。
然而,物极必反,御前侍卫如此骁勇,还配有武器,身为皇帝,不得不防,可奇怪的是,到了后期,他们不但不造反,连救驾都懒得救,这是为啥呢?
从选拔看
在清朝,当一个带刀侍卫,太难了!
首先,出身要好。换句话说,根正苗红!满人讲究血统,因此,不是宗室、皇亲贵戚,就没资格当侍卫,更别说带刀侍卫了。
到了后期,虽然条件放宽,汉人也能混进去,例如张五哥,但地位,远远赶不上满人侍卫。
其次,手脚利索。毕竟,侍卫的本职是护驾,不会点功夫,实在糊弄不过去。
最后,还要忠诚。要想当“御前侍卫”,皇帝非把你查个底儿掉,什么三大姑八大姨、同学朋友老师、老婆小妾丈母娘,一个个都得过筛子。
因此,大清的御前侍卫,都是官二代、青年才俊,他们上有老下有小,多少和皇帝沾点亲。您想啊,利益一致,穿一条裤子,为嘛谋反呢?
从职能看
侍卫在满语里,被称为“虾”、“辖”,是皇帝身边的家丁、保镖、奴才。他们除了“拔刀子”,更多的职责,是仪仗、通讯、警备,也就是“御前行走”。
而一等侍卫纳兰容若,除了养马,还得天天跟皇帝狩猎、出巡,高兴了,还得亲自上阵,跟大臣们“斗诗”。为此,他整日愁眉不展。
纳兰容若受汉人文化熏陶,骨子里认定,皇帝和臣子就该亦师亦友。在他看来,自己才华横溢,更愿意当个纯臣,和皇帝把酒言欢,掏心掏肺。
可惜,他的思想太超前,天下皇帝,那个不是将天下当成私产?对他这样的人,就算再看重,也不过是得宠奴才,呼来喝去!
扯远了!不过,像他这样有觉悟的满人,实在少之又少。我们姑且忽略吧。
大部分的御前侍卫,都深以此为荣,面对平头百姓,永远鼻孔朝天,恨不得拿个大喇叭昭告,“我是皇帝的奴才”!
这样死心塌地的奴才,怎么会行刺主子?
从待遇看
【1】地位
清初规定:一等侍卫60名,正三品衔;二等侍卫150名,正四品衔;三等侍卫270名,正五品衔。啥意思?
我们来对比一下。清朝享国267年,只出了114个状元,其尊贵可想而知。然而,这114人,却连御前侍卫的尾巴都摸不着。
他们金榜题名后,先要到翰林院学习3年,再参加朝考,通过的,从六品的主事做起,干个10-20年,侥幸不犯错的话,说不定能混个二品侍郎。
当然,朝考也是有难度的,不是人人都能及格,没通过的人,只有两条路:
1,再学3年,等待下次朝考。
2,去地方,从正七品的知县做起,试用三年后,再决定去留。选了这条路,基本也就谈不上前途了。地方混,晋升很慢,更要命的是,如果巴结不好上司,还会被弹劾罢免。
可以发现,人中龙凤的状元们,苦熬一辈子,到头来,可能还赶不上御前侍卫的起点。
【2】俸禄
侍卫的俸禄,也是高到吓人。
一等侍卫:银130两,米65石,分田42亩;二等侍卫:银105两,米52石,分田30亩;三等侍卫:银80两,米40石,分田24亩;
此外,侍卫们还有额外收入:每天饭银2两;每月车马费、差旅费;节日、巡幸、校猎赏赐;出入宫发横财。
比如,康熙时,派遣侍卫到铁索桥挂匾,“还京回奏,彼处巡抚馈银六千余两。”
【3】升迁
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御前侍卫不但有顶戴花翎、黄马褂,升迁调补,更是比一般军功快得多。
一等侍卫,可以直接补为副都统(正二品),还可以改文职,混仕途,比如大学士索额图、明珠、隆科多、和珅、肃顺,都是侍卫出身。
出身好、收入高、工作体面,这是别人几辈子的梦想,换做你,你会撒手吗?御前侍卫不傻,当然也不会。行刺?怎么可能!
从前途看
出身不能选,但梦想可以选。御前侍卫分两种:一种,胸怀大志,拼了命折腾,带领家族崛起;还有一种,上班摸鱼,下班风流,巴不得躺在床上领工资。
【1】能臣,大将
太宗侍卫希尔根,历经4朝,随皇太极征战四方,在平三藩时,功不可没。这一类,开疆拓土,是国之功勋。
索尼、隆科多、侍卫之家富察氏,这一类,是皇帝的肱骨心腹。
雍正即位,为了打击结党营私、贪官污吏,派出大批侍卫,对诸王旗主、各级官吏进行监视,这一类,是天子的耳目。
驻守西北的卡伦侍卫,战死沙场的僧格林沁,收复雅克萨的朗坦,浴血沙场,这一类,是保家卫国的铁血男儿。
无论文武,有本事、有胆魄的御前侍卫,都能名垂青史,他人当然不会行刺。
【2】端稳金饭碗
而另一种摸鱼混日子的,大多是养尊处优惯了,唯一的梦想,就是自己当值时别出事,保住金饭碗。
毕竟,生活惬意,老婆孩子热炕头,还折腾啥呢?而这样的人,占大多数。
因此,御前侍卫轻易不拔刀,除非生死攸关,刀扎在自己身上了。
甚至有报道说,清朝侍卫的刀是摆设,拔不出来的。其实是夸张了,不是拔不出来,是清朝中后期,生活安逸,他们舍不得搭上性命。
这样看来,嘉庆帝遇刺,侍卫见死不救,也就情有可原了。毕竟,几百年过去了,没人遇见过啊!
从皇帝遇刺情况分析
古往今来,皇帝死于非命,也并不少见,但行凶之人,大多是儿子、兄弟、大臣、太监,都是为了夺权。
而被刺客所杀,这种情况实在凤毛麟角。大清朝满打满算,也就嘉庆倒霉,当了小白鼠。
遇刺都难,穿一条裤子的侍卫行刺,概率就更微乎其微了。
总结
清初的御前侍卫,骁勇善战,人才辈出,还值得防一防,可到了中后期,“御前侍卫”就成了金饭碗,坐班混日子,说他们造反,他们自己都不信!
与安全相比,皇帝更应该担心的,是自己的老婆、宫女,被侍卫“招惹”。
毕竟,在《如懿传》中,如懿就因和侍卫关系好,才被“渣渣龙”羞辱。
退一万步,侍卫杀皇帝,只有一种情况——国破家亡,卖主保命。
不过,皇帝若混到了这份儿上,被谁杀死,也无所谓了!我们也不必瞎操心。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